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去过九鼎铁刹山的朋友一定见过铁刹山巍峨俊秀的山峰,青翠茂密的树林,神秘幽深的洞穴,但铁刹山更重要的意义可能是看不见的。明末清初,道教龙门派第八代弟子郭守真在这里修仙传道,使铁刹山成为东北道教的祖庭。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就有对铁刹山的描写,东北地方保护神黑老太太的崇拜也源于这里。  相似文献   

2.
九顶铁刹山     
正九顶铁刹山距本溪市东40公里,由五座顶峰组成,东峰玉皇顶,南峰灵宝顶,西峰太上顶,北峰真武顶。从东、南、北三面仰视均可看到五顶中的三顶,三三合而为九,故得名"九顶铁刹山"。铁刹山高耸入云,旋起旋伏,奇峰峭拔,古松苍劲。山上多古洞,其中以八宝云光洞为最大,也最负盛名。铁刹山全山方圆二十余里,山峰峭拔,除五峰之外,还有香炉峰、狮子峰、南天门、北天门、青阳紫气岭、瑶池金田岭等峰岭。山上多石刻,其中"与天同寿"摩崖石刻高八米,宽五米,甚是壮观。  相似文献   

3.
<正>本溪满族自治县是"东北人文祖源,中国枫叶之乡"。这里,满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满族的先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庙后山古人类遗址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靠东北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是东北第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铁刹山是中国道教胜地,东北道教祖庭,是一处历史久远、文化深厚的道教名山。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中国"红色旅游"的重点场所之一。本溪水洞、关门山、大石湖等景区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名片,"枫叶之乡"品牌誉满中外。正在建设完善之中的铁刹山景区、观音山景区、温泉寺景区将进一步提高旅游品位和接待能力,为文化强县建设积攒了后劲。  相似文献   

4.
正本溪境内枫叶观赏面积达26.5万亩,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本溪枫叶最佳观赏期,关门山、铁刹山、五女山等地成为美术摄影创作的绝佳之地,共同构成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本溪"枫景"。铁刹山——关东汉子赤色的脸清晨雾气或炊烟中的火红枫树美不胜收。每到秋季,铁刹山的山峦之间便由绿变黄、由黄变红地热闹起来!这里是古  相似文献   

5.
春阳 《今日辽宁》2014,(2):104-105
正到本溪县旅游,少不了要把酒言欢,那么有二百年历史的铁刹山酒就应是您的首选。俗话说"好山好水出佳酿",这句话是有科学根据的。酒的质量与酿酒地的土壤、气候、水源等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铁刹山酒业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九鼎铁刹山脚下,肥沃的黑土地上生长着成片的高粱,为酿造白酒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群山环绕,林木茂盛,洒厂所在地是一片两万多平方米的天然小盆地,这里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适于酿酒所需的多种微生物生长。酒厂内有一处泉眼,叫涌龙泉,泉水清澈甘甜,富含200多种微量元素,为酿酒提供了优质水源。高粱、微生物、泉水,  相似文献   

6.
五山十刹制度与中日文化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华 《浙江学刊》2003,(4):199-202
五山十刹制度是中国南宋时期建立的官寺制度 ,在佛教和宋学的东传过程中 ,五山十刹及这一制度起着独特的作用 ,他不仅为中日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种载体 ,而且日本还以此制度为模本 ,吸收和嫁接中国文化 ,从而形成了五山文化。考察这一制度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为我们研究中日文化的交流提供一种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医巫闻山既是辽宁四大名山(医巫间山、千山、药山、凤凰山)之首,也是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闻山、干山、长白山)之首,素有"东北第一山"之美誉."医巫"是古东胡语,意为"雄伟高大",在中国的名山谱系中,这是个绝无仅有的山名,数千年来未被复制. 医巫闾山具有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早在4000多年前的虞舜时期,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又各封一座山作为镇山,医巫闾山即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医巫间山也是最早见诸于先秦典籍的名山,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就已将其引入诗篇.隋朝时,医巫闾山被封为北镇名山,并就山立祠,建庙设主;唐代将其封为广宁公;辽金两代将其封为广宁王;元代将其封为贞德广宁王;明代将其封为医巫闾山之神,清代延此封号.历朝历代都对医巫闾山尊崇有佳.  相似文献   

