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字来看,中国的GDP将在今年超过日本而居世界二位,已在国际上引起热议。而GDP目前在国内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看法。政府官员认为GDP是经济发展工作的目标和检验标准,也提出了问题;学术界有两种意见,部分人对GDP提出批评;公众也十分关心,受到影响后对GDP认识模糊。因此,有学习科学发展观,对GDP正确认识、利用和创新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区域R&D投入与GDP增长关系及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迟迟未能转型,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对1998年至2003年我国各省的R&D经费投入以及GDP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省GDP与R&D投入稳步增长,但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反而在逐步扩大;GDP与R&D投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统计线性关系,GDP随着R&D投入的增长而增长;中部地区R&D投入的边际产出最大,西部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解模型的人均GDP地区间差异分析——从空间角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Meliciani对人均GDP的研究,将人均GDP的构成因素分解为劳动生产率、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结构4个指标,将中国31个省份各指标的横截面方差分解为3个地区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运用各省人口规模占全国人口规模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尽管3个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在缩小,就业率地区间差距也在缩小,但人均GDP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结构的地区间分布变化的异动是推进地区间人均GDP差异扩大的主要驱动力.针对劳动参与率与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就业率的不同步发展,利用空间计量方法,把地区间影响分解为相邻省份、同一地区内省份之间和不同地区省份之间的影响3个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参与率的省份问变动主要存在于跨地区的相邻省份间,而人均GDP则受同一地区内相邻省份的影响.地区间人均GDP差距之所以不断扩大,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甚至影响地区间劳动年龄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亚洲金融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表明中小国家也可以引发严重危机,这种现象不容忽视。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使用2007年国际贸易数据构建了包含148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宏观经济网络;利用S.I.R模型模拟了各国在发生不同等级的金融危机时所影响到的国家数量和经济总量,发现不同国家传染力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区域特征,许多经济总量不大的国家也具有引发严重危机的潜力;使用动态聚类法对各国的传染力进行分类,处于类别1至类别4的国家为国际金融危机潜在传染源;通过计算传染力与GDP、进口和网络拓扑结构指标的Spearman相关系数发现,GDP、进口较大以及聚类系数小的国家在低危机等级时就表现出一定的负面溢出;而贸易伙伴较多以及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国家在较高的危机等级下具备引发严重危机的潜力;使用2009年的数据进行模拟,本文的主要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5.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股票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周期与宏观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这种关系往往是多因素的非线性关系,很难用传统的计量方法来确证.本文采用并发展了金融物理学中的热最优路径法,研究了我国股指与GDP之间的动态领先滞后关系.结果表明,在2002年之前,上证指数与GDP之间不存在显著的领先滞后关系;而在2002年后,上证指数领先于GDP的关系日渐显现,大约领先两个季度左右;在2006年以后,上证指数领先于GDP的关系更加明显,说明我国股市已初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有人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民营经济发展史。查阅40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民营经济增加值数据,两条平行上升曲线清晰可见。四川民营经济始终与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同频共振——1978年,四川GDP184. 61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为6. 36亿元;2017年,四川GDP达36980. 2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也突破"两万亿"大关,达20738. 9亿元。另一条上升曲线,更直观勾画出四川民营经济40年的强劲发展态势:1978年,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 4%;2 0 1 7年占比已飙升至5 6. 1%。民营经济地位逐年提高,撑起"半边天"。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 《决策探索》2003,(11):19-21
根据有关宏观经济理论,在总需求中,消费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而变化不大,除非收入有较大的增减;净出口在较长时期内占GDP的比重往往较低,发达阶段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和地区除外;投资是引起国民产出变化的最重要因素而又多波动,这是由投资的性质和投资乘数作用及加速原理所决定的,所以,改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有效.联系河南的实际,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消费、出口、投资中,净出口总额占GDP总量的比重很低,2001年为3.5%;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较大,且相对稳定,1995年占53.1%,2001年为55.2%,但分别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4.4和4.8个百分点;投资对河南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1998、1999、2000和200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拉动GDP增长4.2、1.9、2.9和2.9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48.3%、23.8%、30.9%和31.9%.总体看,河南属投资拉动型省份.  相似文献   

8.
