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境进入伦理"必然涉及环境伦理学史的基本论争,即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之争.作为两种相互对立的道德哲学方案,其论争是从根本上处理哲学问题和文明问题的尝试.它作为"环境进入伦理"的基本问题之争,实际上指向了文明之演进、哲学之转变、实践哲学与哲学实践之突破、人之类型的转变以及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实践方式之确立.从这一意义上看,环境伦理学不是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非此即彼,而是"思"入"环境一伦理之论题"并进而探索"环境进入伦理"在实践视阈中呈现的道德世界观之改变与伦理世界观之转变的实践的哲学或哲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伴随国际形势向着利于西方的转变,西德政府围绕统一两德的政治主题,提出了“文化国家”的国家战略,而此时尧斯的接受美学思想大受欢迎,契合了西德“文化国家”战略。尧斯从艺术接受出发,突出艺术受众“期待视野”对建构个人审美愉悦的重要性,“人民性”成为审美的核心。在更深远的方面,尧斯接受美学思想也符合东德国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政策和东德民众的审美意识,在东德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大学生受众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调查报告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媒介接触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大学生媒介消费教育引导的对策,以期对教育界和业界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文学欣赏是读者的再创造.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文学欣赏中,读者既是主体又是对象.作为主体,读者是作品价值的"见证人"和"确认者";作为对象,读者被作品所创造."见证人"、"确认者"与再创造是不同的,过分强调读者的再创造,会导致文学欣赏中的主观倾向和忽视对作品品味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黄建刚 《社科纵横》2012,(5):109-112
韦伯在本书的重要贡献是探究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意义。事实上也是在告诉我们宗教思想解放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重要性。这种理论探讨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是中国学术界一些学者却认为韦伯是"欧洲中心论"的集大成者。这种结论无疑是错误的。而对韦伯理论臆想出"欧洲中心"后,又乐此不疲地加以批判,实在是不良风气。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需要的是理性对待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而一些学者对难以接受的西方理论观点动辄以"欧洲中心论"批判之,则是根本错误的文风。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缺少对大众传媒经济意义探究的背景下,达拉斯·斯麦兹提出“受众商品论”,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受众、传播媒介和广告商三者的相互关系,开创传播政治经济学之先河。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注意力成为生成数据的关键。一些学者重拾”受众商品论“,试图借其剖析数字剥削机制。然而,数字时代较于斯麦兹时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注意力由商品变成了受众的劳动能力。一味地生搬硬套“受众商品论”,解释不了数字时代受众以对其的超越。通过分析注意力商品向劳动能力转变带来的巨变,反驳照搬“受众商品论”解释数字时代的新变化,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韦林枚 《创新》2013,(4):109-111
图书编辑美学属于美学的分支学科,是基础美学走向分化的产物,是研究图书编辑活动中审美活动和审美规律的学科。通过对建构图书编辑美学的必要性、图书编辑美学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构成、图书编辑美学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原则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关于图书编辑美学理论建构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无论在文艺评论还是创作实践中,沈从文都以强烈的读者意识注重对读者大众的关爱、阅读对象的论析和接受效果的评价。他的接受美学思想深植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民族危亡的隐忧,高扬着民族重造的文学理想和严肃文学的奋斗旗帜,并以伟大而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关注文坛动向,瞩目读者变化。不断探索满足读者期待视野的艺术创新是他接受美学思想的生命追求。尽管他游离政治的人性书写和艺术探索与众多读者政治需求的期待视野不相融合,但其强调文学社会价值、重视作品接受效果、坚持艺术品质创新、对读者高度负责、不愿趋炎附势的接受美学思想却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批判触及了实践美学的弱点,但其本质也存在局限性.两者的研究倾向表现出一致性,即都是从社会学、文化学、人学的角度来探讨问题,偏离美学的感觉学原意,使中国美学的研究走入了困境.应回归美学原意,从体验的角度建立一种体验美学.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明中心论是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与话语模式,发挥着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西方资产阶级利益最大化的历史作用。自产生至今,西方文明中心论主要经历了乐观主义—悲观主义—悲观主义下的乐观基调三个阶段的历史嬗变。从本质上看,西方文明中心论在思想逻辑、历史作用、话语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虚假性、迷惑性。当今,面对西方文明中心论全球蔓延带来的巨大挑战,不仅需要自觉划清西方先进文明理论与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界限、划清学习借鉴西方文明优秀成果与盲目崇拜西方文明的界限,而且还要在借鉴西方文明的基础上,以价值自信为抓手,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  相似文献   

