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新征 《老年人》2014,(1):36-37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充满革命激情的伟人,也是一位有着孝敬父母之心的凡人。他曾经说过:“要孝敬父母。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别人服务吗?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  相似文献   

2.
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义务。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然而,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和人口流动的频繁,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做儿女的要想在老人跟前尽一份孝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身在外地或工作忙碌,一些做子女的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回家看望父母,陪父母聊天、说话,甚至过年过节也不能回家和老人团聚。无奈之下,有的子女就只好出钱雇人代  相似文献   

3.
胡万里 《老年世界》2008,(23):24-24
老人退休后,各人都有自己的一些打算。比如有的想外出旅游,有的想上老年大学,还有不少人想养花钓鱼,修身养性;或打拳做操,增强体质。总之,退休老人想要做的事还很多,哪能只是替子女照看孩子。儿女们要多为父母着想,尽可能提供条件让老人有更多的生活空间,使他们真正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4.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3,(3):10-11
“爷娘在世不孝养,爷娘丧事讲排场”。这种情况眼下并不少见,在农村就更多一些。孝敬父母,生养与死葬都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两者比较,对父母理当尽孝生前,不待死后。父母健在不孝养,殁后祀厚已枉然。然而,有的人却偏偏前后倒置,父母健在时百般刻薄,父母去世后又舍得花钱操办丧事。这其中搞的什么名堂呢?一言以蔽之:沽名钓誉,赚一顶“孝子”的帽子,遮掩以往的龌龊。孝子要人做,但要做得真心实意,做得名副其实。只做给别人看,而自己的父母感受不了,享受不到,这充其量是个假“孝子”。世上的假东西多,真诚、真实就愈加难能…  相似文献   

5.
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血缘而言,父母与儿女是最亲的亲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缔造儿女的生命,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为抚养儿女遭了多少罪,如今父母年老,儿女该拿什么孝敬他们?儿女到底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孝敬父母?一封读者来信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孝子毛泽东     
《老年人》2014,(1)
正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充满革命激情的伟人,也是一位有着孝敬父母之心的凡人。他曾经说过:"要孝敬父母。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别人服务吗?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精明能干,克勤克俭,而且善于经营。他的母亲文素勤(文七妹)勤劳善良,品行敦厚,对穷苦人极富同情心。灾荒年头,她常常悄悄地送些粮米接济贫苦的乡亲。父母抚养后代所花费的心血,特别是他们善良、孝道的言行,在毛泽东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是寒窗苦读的学生时代,还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乃至成为一国领袖之后,他始终牢记在心。  相似文献   

7.
过年     
姜贻斌 《老年人》2004,(1):15-15
我们兄弟几个每次回家过年,免不了都要带一些好酒好烟孝敬父母。说是孝敬父母,其实还是让我们自己享受了。父母寿高七八十岁,一辈子吃了不少苦,而今叫他们喝好酒、抽好烟,分明是舍不得。每当大年三十,全家人围桌吃团圆饭,父亲喝一小杯酒,就摆摆手说,够了够了,这么贵的酒,尝一尝  相似文献   

8.
吴瑕  黄艳 《老年世界》2008,(3):22-23
独生子女去外地求学、参军或工作,父母备感失落、焦虑……以往在中国老年家庭才有的“空巢现象”,目前正在逼近城市中年家庭。  相似文献   

9.
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在中国是传统教育,是道德规范,是社会风尚。然而,在某些人眼里,似乎关心和孝敬的只是男方的父母。俗话就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儿出嫁了,与娘家就脱离了关系,父母养老也落空了,靠不住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讲得最多的也是媳妇侍奉公婆,孝养公婆,至于女方的父母呢,好像可以少养甚至不养,有道是“女不养爷娘”啊。当然,也有孝顺的女儿女婿会有所表示,但一方面因居住相距而远水难解近渴,另一方面只被视作人情往来,而并不准备完全担负赡养之责,所以也往往是锦上添花,做不到雪中送炭。这样…  相似文献   

