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07年,由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及由革命党人王钟声等组成的“春阳社”,先后在东京和上海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等文明戏,这标志着中国话剧的诞生。从那以后,话剧便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发展起来。作为民国政府的首都,上世纪30年代南京的话剧演出很多,发生过不少轰动时的故事。为纪念“话剧百年”,熟谙南京文史的许亚洲先生特为本刊编写了下文,供读者们分享——  相似文献   

2.
话剧《桑树坪纪事》在由小说改编为剧本、由剧本发展到舞台演出的两度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徐晓钟长期追求的“兼收并蓄、以我为主”的美学原则,这种写实和写意相结合而以写意原则为主的手法,使话剧《桑树坪纪事》成为新时期话剧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3.
话剧《立秋》现在可谓红极一时,名满天下,成为中国话剧宝典中最新的“这一个”了。但是,对于它的编剧姚宝瑄,“这一个”背后的“这一个”,人们又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南京首届“十大文化名人”、“十大文化精品”评选揭晓,“十大文化名人”为:叶兆言、吴建宁、吴为山、陈应歧、许均、孙晓云、陆剑杰、陶琪、黄丕谟、缪炳文。“十大文化精品”为:话剧《平头百姓》、电视文献专题片《伟人周恩来》、油画《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丛书《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民歌《茉莉花》、杂技《顶碗》、越剧《柳毅传书》、话剧《虎踞钟山》、电视文化系列片《金陵文脉》、图书《南京百年风云》。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田汉是最早把工业题材引入话剧创作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作家。从20年代初的《薜亚萝之鬼》到30年代的《扬子江的暴风雨》,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现代工人的血泪人生和在战斗中的成长历程。其中的《梅雨》,不仅继续高扬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还糅合了“社会主义写实主义”风格,堪称30年代左翼话剧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曹禺剧作与中国话剧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剧”究竟“怎是”,如何建构现代西方意义上的“话剧意识”,中国学界、演艺界在1930年之前一直昧而未明。曹禺在改译《争强》一剧时,从布局、行动、性格、对话和情趣等方面,表现出他对现代西方话剧意识的极其敏锐的悟解。曹禺的话剧意识形成的机缘是多种的。《雷雨》产生前后曹禺的话剧意识已经很成熟,走在当时、乃至今日中国话剧界的最前沿。话剧剧作家写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以什么样的话剧意识引领写作,才是最为关键的。话剧进入中国已经百年,但如何补上话剧意识这一课,在今天仍显得急迫。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2009,(10):67-67
从《哈姆雷特》到《雷雨》,从《等待戈多》到《死无葬身之地》,话剧的“经典”从来不在乎时效性。但如今,你要想攀上经典、赚点口碑,没有个把子新闻时事在里面撑腰,估计很难买账。  相似文献   

8.
社科博览     
《江海纵横》2004,(6):24-25
四中全会《决定》有五大理论贡献,不宜泛化“和谐社会”概念,“新诗二次革命”引发争议,加强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话剧《圈》新编阿Q轻薄鲁迅……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8,(1):32-32
在今年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我市创作的电视剧《香樟树》、广播剧《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话剧《平头百姓》、歌曲《青春与世界联网》等4部作品入选,获奖作品总数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省第一。在江苏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我市以20部获奖作品的骄人成绩,位居全省第一,并获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组织工作奖。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探索话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大的段落。前期从粉碎“四人帮”开始,以最早出现的《我为什么死了》和《屋外有热流》为标志,其间出现了《陈毅市长》、《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血,总是热的》、《绝对信号》、《野人》《车站》、《魔方》、《WM(我们)》……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全方位地体现出探索话剧的最初成就。而到1985年以后,以《狗儿爷涅梁》、《红白喜事》、《桑树坪纪事》、《中国梦》、《蛾》、《潘金莲》等作品的出现,探索话剧则进入到深化时期,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先锋戏剧时期。本文所述的新时期对于戏剧观…  相似文献   

