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元以前,藏传佛教主要分布在原吐蕃统治区域.公元13世纪,面对崛起的蒙古帝国,强大的蒙古军队,以萨迦班智达为代表的藏传佛教高僧,凭借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政治眼光,努力弘传佛法,不但使蒙古贵族接受并信仰了藏传佛教,而且从空间上扩大了藏传佛教的势力范围.藏传佛教在蒙元时期的传播,标志着藏传佛教正式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它不仅充实了中国佛教的内容,还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就佛教三大流派之一的藏传佛教于蒙元时期在蒙古的兴起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并对藏传佛教在蒙古兴起的缘由、过程、特点、影响作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虽然蒙元时期战乱频仍 ,元代散曲杂剧却诞生并繁荣于此时。东平地区有着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文化教育事业 ,加之得天独厚的历史机遇 ,东平杂剧发展成为元代杂剧的源头之一 ,并构成了元杂剧的繁荣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蒙元时期佛道四次辩论,分别发生在蒙哥汗统治时期的1255、1256、1258年和忽必烈在位时的至元十八年.在蒙元政府的支持下,佛教在四次辩论中打败了道教并最终成为帝国的国家宗教.蒙元政府主持召开辩论的深层目的在于甄别各教优劣、遏制全真教过快膨胀和巩固藏传佛教国家宗教之地位,从中可以看出其制定宗教政策的原则是宗教必须有助于而不能威胁到其统治,考虑境内民族成分和统治区域的变化,要符合蒙元王朝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国策.  相似文献   

5.
语文建设对蒙元时期的群体性认同产生深远影响。畏兀儿蒙古文的选择和使用促进了蒙古民族的认同形成,八思巴字的创制试图构建超越性的国家认同,北元时期的语文规范化建设最终形成了蒙古民族的现代认同格局。蒙元语文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蒙元时期汉人收继婚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汉以降,汉人收继婚因其紊乱伦常为法律所禁止.蒙元时期,受蒙古等民族婚俗的影响,在汉人中亦有收继婚流行.据<元典章>、<通制条格>等典籍记载的实际案例,元代对汉人收继婚的态度并非放任纵容,其法律调整在不同时期曾经发生重大变化,但主要内容、处理结果基本符合汉族的婚姻伦理传统且往往综合考虑了很多因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20余年来,国内关于四大汗国史(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研究的论文和译文百余篇,专著三部,与之有关的著作和译作多达20余部.  相似文献   

8.
公元 12 19年 ,成吉思汗发动举世震惊的第一次西征 ,12 3 5年拔都进行第二次西征 ,12 5 2年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这三次西征在世界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又重大的影响 ,甚至改写了许多国家、民族的历史。随着西征之中被签发的穆斯林军士、工匠、归附者、商人、传教士和学者的东来 ,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发展与壮大。本文就伊斯兰教在蒙元时期的传播作一论述 ,力图剖析它在这一时期发展的特点。一蒙古部落兴起后于 12 0 6年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 ,公推铁木真为大汗 ,尊称成吉思汗。从此成吉思汗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征服活动。第一次西征灭亡了花刺子…  相似文献   

9.
蒙元时期蒙古与高丽的经济交流是以回赐和纳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上的交流则表现在农业、医学、人文等等方面。蒙古与高丽种族之间的融合不仅表现在蒙古与高丽上层之间 ,而且还表现在普通民众之间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在室韦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一样皆着左衽式服饰,后来到大蒙国时期和元朝时期,大多服用右衽式服饰,只有少数妇女和侍女等服用左衽式服饰。文章对此衣衽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此衣衽关系的变化与当时盛行的尊右卑左习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以后,首创了驿站制度.大蒙古国的驿站交通在漠北草原地区主要在千户制度管辖之下运转.北方农耕地区也建有驿站,并与欧亚草原相通.《长春真人西游记》和《西游录》等文献是研究当时驿站问题的重要史料.成吉思汗时期虽然有了驿站及其相关制度和设施,但其制度还不完备,驿站交通虽在国家军政大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后来相比,远未形成规模,也没有站户产生.  相似文献   