8.
《学问》2015,(6)
辽源市龙首山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土筑山城,最早修筑于汉代。此城南端濒临东辽河,附近有两个土筑护卫山城(七一古城、工农山古城)。龙首山山城既是"夫余后期王城",也是"高句丽扶余城"和"渤海扶余府",更是辽代黄龙府最初所在之地。  相似文献   

9.
朝阳不仅有久远的佛教历史和灿烂的佛教文化,而且还有被誉为"东北第一佛教名山"的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朝阳城东,古称龙山、和龙山,清初改至今名.前燕王慕容鱿将东北第一座佛寺--龙翔佛寺建于山上,使凤凰山成为东北佛教第一山.后燕、北燕、北魏、隋、唐各代,陆续在山上增修扩建,形成由许多座塔寺构成的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与东北重镇龙城一起,成为东北和东北亚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东北地区第一处佛教圣地.据史料推测,北燕昙无竭和昙弘等僧人,有的可能就是凤凰山上某寺院的高僧大德.凤凰山上三燕至隋唐时期的佛教遗迹有瘗埋僧人遗骨的摩崖佛龛和两处塔寺遗址,应与龙翔佛寺有关.  相似文献   

10.
寻山·归家     
《青岛画报》2011,(2):38-39
"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山是有生命的,于是便有了辛弃疾"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观山,山也在观你;山是有操守的,于是便有了孔夫子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有了严子陵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山是有境界的,于是便有了"黄龙三关——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山,磨练了多少人的筋骨和意志,承载了多少的梦想和希望,成为多少志士名流的栖身之地,隐逸之所。"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7,(2):138-140
刘一明是清乾嘉年间长期活动于西北地区陕甘宁三省的道教龙门派著名学者、内丹家、医学家,其所著《道书十二种》包含了丰富的农学思想,其农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需尊物道而行、因时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观和一系列农业生产技术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晚明以降,丫髻山逐渐成为北京地区娘娘崇拜的一个朝圣中心。自清康乾年间,它在北京市民的宗教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最终被纳入"五顶二山"的宇宙观和进香回路之中。清嘉庆年间至咸丰年间,丫髻山香火逐渐式微。直至清同治年间,伴随着京东各县地方势力之崛起,丫髻山的香火再度繁盛,并被逐渐纳入四大门的信仰框架之中。一部丫髻山的进香史,便是明清两代京畿地区社会变迁的缩影。笔者认为,仅将朝顶进香视作民俗宗教的研究领域并不足以展现中国宗教史的丰富内涵,它构成了帝制晚期中国人公共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代表着社会各阶层共同享有的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13.
人鸟山造端乎六朝,卓尔独出.<玄览人鸟山经图>是唯一一部专门论述人鸟山及其真形图的经典,而其成书年代聚讼未定,本文考辨指出此经成书约在东晋中后期至唐初之间,至迟应在唐高宗总章元年之前已经成书.此经结合诸说,将西王母纳入人鸟山真形图出世神话的叙述脉络之中,使人鸟山真形图的起源神圣化.经文所载人鸟山真形图醮仪特具象征意涵,醮请诸神构成独特神真序列,修醮意图直指"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且人鸟山一山七名,从而更富神学意蕴.凡此文本研究及其神学思想探讨,有助于深刻认识道教山岳真形图的实质及其功用,对汉唐道教史的研究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乡在闾阳。闾阳是锦州北镇市的一个古镇,因地处医巫闾山之阳,故得此名。金元之际,闾阳为县制,明代废县置卫、所,闾阳县成为闾阳驿,是关内外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政府官员和传递文书小吏的留宿之地。清初废为铺递,即邮递信件的机构,并设有衙门。闾阳镇北面是山,名叫五佛顶,但当地百姓更喜欢叫它"锅底山",因为那山就像倒扣过来的一口锅。有  相似文献   

