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必武法制思想形成历史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必武的法制思想萌芽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成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邓小平创立的不朽功绩决定的,他在第二次复出后通过1975年领导整顿并使经济形势好转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他在党内的地位和威望.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无人取代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科技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中产生的 ,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深化、发展、完善。本文就邓小平科技人才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有着以下几个环节的历史过程;(1)起源于云南;(2)向东迁移,在中华大地上多元分布;(3)在多元分布的基础上形成中原中心;(4)形成中原中心后又向外辐射,表现为中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融。并认为:(1)中华民族源自中华大地;(2)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上的远古部落集团融合、古代民族融合的产物;(3)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同时发挥积极作用的结果;(4)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5)中华民族的出现有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理想和研究理想教育,都要把握理想的形成过程。把握理想的形成过程,遵循理想形成过程的规律特点,才能使理想教育收到理想的效果。理想的形成表现为如下三个过程:理想的形成是生理和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理想的形成是由外在的社会需要向内在自我需要的转化过程;理想的形成是由模糊到清晰的价值明确过程。理想形成的过程,呈现的特点是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社会需要的转化、价值追求的明晰过程。这些特点带有规律性,对于认识理想的形成过程以及根据特点规律进行有效的理想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文化精神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文化实际上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一直是存在着的。文化生产力的形成过程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原始时代——物质与精神交混一处的低级"混沌体"时期,文化萌芽阶段;农业时代——物质与精神相剥离时期,文化生产力萌芽阶段;工业时代——物质文明主导、主体时期,文化生产力为间接生产力阶段;知识时代——精神文明反作用而逐步占主导、主体时期,文化生产力成为直接生产力阶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探索党的建设新举措,逐步形成了胡锦涛党建战略思想,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阶段;党建的科学发展阶段。胡锦涛党建战略思想的形成,丰富了党的建设的内涵,创造性地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之所以能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因为有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论为基础;有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国民党对异党的排斥、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共同奋斗等历史基础,它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和崇明岛分别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和第三大岛。本文通过对两岛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开发背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海南岛和崇明岛发展生态旅游的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小康社会基本理论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这一历史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同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密切相连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党的小康社会基本理论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上海崇明西沙湿地景观生态建设价值与生态恢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崇明西沙是典型的河口区域湿地,北邻明珠湖,南邻东风西沙,东部区域光滩面可与东风西沙光滩面连成一片。土壤系潮土,土壤表层质地多轻壤、中壤,土壤条件较好,气候条件较优越,适于动植物栖息与生长,但植被类型单一,生长状况不良,植被景观效果不理想。野生动物资源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相对匮乏,不能形成稳定、丰富度高和密度较大的生物群落,也不能满足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要求。上海崇明西沙湿地的生态恢复与建设,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构筑更为完善的生态系统,形成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其丰富的湿地植物资源能为野生动物创造生存、活动的多样化立地环境,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同时湿地植物在生长季节巨大蒸腾量也能对区域气候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上海崇明西沙湿地景观生态恢复应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为生态恢复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并结合国内外湿地景观建设、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经验,提高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继承并发扬湿地的特色生态文化,展示现代生态文明,以生态价值观和环境伦理为主要内容,引导人们树立自觉维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从“华侨”一词的由来 ,展开论述了中国人侨居海外的历史源远流长。依据华侨的具体历史形成 ,分析了中国人侨居海外的社会根源。千百年来的变迁演绎着一部兴衰荣辱的历史 ,这也正形成了华侨的显著特点——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富有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文学观念的形成,不仅基于人们对文学形态的认识,还与人类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息息相关。文章分析了我国文学形态与观念的历史演化过程,阐述了20世纪我国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性质到形态,从生产到消费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从而揭示出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才使我国文学终于从古典走向了现代,完成了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划时代的历史转换。  相似文献   

14.
陕西回族呈现来源早而且多元化的特点。唐代时期,来自西亚、中亚的穆斯林客商落居长安(西安),使西安成为陕西回族形成的源头地;元代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西亚与中亚的各族穆斯林因不同原因在陕西不断汇集;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回族人口与分布形成相当规模,成为陕西回族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15.
英国女作家雏多利亚·希斯洛普的成名作《岛》讲述了希腊克里特岛上的一家人和麻风病抗争的故事。小说以佩特基斯家族为代表,他们由绝望到希望,由痛苦到光明,一步步前行、寻找,直到重获新生。对小说中“岛”之意象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岛”就是悲凉生活中的希望,是污秽之地的鲜花,而浇灌、滋养这鲜花的,是温暖、博大的人性之爱。“岛”之意象代表了希望和重生。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文本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不只是由它产生时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而是随着新的批评话语的产生不断地得到解释。斯蒂文森的小说《金银岛》是全世界流传最广的海盗探险小说之一,人们常常从美学、冒险精神、浪漫主义等角度出发去欣赏它。然而当我们用后殖民的理论来重读经典小说《金银岛》时,不难发现该文本中也充斥着殖民主义的话语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帝国霸权主义的气息。对它的重新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在中日之间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以及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的强硬立场,使钓鱼岛问题日益复杂化,已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涉及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发展的大局。中日必须从21世纪两国关系发展大局出发,妥善处理分歧,和平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制度变迁中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旧中国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成功探索为中国社会选择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社会开启了社会主义制度之门,奠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危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西沙群岛丰富的自然资源、军事上的战略枢纽地位引起了西方列强的觊觎。为了捍卫国土主权,晚清政府派员实地勘察了西沙群岛的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并采取措施加强西沙群岛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古盎格鲁—撒克逊人是现代英国人的直系祖先,正是古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不列颠的的播迁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英国史。作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一页,是我们在研究英国史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囿于国内相关材料的缺乏,国内学者一直没有对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组成作过全面的研究,本文根据现在收集到的材料,对盎格鲁—撒克逊人各个支系残留的痕迹做分析。力图从整体上解答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组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