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目前发生多家企业并购行为 ,但无论是强强合并还是强弱合并 ,均会发生巨额融资的问题。通过对杠杆收购模式原理、特点和类型的分析 ,提出了在我国目前企业并购浪潮中可以适时地引进杠杆收购模式 ,既可以解决我国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债务问题 ,又可以通过对债务的经营而产生利润  相似文献   

2.
杠杆收购运用了财务杠杆原理,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两面性特点。在众多的杠杆并购案例中,成功的机率大约只有三成,并购失败的大部分原因源于杠杆收购风险。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完成后,企业面临着运营资金、销售业绩、品牌定位、质量保障、中西文化冲突等运营风险和偿债、高息债券、再筹资、汇率波动等财务风险。严把质量关、尊重核心价值,加强现金流管理,时刻关注并降低债务偿还风险,转换高风险财务结构是吉利杠杆收购后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杠杆收购:融资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杠杆收购是20世纪80年代盛行于美国并购市场的一种特殊并购方式。文章在介绍杠杆收购的概念及其性质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其在公司融资领域和公司治理领域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杠杆收购能否广泛地应用于我国,依赖于国内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投融资市场的进一步建设。  相似文献   

4.
企业兼并与收购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但究竟哪一种并购方式所产生的震荡最小、效果最好是值得研究的。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改制的情况 ,分析了在西方国家曾经被采用过的杠杆收购方法的合理性 ,指出大胆借鉴杠杆收购方法有利于深化我国中小企业改革 ,实现制度创新 ,使中小企业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企业收购兼并活动中财务杠杆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运用博弈理论和财务风险理论分析并购双方的博弈过程,揭示信息不对称状态下财务杠杆蕴含的风险和风险变化。结果表明,运用财务杠杆进行收购兼并必须提前衡量风险、实时监控风险,采取有效手段控制风险,才能获得企业并购的成功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杠杆收购由于其支付购并价金的独特之处而被称为“核金融”,它使“小鱼”也可吃掉“大鱼”.杠杆收购目前在我国是否具有可行性?通过分析,笔者得出自己的结论目前在我国不具备杠杆收购的基本条件,但已具备杠杆收购的宏观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并探究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问题的制度原因,将企业负债率分解为债务负担和经营效率两个维度,进而利用矩阵分析法从这两个维度对企业杠杆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以五年规划为切入点,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杠杆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未受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受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债务负担更重,经营效率更低,从而杠杆风险也相对更高。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主要是产业政策导致企业过度负债进而引致过度投资,加剧了企业杠杆风险。进一步,产业政策对杠杆风险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这也解释了为何我国国有企业杠杆居高不下、债务风险日渐凸显,而去杠杆政策实施之后国有企业的杠杆风险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浅探杠杆收购战略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购并是国外特别是美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一百多年的企业发展历史上,在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美国企业、金融界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开发了丰富的金融工具。其中杠杆收购战略就是创新工具的一个典型例子。尽管我国开始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但是金融界和政府部门一直在改革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市场。探讨杠杆收购战略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可以为我国的企业购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负债筹资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经营手段。负债筹资之所以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重要筹资手段,是因为其独特的财务杠杆效应,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财务杠杆作用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对其利用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这把"双刃剑"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某上市集团的财务数据,从财务杠杆系数入手,说明公司的财务杠杆运用情况,通过对比阐述财务杠杆的"双刃剑"作用,从而发现公司在运用财务杠杆时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科技型企业股权并购中被收购企业的隐形债务常常侵蚀新股东的经济利益,而目前的法律制度在规制股权融资中隐形债务施虐问题上处于失范的状态。由于股权并购人无法利用制度工具保护自己权益,导致很多从经济上本该完成的股权收购事项没有完成。因此,建构公司隐形债务规制制度对于促进股权投资的健康发展,完善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和维护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技型企业股权并购中被收购企业的隐形债务常常侵蚀新股东的经济利益,而目前的法律制度在规制股权融资中隐形债务施虐问题上处于失范的状态.由于股权并购人无法利用制度工具保护自己权益,导致很多从经济上本该完成的股权收购事项没有完成.因此,建构公司隐形债务规制制度对于促进股权投资的健康发展,完善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和维护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贷市场是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活水"之源,是治理我国企业去杠杆和加杠杆难题的枢纽.文章基于2005—2015年获得信贷支持的5977笔非金融企业贷款数据,从信贷交易视角考察了信贷市场中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因素及其潜在的去杠杆对象.在宏观快速加杠杆期间,银行信贷总体上发挥了微观稳杠杆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大型、公有制和异地企业更容易加杠杆,但异地大型企业的高杠杆缺乏经营效率支撑应是去杠杆的对象.文章还发现银企关系、资产专用性等交易因素与杠杆率显著相关.文章的研究结果为增进我国企业杠杆治理的协同性和精准度提供了明晰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企业风险与杠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企业承受的全部风险来自于销售收入的波动及杠杆的大小 ,杠杆的存在会加大企业风险 ;但在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 ,杠杆会使经营收入和股东回报锦上添花。杠杆的大小最终取决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因此 ,企业管理者通过掌握杠杆知识 ,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所承受的全部风险的大小 ;另一方面可以科学地决策 ,熟练地操纵杠杆 ,使企业安全、有效地运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成因及其效应的分析和计量,指出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为企业筹措资金、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效益服务。通过对资金结构的分析,帮助财务人员管好企业资金,防范财务风险,提出一些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15.
合并和收购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商业实践中,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企业并购后整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目的在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企业并购后整合面临着如何选择整合水平、如何确定整合速度、如何弥合文化差异、如何解决人力资源、如何进行有效交流五大关键问题。整合水平选择必须考虑合并双方的任务特征、组织文化特征以及政治特征,整合速度需由参与并购双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异质性决定,文化差异弥合可以采用“ 3I策略”和“ IASD模式”,人力资源问题应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特定措施解决,有效的交流则要求在整合启动的时候制定详细的沟通计划。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筹资来源及风险发生改变,企业如何安排筹资来源及资本结构成为利益相关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财务杠杆的角度分析其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以四川长虹为例,具体分析财务杠杆与资本结构的决策,指出单一使用财务杠杆分析的不足,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为企业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我国已经成功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的操作手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在我国推行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郭枫 《人力资源管理》2011,(10):165-165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型1.资本结构偏离产生的风险。由于并购的动机不同以及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自有资本和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企业并购所借入的大量债务和新发行的债券、股票往往造成企业资本结构失衡,形成资本结构偏离,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与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各个要素类比,同时在整合现有战略定位的三种思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杠杆理论中战略杠杆支点这一决定企业战略管理效益的概念,引导企业更多地关注战略定位,形成新的竞争模式,开辟企业全新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税收优惠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杠杆操纵程度,在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强外部监督压力来降低企业杠杆操纵程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以及内部控制更薄弱的企业中,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杠杆操纵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本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是抑制我国企业杠杆操纵的重要举措,为政府拨开杠杆操纵所带来的“杠杆迷雾”以制定更为精确的宏观税收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