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调价值取向 保障素质教育功能发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论及教育价值时,人们通常都是指的教育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几乎没有关注教育实践主体对教育价值的主动选择和反作用,由此也就忽略了不同教育实践群体之间,教育实践群体与国家教育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由于实践者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育实践活动.因此,不同教育实践主体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必将影响整个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只有协调好教育实践主体群之间的价值取向,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矛盾,促使教育功能按照预设方向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农村现代化使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现代转型,农民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文化价值目标、文化价值主体、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价值判断呈现出冲突性、务实性和多元性的特征。这就需要在坚持主流和主导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引导和教育农民树立与乡村文化现代化相适应的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育是指乡村地区的教育,即县级行政区划以下的乡镇、村落的教育;它包括乡村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乡村地区其他的非正式、非正规的一切文化、风俗等教育活动。乡村教育主要以广大乡村地区的学龄儿童和村民为教育对象,旨在以教育为主要手段,促进乡村儿童和村民的自我发展,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社会建设。纵观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历史,"为农"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乡村教育在国家与乡土社会的相互博弈中向前发展、传统文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具有二重性、完善的乡村教育制度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教育与乡村发展相结合、乡村教育发展应充分考虑当地教育特征、民办教育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优质的师资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生态乡村建设存在着“国家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三种理论取向。三种取向在指引生态乡村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用“碎片化”思路理解系统性问题的不足。波兰尼的生态政治思想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系统角度出发理解生态问题,强调国家与社会对市场的规制,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当下生态问题发生的新视角。因而基于生态乡村建设的特点,目前在生态乡村建设中我们应注意国家、社会与市场的结构性平衡,以国家规制、市场推动和社会本位重构生态乡村建设理论视野,整合生态乡村建设主体。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改革与研究应该特别重视价值取向问题。学术界虽然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做了很多各具不同合理因素的研究,但总体来说,人们的相关观点分歧较大,其认识还不够全面或不够辩证,还需要以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在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个体和不同群体的教育需要、充分认识教育可能发挥的价值或功能和现实的教育条件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取向包括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取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我们应该坚持实现个人的教育价值和社会的教育价值的和谐统一的根本取向之下,充分开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有益潜能,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以充分实现个人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发展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合理教育需要,以充分实现社会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指立足全球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当下场境,在对城乡教育的比较差异、乡村文化的丰富蕴含与实践特征进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文明、借鉴新兴技术,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乡村教育的过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面临着治理价值取向偏失、治理主体单一化、治理力量碎片化、治理过程形式化、治理环境恶劣化等复杂问题。走出乡村教育治理困境需要推进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即促进乡村教育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目标现代化、治理主体现代化、治理机制现代化以及治理环境现代化。?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是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标不是唯一的,在大学德育活动中,教育主体面临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或社会的或个人的或两者相结合。应该依据教育主体特点和对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校国防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运用价值哲学原理,对高校国防教育价值的哲学属性、本质内涵及其基本取向进行探讨,指出精神价值是高校国防教育价值的哲学属性;其本质内涵是在高校国防教育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国防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高校国防教育活动中主体教育需要的满足或实现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表现的统一。基本价值取向主要是铸魂、精武和尚谋。  相似文献   

9.
国家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制度引导者、体系创新者、要素调配者和安全维护者。依循国家逻辑,要科学、理性地肯定、强化国家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即要突出国家设计的数字乡村建设理念,突出国家主体的数字乡村建设规范,突出政治引领的数字乡村建设路线,突出制度主导的数字乡村建设方式。防控乡村返贫,推进数字强国进程,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是数字乡村建设国家逻辑的价值取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国家逻辑应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协调城乡建设步伐,提高干部责任意识,追究违法违规责任,践行制度价值功效。  相似文献   