谢国忠 《领导文萃》2010,(18):129-130
<正>2009年,日本名义GDP下滑了6%,已低于1992年的水平——当时日本土地价格刚开始跳水,实际GDP也比上年下滑了5%。相比之下,同期美国名义GDP下滑了1.3%,实际GDP则下降了2.4%。但是,较之于美国人的抱怨连连,日本人反倒安之若素。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来说,2013年正在成为一个"GDP增长目标出现可信萎缩的"年份.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国务院将经济增长目标由之前的896下调至75%.近日,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96,声称更低的增长数字也是可能的. 中国的经济增长减速是真实的,但却是相对而言的.尽管政府已告知不要为GDP太过担忧,而应更加关注生活质量.但是,投资者们仍将焦点集中在原始指标上.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GDP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健  彭敏晶 《管理学报》2005,2(4):434-436,449
GDP预测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目前尚未有完美的解决办法.鉴于GDP预测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GDP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神经网络解决了非线性和时变性问题,利用神经网络集成解决了样本数据量少、偏差大的问题,使得GDP预测结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国企业负债率问题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事情缘于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的一次公开预警.李扬表示,OECD(经合组织)认为,企业的负债如果占GDP的90%就很危险了,而2011年中国企业的负债占GDP比重已达107%.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福建省FDI,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在长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短期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微弱。而出口贸易在短期和长期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FDI和出口贸易都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但GDP既不是FDI也不是出口贸易的格兰杰原因,即福建省FDI和出口贸易的变动是GDP增长的原因,但GDP的增长并没有有效地促进FDI与出口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不同的所有制改革之后,苏南和温州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规模也不同,温州模式以小规模的私营企业为主,苏南模式以大规模的外资企业为主,这就为研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平均规模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础。本文选取1991至2007年苏锡常和温杭宁的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征分析,发现国企的规模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负相关;股份制企业规模与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正相关;外企的规模与人均GDP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得到丹东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关系数在0.8以上;通过回归分析得到:(1)财政总收入与GDP的回归方程:Y=-14.47+0.1864x;(2)地方财政收入与 GDP 的回归方程:Y=-11.8474+0.1080x.通过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宏观上(国家和省)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微观上(市及以下)地方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具有较大波动性和不规则性.  相似文献   

15.
分享经济的出现提高了分散资源的配置效率,其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积极推动了我国GDP的增长。文章实证分析了分享经济对GDP的影响作用,探讨分析其不同类型的分享经济对GDP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分享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0.216;(2)金融分享领域以及非金融分享领域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0.192和0.188;(3)非金融分享的细分领域对GDP的贡献率由高到底排序依次为交通出行>生产能力>生活服务>知识技能>房屋住宿。最后提出了发展分享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甚至建国60年以来,我们的生产目的是什么?从历年GDP增长构成不难看出,资本投资以及商品与劳务净出口占GDP增长的60%左右,而最终消费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种增长轨迹显示,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更多的是为生产而生产,为出口而生产.近年发生的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也对这种忽视国民消费的经济形态提出了最为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中最核心的指标是GDP.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2003年,我国的GDP增长了9.1%,达到了11.67万亿元(居世界第七位),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达到了1090美元;2006年我国G D P更是达到20.94万亿元,增长10.7%,成为自1997年以来GDP增长最快的一年,为中国步入"全面小康"发展阶段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智力资本价值贡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VAIC和相关性分析及面板回归分析法,利用上市公司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智力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各阶段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结构资本只在成长阶段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在成熟和衰退阶段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不显著,甚至出现负面影响.结果也表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源利用上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而对人力资本的利用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9.
王明亮  马权 《领导文萃》2010,(23):54-58
<正>崛起定律与GDP的忧思目前,支撑中国崛起现象的主要依据是中国GDP的攀升。但是,把GDP攀升与国家崛起简单画等号显然是幼稚的。关于这一点,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已做出了中肯的评估。GDP"大块头"可能打不过GDP"小个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当前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转折,就是自2011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开始快于GDP增长.2014年全国GDP增速回落至7.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仍达8.0%,如果减去人口增长因素,则可认为人均收入增长比人均GDP增长快1个百分点左右. 这里还有一个农村快于城镇的状况.2014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2%,比城镇快2.4个百分点,而这一状况已持续5年之久.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积极变动,正是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