11.
《茶馆》是中国话剧艺术的高峰,“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剧作构思闪光点.本文力图以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对“茶馆”这一浓缩着中国文化传统及生存方式的原型分析,阐释选择原型意象作为戏剧环境对戏剧主题显现、戏剧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安排等因素所呈现的魅力.同时从原型意象带来的假定性、剧场性要素的实现,揭示《茶馆》对中国话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9贺岁档电影日前落下帷幕,一部部影片都赚得盆满钵满,加上贺岁话剧《鹿鼎记》频频复演、贺岁小品《不差钱》让“小沈阳”一夜爆红……一个个与喜剧结缘、与贺岁沾边的“笑”果似乎正在证明——在这个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年里,人们比往常更需要找乐。  相似文献   

13.
南开早期话剧很少被人注意和研究,但其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话剧艺术史上有其自身的价值。文章通过对南开早期剧作和曹禺名剧的比较,可以在《一元钱》、《一念差》、《新村正》中窥见经典剧作的朦脆身影,从曹禺名剧中能依稀寻找到开拓者的足迹。从南开旱期话剧到曹禺,中国话剧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便是这种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暗算》里真诚、真挚、真我的黄依依,《新上海滩》中摇曳着风情的交际花方艳芸,《倾城之恋》里温婉动人的白流苏,还是《相思树》中疯狂痴缠的尚洁,陈数端庄脱俗的气质和精湛的演技,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曹禺的经典话剧《日出》里,陈数出演的“陈白露”更是颠倒众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话剧的定名,在三十年代。在这以前,称为新剧。新剧始于何时?欧阳予倩认为,1907年成立的春阳社第一次演出剧目《黑奴吁天录》,应当“作为话剧在中国的开场”。而上海基督教约翰书院于1898年演出的《官场丑史》,以及1900至1901年南洋公学演出的时事新剧《义和团》、《六君子》,则由于作为话剧形式也还不够完整,因而普遍被认为属于话剧发展的雏形阶段。那么,在1907年以前,是否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话剧(新剧)了呢?著名学者梁漱溟于五四运动前夕曾写给陈独秀一封信,为我们提供了早期话剧运动的一则重要史料。当时,梁漱溟的父亲梁巨川  相似文献   

16.
《重逢》《河内一郎》和《窑工》是丁玲在延安时期创作的话剧作品。这三部作品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兴亡连接,通过仇恨情感构建“敌—友”二元关系,确立理想中的革命共同体。仇恨这一激烈情感的产生、积累、转化与消解,构成了三部话剧共同的内在逻辑。作为一种情感动员的手段,仇恨叙事既有着深刻的在地性,又承载了话剧的政治功能。以“情感”为视角切入丁玲的戏剧创作,不仅有利于推进丁玲戏剧作品研究,还可窥见左翼文学传统与延安文艺融合创化的复杂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在“五四”时期的话剧创作中,丁西林的独幕喜剧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而其中尤以《压迫》一剧最是脍炙人口,被誉为“那时期的创作喜剧中的唯一杰作”(洪深语)。今天,《压迫》一剧已被列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文选”课程的“精读篇月”之一;这将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五四”时期话剧创作概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压迫》一剧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买卖家儿”“照顾主儿”“童叟无欺”……这些独具京味儿的词汇对于很多人并不陌生,而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买卖人的精明以及贯穿始终的德行。这不仅让我们想到了老舍先生笔下茶馆掌柜的王利发,天下第一楼中坚持信誉的经营作风,以及《玉碎》里的大仁大义,还有话剧《王府井》中,无数北京买卖人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9.
曹禺话剧问世后比较重要的改编有十余次,有必要对《原野》的改编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达到对《原野》研究之补充。《原野》的改编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学改编阶段,再创造改编阶段,重现原著改编阶段。而这三个阶段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现象:重视《原野》之“戏”,而忽略《原野》之第三幕。这个现象可能佐证了长期以来关于《原野》第三幕的批评,即第三幕同前两幕的“人物性格”“情节类型”和“整体风格”不甚和谐。  相似文献   

20.
话剧的双重性决定了话剧翻译不仅可以为文学系统服务,也更应为话剧表演服务。然而两个系统对话剧翻译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却大相径庭,文学界常常以“对等论”来衡量话剧翻译,而表演界则以“可表演性”来评价其翻译。本文则从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比较分析了《推销员之死》的两个译本,并指出话剧翻译的评价标准应是达到其目的的充分性而非静态“对等论”,从而使话剧翻译评价标准的探讨走出了“二元”之争,为话剧翻译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多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