12.
蒙元时期承继了唐宋的旅游发展势头,旅游活动兴盛,并在旅游主体的构成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蒙元时期旅游主体由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商人、宗教人士、国外旅游者和普通百姓构成。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前三者,而国际旅游者的活跃,则是此前各朝少见的。  相似文献   

13.
13世纪中叶,在蒙古政权对南宋的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且最为惨烈的是对四川地区的进攻。这场战争从元太宗窝阔台六年(1234年)征蜀始,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1279年)四川完全平定,持续了45年。巩昌汪氏家族成员及其军队作为一支主力军,参与了进攻四川战役的全过程,并且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蒙元时期的史料有许多是用一种极其难懂的硬译文体记录的.研究这种文体对于准确地理解史料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此类文体中最难解析的就是非蒙非汉的部分.其中"依圣旨不行的"、"依体例不首出来的"之类的特殊否定句式较难理解.利用<元典章>等汉文史料,参考<元朝秘史>、圣旨碑等蒙文史料的相关史实,可以对这类句式予以解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研究标点的用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的祭祀禳灾是由早期天神崇拜、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发展而来的,从原始社会开始孕育,到夏、商和西周时形式逐渐多样化,春秋战国时则渐渐趋于衰弱。早期的祭祀禳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消除人们对灾害的恐慌心理、提前防范灾害发生、与药物相结合有治疗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6.
蒙元时期语言文字的建设对蒙古社会的群体性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畏兀儿蒙古文的使用促进了蒙古民族的认同形成,八思巴字的创制试图构建元朝的国家认同,北元时期蒙古语文的规范化表明蒙古民族认同的定型化与层级化.蒙元语言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当今语言认同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的祭天礼制,主要以郑玄的经学思想为基础。魏晋时期的宗庙祭祀主要承续两汉礼制,在围绕孝和礼,私和公的问题上,曹操从公的角度主张遵从礼,晋元帝从私的立场寻求孝,这有助于从儒家教化角度建构社会民风。魏晋时期民间层面的祭祀,随着佛道两教逐渐推广,新的神灵崇拜祭祀模式形成。  相似文献   

18.
蒙元流刑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刑法史上,蒙元流刑之制有许多独特之处。而相关律典的散佚和文献记载的含混,给我们今天研究此类问题带来了较多的困难。迄今为止,相关论著对蒙元流刑制度设计及运作真相的研究歧异较大。而从实证的角度着手,通过对流刑实际案例的搜辑和梳理,针对蒙元流刑的适用对象、流放地及其特点进行考辨,则能够比较清楚地探明蒙元流刑仍为法定刑之一;蒙元初期沿袭金代流刑之制并加以折代变通;至元八年以后,独具特色的流刑制度逐渐形成;但在司法实践中,变通律令的现象仍十分普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13世纪初,罗马天主教就开始与蒙古接触,罗马教皇曾派方济各会会士面见蒙古大汗,劝其停止征战;率领十字军东征的法王路易九世也曾让另一位方济各会会士前往蒙古军队送信,以联合对付伊斯兰教国家,但都未成功。蒙古入主中原并建立元朝以后,却又主动要求罗马教皇派遣天主教士来华,于是天主教正式传入中国并且得到传播和发展。这一变化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诗经》祭祀诗祭祀对象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沛霖 《学术研究》2002,(5):111-114
《诗经》祭祀诗中以祭祀祖先的诗歌为多 ,而在祭祀祖先的诗歌中又以祭祀文王和武王的诗歌为多。这是因为 ,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初 ,祖先崇拜在维系内部团结 ,强化本族统治 ,排斥和贬抑殷人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文王、武王作为周代商的实践者也是天命的体现者和执行者 ,祭祀他们就是肯定和强化天命观念 ,也就是肯定和强化变化了的现实。祭祀文王、武王的这种现实意义是祭祀其他列祖列宗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