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福利》2005,(1):58-58
2004年12月27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孤残儿童救助工作委员会在京召开了残疾儿童救助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2004年度的主要工作,展望了2005年的发展前景。 成立于2004年4月的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孤残儿童救助委员会通过开展"爱心献孤儿"系列活动,积极构建助养、助学、助医"爱心"平台,探索建立了孤残儿童救助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了孤残儿童救助工作社会化进程。 (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2.
吕亚军 《创新》2012,6(5):116-121,128
目前越南青年的就业数量不足、就业结构欠佳、就业基础不牢。归根结底,其原因在于越南发展与就业的矛盾制约青年就业需求的满足,就业市场非均衡的二元化发展状态制约青年就业质量的提升,教育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青年的职业胜任能力。对此,越南政府采取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推进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等举措来促进青年就业。  相似文献   

3.
创办“青年公寓”助推孤残青年就业 感悟:“作为院长一定要有大思路、大谋略,并且要善于三抓:一抓重点,想实招;二抓关键,办实事;三抓突破,求实现。”——采访徐久院长时他强调最多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4.
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既是实现青年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完善当下青年农民工服务与管理的客观需求。天津滨海新区"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项目在探索新形势下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制度建设和路径选择上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健全以社区为依托实现青年农民工深层次城市社会融入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明天计划"作为民政部启动的旨在为孤残儿童提供康复支持的项目,从2004年启动至今已经十年,该项目已从长效机制转入拓展发展新阶段。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从"明天计划"数治数量、救治效果和社会反响三个方面回顾和肯定了项目实施十年来的成绩,全面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特色。更重要的是诠释了拓展发展的三个内涵:救治范围从孤残儿童手术救治向医疗救治拓展,康复形式从脑瘫康复向综合康复拓展,覆盖对象从孤残儿童向贫困家庭病残儿童拓展。如何推进拓展工作,李立国部长做了重要部署:首先要建立拓展工作领导体系,其次是加强工作指导,第三是做好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第四是做好宣传。  相似文献   

6.
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当地孤残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出发,面向孤残儿童广泛传播、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采用多种形式,歌颂"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放飞"中国梦",引导全市孤残儿童自觉把个人成长与祖国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营造有利孤残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六一"前夕,  相似文献   

7.
时讯快递     
《社会福利》2004,(9):64-64
黑龙江省开办首届儿童福利机构适龄青年职业技能培训班 黑龙江省现有6家儿童福利院和2家社会福利院的儿童部,共收养1000多名孤儿,其中每年约有40名左右16~18周岁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未能继续升学的适龄青年。根据国家对儿童福利院收养孤残儿童的有关规定,这部分适龄青年不能被儿童福利院继续收留。由于这些青年未到法定就业年龄且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因此这部分人离开儿童福利院或社会福利院后,绝大多数无正当职业,缺乏生活来源。为了给他们创造就业条件,增强就业技能,走上正常的人生轨道,黑龙江省民政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宜宾市儿童福利院党支部为实现"孤残孩子的健康成长梦",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自身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心系孤残孩子,从点滴做起,服务特殊群体,构建"三心三通"平台,努力做好孤残、困难孩子的教育和保护工作。一是谈心问诊,畅通思想渠道。组织党员分别与院内上学儿童、院外寄养家庭儿童谈心,先后  相似文献   

