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促进幼儿园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以249名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学习品质量表和职业认同感量表,考察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品质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品质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家庭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上无显著差异;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专业认知总均分最高,专业情感和态度总均分最低;学生的学习品质能够显著预测其职业认同感。鉴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其学习品质和职业认同感培养的最佳时期,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重幼儿园教师的氛围,政府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同时,应深化培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要通过自身努力,提高学习品质和职业认同,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受社会结构、学校教育、学生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度低,就业意向不明确。要走出这种职业认同困境,应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加强职业认同感教育,提升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比例;同时,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泉州幼高专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男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上水平;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的免费男幼师与非独生子女的男幼师在职业认同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根据这一结果,从社会、高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男生的培养与管理提供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4.
教育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有必要深入探究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笔者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建构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胜任力指标体系;采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能力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师德践行”“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反思能力”“观察反馈”“信息技术”“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怀”9项能力因素是原因因素,应予以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培养学校应加强学生身份成长中的认同感培养,构建教育实践中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实践操作中的个性化指导,完善教育实践中的表现性能力测度。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以及后续职业的选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目的性抽样,采用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对贵州省783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发现:贵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达到中上程度;在专业认同的各个维度上,专业培养得分最高而专业行为得分最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在年级、学生填报志愿、自愿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将幼儿教师职业变成让人羡慕的职业,提升第一专业报考率;增强学生选择专业的自主性;多种途径满足学生专业发展所需,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对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2008—2016级63名男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呈总量不足、中专层次学生流失率高、文化底子薄弱,专业技能欠缺、管理难度大、入职初期流失多等现状,主要归因于家庭教养缺失和学生缺乏专业选择话语权;学生缺乏职业认同感,文化素质低下,专业技能兴趣不浓;学校招生无门槛,就业指导缺乏,未进行分类教育,人际交往压力沉重;以及社会压力大和就业待遇不容乐观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省卓越校,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的拳头专业,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几十年来,为湘西州乃至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幼教人才。学前教育专业要适应新的形势,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技能;要改进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与幼儿园一线教师要求相适应的优秀人才;同时,要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要建全考核评价体系,把好学生质量关,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学前教育毕业生提高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五年一贯制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幼儿教师培养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学生的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今后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全面提高五年一贯制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学前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要,更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对五年一贯制高专学前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期望对五年一贯制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教育实习视角探究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机制,是发挥教育实习助力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形成,增强师范生从教意愿,为培养造就卓越教师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路径。因此,论文在自编《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习胜任力问卷》、借鉴《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教育实习满意度问卷》的基础上,以242名学前教育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实习胜任力、实习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结果显示,师范生实习胜任力、实习满意度、职业认同感为中等略偏上水平,师范生实习满意度和职业认同感在其指导教师教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实习胜任力、实习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呈显著正相关,实习满意度在实习胜任力与职业认同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习对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习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会面临诸多实习压力。本研究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调查其实习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实习压力。压力源按照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学经验不足、工作准备不足、专业能力不足、时间冲突(参加专升本考试与实习的冲突)、人际交往困难;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与消极应对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且受报考意向的影响;不同压力水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中重度压力的个体,其积极应对显著低于中度、轻度以及无压力的个体,而采用的消极应对多于其他三类个体。高职师范院校应注重教师教育课程的开设;强化学生职业认同感教育;加强教育实习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