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营销渠道成员间低价恶性窜货是现代市场营销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对渠道成员和产品制造商的伤害极大。个人理性、知觉差异、信道不畅和惩治不严是引发营销渠道成员间低价恶性窜货行为的主要原因。建立制造商与渠道成员间长久合作的信念、制造商采取承诺行动和建立垂直营销系统是应对营销渠道成员间低价恶性窜货行为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窜货这一市场中永恒的话题,不知道困扰了多少理论家和实战派.对于恶性窜货的危害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为什么窜货现象屡治不消呢,结合中国不锈钢市场的特点,对流通领域内窜货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窜货是市场营销中常见的问题。营销人员内部窜货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文就窜货的种类,营销人员内部窜货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9年5月.诺基亚部分经销商因窜货遭遇处罚而祭起“罢卖”大旗,诺基亚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3个月之后.诺基亚再次因窜货问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8月4日,280余家诺基亚经销商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政府相关部门举报诺基亚涉嫌价格垄断、偷税漏税、侵害消费者权益“三大罪状”.使这家公众形象一向良好的跨国巨头面临一场重大危机。  相似文献   

5.
窜货是分销渠道的一大“顽症”,一般企业解决起来非常棘手。本文细致探讨了大经销商窜货的根源,并提出一般企业解决窜货问题的系统化和可操作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渠道窜货形成的机理及管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和营销学的发展,渠道理论研究的中心不断变化,从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逐步转向以权利和冲突为中心,其中,渠道窜货管理问题是热点和难点之一.解决窜货问题,关键在于总结一套科学、完善的窜货管控流程模式,包括防止窜货发生的管理模式、窜货查证及管理模式、窜货发生后的管控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江华 《淮海文汇》2005,(2):30-32
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中的窜货现象也使经营者很头疼。窜货即产品越区销售,又叫倒货、冲货。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使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关系恶化,这是不可掉以轻心的。  相似文献   

8.
货物的跨地区流动(俗称“窜货”),是造成价格混乱,可能是目前分销渠道管理碰到的最大难题,几乎没有那个品牌和厂商能够幸免,治理对策一般来说是对其进行“严防严打”。然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窜货”非但屡禁不止,反而更加猖獗,甚至越打越多。究其根源,则是跟代理制体系的不完善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企业应从营销政策、促销管理、人员监督以及销售区域的划分等方面对窜货来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犯罪是发生在商业活动中的以贿赂手段获取交易机会或者经济利益,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笔者对2003年至2006年6月昆明市检察机关立办的58件63人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长虹与分销商的渠道冲突案例谈起,分析了渠道的核心———制造商与分销商之间博弈关系的实际意义,认为制造商与分销商应该加强了解、信任与合作,树立关系营销理念,建立关系营销道。  相似文献   

11.
烟草广告是促进烟草消费的重要手段。文章从阐述“囚徒困境”的本质内涵入手,通过建立烟草广告竞争博弈模型,分析了现实烟草市场竞争中的博弈行为和烟草公司的“两难选择”困境,探讨了政府立法在帮助烟草公司逃离“囚徒困境”和打破非合作式“纳什均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政府只有加大管制和执法力度,才能达到禁止烟草广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合作博弈、集体理性与城市交通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提出了多方博弈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行为的选择上,在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应当高度重视给予合作博弈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关系.在城市交通运输方面,通过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政策使个体行为集合而成的集体行动应当趋向公共交通,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该文构建了由两类平台和三个农户为博弈主体的农户流转土地非合作博弈模型,求解在两类流转服务平台下,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行为特征以及土地流转收益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平台在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保障流转农户利益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只有混合市场结构才是稳定的土地流转市场。该文提出应提高农户对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平台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完善政府主导型流转平台的运行机制,引导农户自由流转服务平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寡占企业合作型竞争的博弈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合作博弈的结果可能缺乏效率性 ,采用什么样的非合作博弈能提高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讨论寡占企业的合作型竞争问题 ,运用补偿激励原则 ,在非合作博弈框架内讨论企业间合作关系 ,构造了相应的博弈模型。最后 ,证明了本模型所建立的合作关系不但具有可自动实施性 ,而且改善了对策结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数字电视产业服务于广告客户和电视观众,是典型的双边市场。文章分析双边市场协调如何影响数字电视频道商和传输运营商的共同利润。基于当前数字电视的市场结构,即电视频道商决定广告价格,而终端收视价格由传输运营商决定,文章建立了一个三阶段的博弈模型发现,对某个电视频道商的内容收取较低的终端收视价格会损害其它电视频道利益,因此传输运营商控制终端收视价格只能部分内化数字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研究结论表明,只有开放网络才能够解决双边市场中存在的双边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经济学理论当中的博弈论为基础,提出了政府与媒体的两种博弈类型: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认为合作博弈作为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常态,在博弈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为公共利益而博弈,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共利益总量成为处理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主要指导理论,实现政府与媒体之间利益的纳什均衡是处理两者关系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AR/VR体验下,对制造商选择线下零售商进行产品销售的条件进行了分析。以电商分销商享有定价主导权为前提,构建了产品制造商、电商分销商以及线下零售商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一是有线下零售商参与的多渠道产品定价策略模型,二是无线下零售商参与的双渠道产品定价策略模型。并考虑了在AR/VR体验下,线下零售商的消费者在这两阶段的策略行为。研究表明:在AR/VR体验背景下,保证线下零售商参与市场,制造商选择线下零售商进行产品的销售受到了电商分销商对产品批发价的主导程度λ、线下零售渠道的转换消费者所占比例t的共同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为AR/VR体验下制造商选择线下零售商提供有力的理论解释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网络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态使得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由传统的非合作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但是网络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交易关系,而应当是一种以信任治理为基础的合作关系。网络组织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开放性、信息共享性、协议性等特点。文章从网络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入手,通过对网络组织的稳定性机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简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主流经济学"股东主权理论"认为股东独享刺余索取权,该理论受到人力资本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挑战.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净收益在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阐明了统一战线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合作博弈关系,统一战线工作实质上是使非合作博弈转化为合作博弈,并巩固发展这种合作博弈的工作。建立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必须具备共同利益、有约束力协议、信息交流和自愿平等互利等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