11.
张苏敏 《创新》2010,4(6):123-125
党报的传播活动是以接受为目的的,党报的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功能须经读者阅读才能完成。接受美学中与新闻传播有关的主张对党报传播的理论创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在党报传播创新的实践中,也体现着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12.
南宋以新的解释学精神和方法对汉、唐、宋即后三代的学术总结,对夏、商、周即前三代的回向和解释,提升了中国学术的理论思辨水平;而其指向则是内在心理的,它以“涵泳”即涵化吸受与沉潜体验将通经体道的家数学术在很大程度上转换为缘经体道或缘事缘情体道的个人性学术,实质上是一种美学观照和构建.其解释作为与西方哲学解释学不仅在方法论上有接近处,而且赋有存在论美学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2 0世纪 90年代美学界令人瞩目的景观是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论争 ,以及修辞论美学、否定主义美学的异军突起。这场批评与反批评、超越与双重超越的论争展示了世纪之交美学界多元化的理论景观 ,集中体现了中国美学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发展的趋势 ,显示出中国美学蓄势待发的生机活力和前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人们去进一步思考 :后实践美学自身存在的诸多局限 ;美学理论与争鸣和现实的脱节 ;美学界匮乏原创冲动  相似文献   

14.
成复旺 《浙江学刊》2000,(4):104-108
本文对西方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注重形式的美学倾向作了简要的阐述;着重分析了抽象形式的表现性问题,指出形式美学是把审美活动当作纯粹自然人的自然活动看待的,因而脱离了人的实际生活;认为形式美的根本依据在于生命,而在于形式本身,只有具有生命感的形式才是美的。  相似文献   

15.
张冬梅 《学术交流》2005,(8):131-133
姚斯接受美学的核心就是要以尊重接受者为中心,从强调"读者中心"到"为什么要以读者为中心"以及"如何实现和突出读者的中心地位",最终推导出文学史不应该只是作家史、作品史,而应该是包含读者接受的历史和社会性的接受美学史.文学史不仅仅是作家的文学史、批评史,也是文学接受者的文学史、批评史;文学史不仅仅是人类创造的思想史,也是人类的艺术史;文学史不仅仅是属于历史的文学史,也是当下时代的文学史.推倒文学的围墙,让文学接受者与文学本身对话,让文学艺术与文学思想对话,让当下时代与历史对话,应重新编写我们当下时代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6.
刘坚  王伟  张鑫扬 《社科纵横》2010,25(6):146-148
新闻娱乐化在我国新闻传播界风生水起,并已逐步发展为一种时尚,这种新闻与娱乐的融合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新闻娱乐化的产生有其必然之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而丰富的。应当承认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本文将从发展的视野深入探析新闻娱乐化的产生机理,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开晟 《唐都学刊》2008,24(5):108-113
"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的分判,尽管指出了从笛卡尔到康德之前西方美学的两大倾向,但却容易忽视它们内部之间的共同性与复杂性.文章在辨析其实质的基础上,指出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的视角之外一直存在着"第三种力量",尤其是夏夫兹博里与鲍姆加通的美学思想.他们的美学意义,往往由于这种二元断制以及康德美学的巨大影响而被低估.  相似文献   

18.
张法 《求是学刊》2013,40(2):108-114
1900年以来的西方美学可以重新定义为西方当代美学,它包括三个面相:现代美学、后现代美学、全球化美学。全球化美学在新世纪的主潮是生态型美学、生活型美学、身体美学,其特点是把西方自近代以来的区分型美学转到了与各非西方文化同调的交汇型美学上来,这不但表明西方美学发展到一个重大转折时期,而且也表明世界美学发展到一个重构时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影、电视越来越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影视受众心理和需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本文以受众研究为基点,以北京市民收视行为与趣味和观影行为与偏好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针对中国影视受众的需求总结了中国影视发展现状的问题,目的是为建立中国影视民族受众理论提供客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古典文学名著中,和“光”相关的描写词汇频繁出现。其中,在表现人物方面尤为突出。既用于夸饰僧人道行之高,又用来虚构佛像之灵异。而且也用在描绘月宫仙女之冰清玉洁和表现贵族公子的美丽姿容。“光”在古典文学中被反复使用,表明这类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古代人的某种审美取向。本文以“光”为考察视角,通过再解读经典文学文本,发掘、梳理其隐含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