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其死亡意识:一是描述死亡,一是描写对死亡的超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识,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2.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面世,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废止死刑的立法实践。死刑渐废论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死刑立法改革的一个视角:理性引导与经验支持。死刑缺乏其存在的道德合法性的基础,其废除符合理性的要求;作为一项立法改革,死刑的废止又离不开现实经验的支持。因此,推行死刑的立法改革,需要立法者通过理性的立法引导死刑民意的走向,并通过经验行为体现立法理性,在死刑废止的进程中实现理性与经验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对"生"与"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生死之间的渗透与转化关系作出了深刻思考,建立了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生死观.庄子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提出了以"生死物化、生死命定、生死一体、生死为徒、生死俱善、生死顺化、生死通达、生游死归"为主要观点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4.
在后现代哲学的语境中,资本意指一种以二元对立为基本结构的权力体系。基于福柯的系谱学研究,鲍德里亚坚信资本主义最原初的对立即"生/死"的对立,最根本压抑是对死亡的压抑。生死是身体的生死,对死亡的思考总是基于对身体的认知。科学理性从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出发,剥夺了死亡的意义。鲍德里亚则相信人是身体性的存在,身体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事件,而本真的身体间关系就是以权力的可逆性为基本特征的象征交换关系。在象征的层面上,鲍德里亚不仅归还了死亡的意义,消解了生死的二元对立,而且认为死亡是象征交换中最大的筹码,只有死亡才能颠覆资本的权力体系。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的抗战史剧,选材立意追求普遍性,突出表现为反映人类永久关心的生死问题。它依靠戏剧冲突所表现的生死观,具体内涵包括三点:讴歌人民大众的崇高生死观,鞭挞剥削阶级的卑劣生死观,昭明生存与死亡的辩证关系。艺术作品如何避免速朽而永葆青春,郭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兼评法释[2003]第20号相关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赔偿金性质的厘清对正确理解我国当前死亡赔偿中的争议具有本原性的作用,论题对现行死亡赔偿金所采用的继承丧失说之法理局限和实务困境进行检视的基础上,力图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说,从而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对其予以合理的界定,即死亡赔偿金是对死亡本身的赔偿,其性质是加害人侵害他人生命权而支付的惩罚性的定额赔偿金。  相似文献   

7.
论绝对确定的死刑及其替代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刑法典规定了绝对确定的法定刑———死刑,即刑法第239条绑架罪和刑法第121条劫持航空器罪。但是,结合刑法第49条对于未成年人和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他们如果犯绝对的死罪,应该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立法上缺乏一个制度上的规定,即死刑的替代和变易措施。因此,如果不废除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必须修改刑法第49条,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频繁使用死亡元素进行文本架构,表达对于死亡议题的思考与探索。根据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假说及宗教伦理死亡观的理论,分析文本中的死亡主题,可以得出结论:死亡是建构自身存在价值、构建生命内在动力、追求生存本质意义的重要前提和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9.
寒山诗歌中关于"生存"与"死亡"的深入思考,较为全面而清晰地展现了寒山子对于自己及人类在生死问题上的灵性追寻和诗意表达。寒山子对于生死问题的灵性探寻是终其一生的,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儒家的得"道"而死,死而无憾;道家的"升仙"不死,长生久视;庄子追求的"齐生死"的精神超越;佛教禅宗"生死不二"的佛禅感悟。  相似文献   

10.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归宿 ,面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然而 ,人不能因为死而放弃生 ,抗争成为人类历史前进的原动力。生命的意义何在 ?如何使有限的生命得以延续 ,成为中国文人一直关注、一直探索的问题 ,蒲松龄以其优美动人的聊斋故事延续了生命的意义 ,超越了死亡 ,获得了永恒  相似文献   