15.
正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是以水洞为中心,包括温泉、庙后山、关门山、汤沟和铁刹山在内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大连海滨、千山风光、长白山景联袂相映形成东北亚风景旅游胜地之一。本溪水洞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距本溪市26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东经124度5分:北纬40度18分。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1 99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 997年被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接纳为亚洲首批会员;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名胜风景区,并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自对外开放以来,仅本溪水洞就接待了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游客800余万人次,这其中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被誉为"亚洲一流"、"世界罕见"、"天下奇观"。  相似文献   

16.
正信号山,曾有多个名字,每个名字都有一段故事。说法一·1897年11月,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时,首先强占了信号山,以此作为制高点,把枪口对准清政府的总兵衙门,迫使清军撤离。后来,在山上建立了青岛最早的一座无线电台,设立了指挥船舶进出胶州湾的信号导向台。因此,德国胶澳总督将该山命名为"齐格纳山(德语‘信号'的意思)"。目军侵占青岛后,更名为"神尾山"。先进的导航技术的运用,取代了信号导向旗,信号山结束了信号导航的历史使  相似文献   

17.
"一夕会"成立于1929年,是日本陆军中的秘密团体,核心人物为永田铁山。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就是由"一夕会"成员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关东军和"一夕会"派中坚幕僚紧密勾结,阴谋策划并付诸行动的军事侵略行动。在永田构想中认为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日本为此必须准备和实施国家总动员,同时为确保占有中国资源,必须确立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殊权益"。"一夕会"派在对华问题上与若槻内阁及陆军本部中宇垣派存在意见分歧,于是利用关东军占领中国东北的既成事实以及当时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国内困境,通过政治施压、陆军人事改革等手段,不断排挤宇垣派,最终实现权力转移完全掌握了陆军实权。迅即在"一夕会"派主导下,陆军制定了旨在侵吞中国东北的《时局处理纲要案》。1932年3月1日,在关东军扶植下"伪满洲国"成立,3月12日,日本内阁通过了《满蒙问题处理方针纲要》,12月25日,日本退出国联。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日本帝国主义再次挑起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8.
大美,铁橛山     
王宇 《青岛画报》2012,(11):82-85
胶南的美,风情万种,如少女般娇媚妖娆,纵有千言万语也难道尽。在滨海公路沿海岸线从东到西纵观胶南,处处是如油画般漂亮的风景。喜爱胶南浪漫的海湾;优美的海岸线;神秘的灵山岛;壮美的琅琊台;艳丽的大珠山;繁荣的城区;静谧的绿野,胶南的景色美不胜收。而今日要前往的是久闻大名的铁橛山。  相似文献   

19.
头山满是近代日本右翼的知名人物,是日本亚洲主义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本文着重从思想层面对头山满的亚洲主义进行探讨,特别是将其思想转变置于影响当时日本国家方向的主流思潮中加以考察,力争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人物形象。头山早期参与自由民权运动,在以其为主导的玄洋社活动过程中,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完成了由民权向国权的立场转变。甲午战争后,他倡导以亚洲复兴和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兴亚论"。但支撑其"兴亚论"的思想基础却是他提出的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天皇道"。本文深层次剖析了头山满的思想与行动,探寻到其亚洲主义思想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在认清其具有重大缺陷的同时也要看到他思想行动中值得肯定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正>大伾山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县城东南隅,南北长1.75千米,东西宽0.95千米,面积1.66平方千米,海拔135米。山体为中寒武统出露,叠压三层,各层倾向东南。山顶部分覆盖层较薄,局部裸露。山峰南北两侧呈等齐倾斜坡面,坡度7°左右。东西两侧各呈凹形斜面,坡度大概12°,有陡壁悬崖。山上文物古迹荟萃,古建筑星罗棋布,有天齐庙、兴国寺、石雕龙洞、吕祖阁等等。其中以位于天宁寺院内的摩崖大石佛最为著名,其开凿年代比乐山大佛早出400多年时间,高度比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还高5米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