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亚男 《理论界》2011,(7):31-33
在考察经济行为发生的认识论根源基础上,"结构化"视野的引入为经济行为的"嵌入性"提供了一个拓展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将"实践性"、"历史性"和"情境性"引入到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经济行为中,揭示了经济行为"结构化"的过程,认为"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在"结构化"的进程中融通转换,社会制度和普遍的道德规范也因此而得到生产和再生产。  相似文献   

2.
3.
理性选择理论的建构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注重演绎方法的运用,因其逻辑与现实的不尽一致而遭到广泛批评。当代不确定性理论的发展也对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挑战,丹尼尔.卡尼曼即通过分析不确定性条件下人们的决策心理而提出期望理论,销蚀了理性经济人假设,从而使理性选择理论纠结于理性和不确定性之间,陷入了要理性还是要充分应对不确定性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感性选择和理性选择是经济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两种选择行为方式。感性选择在中国社会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久远的历史根源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理性选择行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但是 ,理性选择必须通过感性选择才能发挥实际作用 ,应当探索两者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机制 ,实现理性选择的感性化和感性选择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5.
理性选择理论的形式缺失与感性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杰 《学术论坛》2006,(3):123-128
人的选择行为不仅可以由理性思维支配,而且也可以由感性意识支配,并且后者有更基础的支配作用。韦伯强调了从意识形式上评价选择行为的合理性;西蒙在韦伯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性选择的条件限制问题,并建立了有限的过程理性理论,进一步明确了从意识形式研究理性选择的必要性与意义。但是韦伯和西蒙都忽视了选择行为中的感性意识形式,因而他们对选择行为的分析都具有片面性。凡勃伦和波兰尼等人论述了经济行为中的感性意识及其重要作用,为研究感性意识支配的感性选择行为做出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6.
“理性选择”假设由于其认识论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上的缺陷,导致建立于其上的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必然存在某些先天不足,而其合理性则会使现代经济学在吸收批评性观点的同时,努力延长其理论寿命。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以积极姿态实现当代转换过程中,面向大众服务大众是历史之必然,理性之选择。笔者分析了传统文化传承大众化的内涵、环节、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考察人类的选择行为,应当区分个体和群体的理性和非理性选择,而界定理性或非理性选择,应当以主体是否进行理性思考和发挥认知为判断依据。文章在梗概比较主流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的选择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解析个体的风险态度,对个体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大数定律”解说了金融市场和非金融市场中的群体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究的基本问题是理性选择理论的逻辑起点发展脉络是什么.首先对理性选择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追根溯源,从中挑选一些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学术脉络的梳理,发现其内在的演变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彬 《东南学术》2006,(1):119-124
发轫于"经济人"假设的理性选择理论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式.针对国内社会学界对理性选择理论认识上和运用上存在的偏差与不足,为澄清与加强对理性选择理论的认识,本文拟对理性选择理论进行一番厘清与梳理,揭示出理性选择范式所面临的困境,并对其理论的人性基础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1.
饱受批评的"理性选择"假设目前不仅仍是现代经济学的内核之一,也正在为法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所接受.因此,如何看待这一倍受争议的假设,仍需要深入思考.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在认知过程中,理性与非理性同样在起作用,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仅考虑理性、建立于"理性选择"假设之上的经济学在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上存在某些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2.
陈毅  匡自明 《兰州学刊》2007,(3):114-115,9
经典理性选择理论(芝加哥学派、经典博弈论)具有远大抱负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修正的理性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演进博弈)对其完善,并探讨其理论特征.因而,正确理解理性在解决集体行动困境中寻求合作均衡解的效度和限度,才是我们对待理性选择理论的正确态度,理性运用既有其必要性和效度,又存在理性所不及的地方,那么,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寻求演进稳定均衡状态的形成中,人们理性不及的地方,上帝在其中掷棋子.  相似文献   

13.
建立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理性选择、偏好稳定、完全信息的内在假定与选择自由、价格充分弹性、纯经济预算约束、零流动约束的外在假定,利用外在的预算约束与内在的偏好这种二分法的研究范式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理性选择模型拥有了其无与伦比的简约美,然而却以牺牲了其对真实世界的解释力为代价。我们在概述理性选择模型的分析逻辑基础上,对其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质疑,进而在探讨偏好、制度与选择三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理性选择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尝试构建了一般化的理性行为者模型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刘旺霞 《理论界》2007,(6):50-51
面对传统理性选择范式难以克服的缺陷,社会资本日益得到更多关注和认同,因其更具包容性、实践性等优势,对传统范式形成一种有力的挑战。社会资本通过促进信任与合作、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效率、推动决策优化等对企业理性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而需要从加强信任与参与、建立互惠规范与文化、创造企业内部和外部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加快企业社会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5.
尽管“理性选择”假设饱受批评,但目前仍是现代经济学的内核之一,并为法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所接受,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因此,如何看待这一倍受争议的假设,仍需要更为深入的思考。本文通过对“理性选择”的哲学和认知心理学基础的考察指出,在认知过程中,理性和感性、知性同样在起作用,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从这个角度讲,仅考虑理性的经济学是不全面的,建立于“理性选择”假设之上的经济学在认识论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上是存在缺陷的。而这必然会导致经济学在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上存在某些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民的经济理性与农村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非理性行为"是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将农民行为看成"非理性"的原因,或者是将理性行为的目标设定为利润最大化,或者是对农民所面临的特殊约束条件缺乏了解.所谓的中国农民的"非理性"行为,是农民在既定制度约束下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农村政策应当努力解除农民所面临的制度约束,避免对农民经济行为的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17.
制度约束下的理性选择与农村土地流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逐渐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相当矛盾的现象——“既有土地流转的迫切需要,又存在大量的土地抛荒”。这说明我们的土地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在目前的制度约束下农户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无法在土地流转中得到真正实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农地流转的思考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宗教理性选择理论对西方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形成这一理论的理论渊源入手,以斯达克(RodneyStark)和芬克(Finke)所著的《信仰的法则》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该理论的主要思想进行了较明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宗教理性选择理论对西方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形成这一理论的理论渊源入手,以斯达克(Rodney Stark)和芬克(Finke)所著的《信仰的法则》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该理论的主要思想进行了较明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主权是一个既绝对又相对,既抽象又具体,既永恒又非永恒的范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家主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国家主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内涵多元化,让渡分层化,限制与保障并存,人权日益凸显。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认识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石作用,灵活运用,积极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主权适应能力,突出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人权与主权并重,才是在主权问题上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