9.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曾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命运的悲叹调。团风县福利院在湖北率先推行的"家庭供养模式",却为孤残儿童营造了温馨襁褓,让孤残儿童有幸投入温暖的母亲怀抱。 创建于1958年的团风县福利院,对孤残儿童始终采取的是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与"青年"有关的话题一直都是文学/文化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与当今中国的特定语境有关,更是中国现代性本身所固有的矛盾的呈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代小说,就会发现青年形象的变迁——从"革命青年"到"问题青年"再到"反叛青年"乃至全球化时代的青年及其针对"永恒的青春"的反复书写,虽然折射出青年自身命运处境的起伏,其实更是中国现代性实践的展开方式及其困境的表征。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斜杠青年"一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来源于英文中的"slash"(斜线)一词,特指一些不满足于单一职业生活方式,想要选择拥有多重职业、身份以及多元生活的人群。现如今,成为"斜杠青年"仿佛成为了一种自身拥有数种技能的体现,与相对固定、单一工作内容的岗位来说,"斜杠青年"似乎更加意味着多元化的选择和更"潮"的生活态度。在青岛,来自美国罗得岛州的Adrian.W.S(以下简称Adrian)可谓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英文教材配音、杂志图片拍摄、影视剧演出、创办公司……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有播种才有收获,王雪琪在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播种着对孤残儿童的爱心与呵护,收获着孩子们对她的一片挚爱与依恋。每当孤残儿童一声声地叫她妈妈的时候,她的内心既有阵阵苦涩,更有丝丝甜蜜。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在青年一代身上,台湾青年世代拥有怎样的"两岸观",即台湾青年对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若干重大政治问题的政治态度与基本立场,攸关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台湾青年世代"两岸观"表现出:在两岸政治定位上,以"台湾"作为"国家符号"处理两岸关系;在政治认同上,两岸集体记忆的缺失导致政治认同的错位;在统"独"意识上,"天然独"政治标签被强加于台湾青年世代身上;在对和平与战争的认知上,认可两岸协商谈判与和平发展,对两岸军事互信抱有疑虑;在涉外因素上,亲美友日,欲绕过大陆,直接参与国际组织。台湾青年世代的"两岸观"表现出政治上趋于反对;两岸观、国际观逐渐丧失;价值观多元且矛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家庭寄养是孤残儿童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重要举措,该项政策的推进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特点,充分关注了孤残儿童成长的需求。而在实际寄养工作管理中,对于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乳娘”(寄养家长)相关支持其实远远不足,这将会影响到家庭寄养的可持续性及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呈现案例、进行讨论,试图为“乳娘”建立支持系统,以促进孤残儿童成长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2009,(6):61-61
“六·一”国际儿童节上午,山东省副省长郭兆信来到济南市社会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孤残儿童表示节日祝贺。郭兆信副省长察看了孤残儿童的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和娱乐设施,向孤残儿童赠送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并题词“孤残儿童更需要爱心、诚心、细心、恒心、精心呵护”。他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福利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费梅苹 《社会工作》2012,(11):11-13,22
本文以"机构照料儿童社会适应"服务项目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立足儿童需求为本和儿童发展权保障为本的福利理念,对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合作下的孤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出了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25个年头,从医生到特教老师,到院长,李艳萍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全部倾注在孤残儿童的收养、抚育上,倾注在孤残儿童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上,倾注于孤残儿童教育、回归社会的事业中。她对孤残儿童的深情关怀与发自内心的怜惜疼爱,感动着每一个孤儿,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她先后获评沈阳市"三八"红旗手、辽宁省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民政部残疾孤儿手术"明天计划"爱心奉献个人、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首届民政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胡绳青年学术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青年学术成就奖,由我国著名社会科学家胡绳倡议并率先捐款设立,旨在鼓励青年社会科学人才成长。1997年以来经过四届评奖,在学术界尤其是青年学者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已成为老一辈学者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和重托的一种象征。现将第五届"胡绳青年学术奖"评奖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如很多被访人感慨的那样,一些在国内年轻人中口碑极好的品牌青岛都没有,甚至一度被青岛"哄走了"。无奈之余,权且审视当下青岛市场,其实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青年品牌,回想当年  相似文献   

20.
郭浩 《创新》2014,8(6):40-44
青年是未来中国的社会脊梁,青年通过锐意创新而成长成才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有进取精神的青年创新人才,青年创新性不强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严重瓶颈。文章从教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三个角度分析中国现阶段青年创新性不强的原因,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立更完善的青年创新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