10.
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学前传统文化教育的性质、特征和内容,直接影响到相关教育活动的方向与质量。我 国学前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幼儿本位、幼儿生活和文化传承的价值取向,但是,在实践中价值取向产生异化,造成实然状态与应 然价值取向不一致。具体表现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功利化、表演化和复古化的倾向。实现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回归的有 效路径包括:回归幼儿主体,重视体验教育;回归生活本真,尊重幼儿生活逻辑、注重幼儿生活情致;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注意 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正确理解"德育首位”的涵义,必须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两方面需要,各育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道德、德育自身的价值功能."德育首位”是对学校教育中其它各育的基本动因的明示;是对社会转型期的首位价值取向的导引和认定;是对受教育者道德教育超越性本质的揭示;是对道德主体自我意识的弘扬.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无论是政治模式、渗透模式还是互动模式,它们在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中各有优劣,因而不管选择哪种模式,重要的是教育政策主体都必须确立合理的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最主要的规定性是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要求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做到为国家发展与为教育发展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合规律性要求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在统一性原则基础上坚持偏移性原则,相对突出“为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3.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价值范畴,是反映历史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范畴。主体选择的价值取向,则是指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从自己的需要、利益出发,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指向能最大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身利益的特定客体;与此同时舍弃那些不能满足甚至危害自身需要、利益的客体。 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不管其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存在,都是社会的、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人。在考察主体选择的价值取向时,必须以对主体的这一正确认识为前提。否则,就会得出有悖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结论。据此,我们至少应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主体性是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能动地作用于客体所表现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它的生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展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主体性发生与发展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塑造功能和凝聚功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就要抛弃错误的价值取向,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方法观、主体观和任务观。  相似文献   

15.
构建乡村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是推进乡村教育及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乡村教育质量监测是对乡村教育满足个人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程度进行测量、评价、反馈并进一步有效提升的活动,具有记录、评价、诊断、反馈、指导以及导向等功能,并体现出综合性、地区性、发展性和经验性的特点。乡村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由乡村外部和内部监测主体组成,监测乡村教育的规划、硬件和教学实施等内容,可运用法规政策、经费保障、科学方法、服务水平、队伍建设和搭建监测网等实践策略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6.
合理且有效配置受经济与政治限制的福利资源以满足人类需要,一直是世界各国福利治理的重大议题。福利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应对福利危机的“去福利国家”环节中发展演变而来的社会产物。在福利政策实践中,新社群主义、“第三条道路”和福利多元主义为其内在的学理支撑。依循福利治理的生成过程和运作逻辑,表现出治理主体多元性、多元主体间关系的网络合作性以及分权化、准市场化和社会化等多重特征。秉持平等、民主和多元性发展原则,福利治理的价值取向从“个人主义”转向了“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7.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当今乡村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治理主体在功能定位、职责权限、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宗族组织、民营组织以及乡村草根组织等社会力量、组织的兴起与参与,又因价值取向、文化水平、自身利益等催化了乡村治理失衡.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核心,以其显著的乡土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多元主体提供了主体认同;以其文化意识形态功用,内化民众的思想,促进乡村社会有序发展和自治调控;以其独特的秩序意义助推乡村社会矛盾整合、多元主体价值观趋同以及各阶层利益归一,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以乡土文化提升乡民的文化自信和公德意识,通过"文化+产业"模式推动经济、文化双赢,实现乡土社会的良性共治.  相似文献   

1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来源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活动。作为近代以来中华各民族所共同秉持的思想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主体需要和客观存在的有机统一,具有主体能动性、客观实践性和社会历史性。作为中华民族这一价值主体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正是牢牢把握了价值主体的有效需求,抓住了价值客体的基本特质,促进了价值主体需要与价值客体特质相契合、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恰当把握舆论宣传教育人性化价值取向,有利于增强国家主流声音的认同度.为此,舆论宣传教育人性化应从“荣誉至上”与“物质肯定”相辅相成中重塑社会责任感在“国家需要”与“个体利益”适度结合中尊重教育主体情感,取材“真人真事”缩小“教育隔阂”以增强“效仿力”,从而引领大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周代教育伦理的主要特点有:明确教育的社会功能,坚持教育入世的价值取向;重视礼仪教育的作用,奠定中国礼仪之邦的基础;注重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借鉴周代教育伦理就要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把教育作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学校礼仪教育,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稳妥地调整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