10.
湘乡市育乡南坪村彭绍清,在外出打工的人潮中并不起眼,但是他的孝心与打工同行的故事却感人至深。彭绍清的父母共生育了5个儿女,他排行第三,今年30来岁。在彭绍清的记忆里,家里人口多,负担重,父母没过上什么好日子,几十年来都是在拖着多病的身子勤扒苦做。他怜惜父母,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要混出点名堂来,让父母能够享享清福。为此,他刻苦读书,考上了中专。1983年中专毕业,他被分配到湘潭市电石厂工作。端上了“铁饭碗”,有了一份工资,他想从此之后可以好好地孝敬父母了。没想到世事多变,到了90年代,他工作的厂子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1.
<正>惊心动魄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关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问题,这其中,较多的是初中生和父母的对立问题:他们有的离家出走;有的迷恋网吧;有的夜不归宿;有的早恋;有的逃学;有的不服从父母的管教,与父母争吵、对打;有的几个月不  相似文献   

12.
周礼 《老人世界》2011,(9):33-33
江小东还在念大学时就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些年,父母为了供他读书,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实在付出了太多。大学毕业后,江小东被分配到一所小县城,做了一名公务员。这份工作表面上看起来风光荣耀,实际上枯燥乏味,而且工资待遇特别低。每月几百元钱的薪金,除了生活和基本开销,  相似文献   

13.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做父母的共同愿望。你想想吧,那一个做父母的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民族栋梁,具有雄才大略?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国家精英,领袖群伦?不期望自己的孩子事业有成,不会为日常的生计操心?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孝敬父母,友爱亲朋?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具有正常、健康的情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老人天地》2014,(7):10-10
<正>"告儿子不回家"看点不在"告"春田父母含辛茹苦供儿子读书,将其培养成才,现在儿子成功了,却置老母亲不顾,即便是逢年过节,儿子也没有回家一次。这样的不孝子,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尊老爱老、孝敬父母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15.
曹煜玲 《城市》2012,(11):34-37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孝道的表现方式之一是子女与父母同住,子女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父母关怀和照顾。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传统观念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影响养老需求和养老服务的因素及效应,对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6.
声音     
读者王家年:百善孝为先。在今天,不孝敬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即使情节严重,也只能构成虐待罪或遗弃罪,最多判有期徒刑,不至于搭上性命。而在古代社会,正如《孝经》中所说的,“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不孝是十恶不赦的重罪。  相似文献   

17.
我在利比亚工作期间,人们常对我说,卡扎菲既是利比亚人民的领袖,也是一位孝子.卡扎菲孝敬父母的故事在利比亚广为流传. 卡扎菲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感谢他俩为其施展才能创造了机会.的确,对一个在贫瘠的半沙漠地区放牧牛羊、骆驼为生的贝都因人来说,要养活6口之家已很不容易,但卡扎菲的父母却咬紧牙关、省吃俭用,不仅将儿子送去读书,还支持他的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18.
声音     
读者王家年:百善孝为先。在今天,不孝敬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即使情节严重,也只能构成虐待罪或遗弃罪,最多判有期徒刑,不至于搭上性命。而在古代社会,正如《孝经》中所说的,“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不孝是十恶不赦的重罪。  相似文献   

19.
许少琴 《职业》2001,(4):24
前一段时间,通过与一些学校、学生及家长的接触,发现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尽管老师、学校一再努力,但有不少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回家务农,有的当上了小老板(父母是大老板)。对此,一些人辩解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孩子长大了,应该成为父母的帮手挣钱了。”看到这种现象,听到这种言论,笔者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主要的是作为一位孩子的家长,为这些失学的孩子们感到惋惜,更为这些孩子的父母们感到痛心。金钱是财富,但不惟金钱是财富,天下最大的财富是知识。家长们为…  相似文献   

20.
刘敏捷 《现代交际》2014,(5):164-164
尊重和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普遍认可的一条基本的道德准则。然而,由于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出现了诸如"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也因为在当下我国独生子女众多,长辈的溺爱,导致现在的孩子对父母缺乏真爱的情感;加之传统美德教育的缺失等原因,使我国传统美德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旨在分析中职学生缺乏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