11.
死刑改革无疑是目前司法改革的重点。中国关于死刑的存废之争经历了哲学层面、法哲学和法社会学层面的争论后,最终回归刑法学本身,目前在"限制"死刑的范围内达成共识。限制死刑论希冀通过借助"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最大限度缩小死刑的适用范围,同时逐步实现废除死刑。而未来存废双方在涉及严重腐败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民意等方面将继续存在不可避免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生命?儒家贵生爱物,道家尊敬生命,释家爱惜生命;如何对待生死?儒家乐生哀死,道家苦生乐死,释家生死皆苦;如何超越生死,实现生命价值?儒家强调修身进取,道家强调与道合一,释家强调旨在觉悟。这些都是生命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分析、挖掘儒、道、释的生命伦理思想,对于建立现代生命观、生死观和生态伦理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当自由受到严重压抑时 ,人们常常会对自由与死亡作出一个二元价值判断。普希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死亡意识的诗人 ,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换取民族自由和公民自由 ,以此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他的自由诗歌就是这种死亡观的诗意表达 :以“立功”和“立言”的形式来战胜来自死亡的威胁和对死亡的恐惧  相似文献   

14.
死亡问题源于人的自我意识与时间意识,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开启者,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建构也离不开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在霍布斯自然状态假说、社会契约理论以及自然权利理论中的死亡观点,探讨死亡在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死亡是西方文学中最为常见也是任何作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除了直接的死亡场景描述以外,西方文学还常常借助于各种死亡象征的运用。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正是由于在其诗作《雪夜停在林边》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了树林这一死亡象征,从而使他的这首短诗具有了无穷的生命力。除了树林以外,西方文学中常见的死亡象征还有水、火、各种动物以及陌生的他人之死等等。  相似文献   

16.
死刑赦免制度,是指核准死刑的判决、裁定生效后,如果该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或者具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定条件,应当停止死刑命令的执行,并且依法定程序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死刑赦免令,赦免其死刑而改判其他刑罚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消除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若干矛盾,也有利于进一步贯彻"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有利于避免错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履行我国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17.
在凉山彝族纠纷中,只要有人死亡,就会有人承担相应的“???”即死亡赔偿金,属于彝族纠纷中“????”即死亡纠纷这 一类。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整理、归纳与分析,发现凉山彝族对死亡赔偿金的分配有自己一套严格的“老规矩”。该规矩是彝 民族长期沿用、默认和遵守的,同时也被纠纷调解人应用在实际的纠纷调解中帮助对纠纷进行定性与定责。从彝族社会常见 的死亡纠纷出发,分析和了解本地视角下彝民族对本民族死亡赔偿金的分配方式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死刑是剥夺人生命的极刑,适用死刑必须十分慎重。目前世界上虽然有一百多个国家不再执行死刑,但人口在两亿以上的国家都保留了死刑。在我国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十分激烈,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尚不具备废除死刑的现实条件,但要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限制死刑的措施包括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复核权,尽可能减少死刑罪名,扩大限制适用死刑的主体,并完善相应的替代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19.
晚明时期,随着东西海路大开,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来华传教,针对中国高度文明的文化环境,采取文化适应路线,不仅使天主教在中国扎下根基,更引发了中西文化更深入地碰撞,其中生死观问题占据了重要地位。利玛窦对中国传统的灵魂、死亡观念做了全新的诠释,也对中国传统生死观念中对来世思考的缺失做了有益的补充和调适。但鉴于中国重伦理的文化环境,利玛窦对西方生死观也做了部分调整,淡化神学意味,突出伦理道德,以有利于世道人心,使西方生死观在中国更加本土化。这迎合了明后期动荡政局下士人阶层对生死问题的关注,不仅有利于中西文化的相互认识和融合,而且对明末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余华小说完全背离了传统文学对死亡意识的阐释,他调动思维的超常想象与直觉体验,开拓死亡过程及死亡来临前后的艺术空间,对死亡过程进行创意性描写,诱发对死亡的客观命运的探询以及死亡意向的捕捉与死亡艺术的美学呈现,死亡成为一次具有革新意义的本体呈现。但是,在残忍的暴戾的死亡和随意放逐生命的背后,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作家悲悯人生苦难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