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初唐四杰”的卢照邻,为唐代著名作家,原有集二十卷,约散佚于宋代。明人张燮辑录之《幽忧子集》,为卢氏现存最早的诗文合集本,中华书局近年将其校点出版,更高为《卢照邻集》,将该书的整理工作及对卢照邻的研究推进一步。笔者习读是集,可谓甘苦备尝,得、疑兼有;无论是得是疑,皆愿与同好共之,因择要分二题录出,幸专家、读者正之。 相似文献
2.
黄怀信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5-77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发现以后,人们对传世本《老子》文本产生了更多的怀疑。事实上,北大简本未必处处皆是,传世本也未必来得更晚。而更有甚者,即使二本乃至各本都没有异文之处,也不证明没有错误。问题的关键,首先是要对原文有正确的解读。传世本《老子》上、下经之各第一章,就是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刘如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2):64-66
中华书局编辑部于1959年出版的《史记》,以金陵局本为底本,进行加工整理,书末附“校读后记”,是较为完善的版本。对于三家注中的少量误点,尚有漏校,如“数”,谬。印本亦有误处,如“陕”误为“陕”,“祠”误为为“数落”、“责让”之意,而注为“频数”意,实“词”。 相似文献
4.
李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2-25
校读是校勘学方法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推广和应用。以作为我国叙事文学源头的《左传》为例,通过《左传》与《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史记》《新序》《说苑》《淮南子》等相关典籍中同类语料的校读、对比,用这些校读材料补充《左传》文句表达方面的省略之处,也使得《左传》字词训释更加直接易懂。通过反复对比,在尽现《左传》文辞之美的同时,亦偶现出其个别的稍逊之处。 相似文献
5.
傅璇琮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3):31-33
当代对王羲之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缺乏广阔的视野和多角度的探讨。中国艺术史中像陈道良、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大艺术家,期待有真正学术价值的著作不断问世。《王羲之集校笺》即将面世,极具学术价值,做到了校笺与研究相结合,在裒集史料,点评人物事迹等方面,有许多拓新之处。 相似文献
6.
李嘉言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3)
唐代诗人贾岛《长江集》,旧有校记。然仍有異文与错误,前人未曾加以考订。今新校初畢,略论其内容与艺术及其在唐诗中的地位,以当前言。因本文旨在较全面地论述贾岛,其中有些问题,如中晚唐诗的流派关系问题,只能略引其端诸;其详尽深入的发挥,请俟诸来日。读者同志如能先予批评和讨论,尤所跂盼。 相似文献
7.
朱金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是封建社会诗歌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以后,白居易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解希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
(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注“孤烟直”说:“或谓边外多迴风,其风迅急,袅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 “或谓”云者,实际就是他自己的意见,起码是他同意这种意见;赵殿成真是个不知诗 相似文献
9.
俞润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8(1):111-112
读吴士欣同志的《知行集》有三点感受 :一、以平等的同志式姿态参与实践 ,所以能像群众一样敏锐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二、追求很执着 ,努力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学风很踏实、严谨 ;三、以“乐”统率“知”和“行” ,始终充满着不倦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方一新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刘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一书,前贤在纠谬匡讹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其较著者有李慈铭、王先谦、程炎震、李详、刘盼遂、王利器等;近年来出版的余嘉锡先生的《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4年)、徐震堮先生的《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5年)二书,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精注细校,创获良多,代表了《世说新语》研究的最新水平.但盥手捧读之余,笔者也发现二书中有关词语方面的校勘或有未尽,或可商榷;兹不揣颛蒙,刊布校读札记若干条于此,敬祈方家教正.本文以袁本(《校笺》底本)为据,参以影宋本、沈校本、王刻本(《笺疏》底本)以及残写本《世说新书》. 相似文献
11.
何士龙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3)
学报编辑部要我整理林之棠先生的遗稿《务头论》,这是我们后学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向前辈学习的好机会。现在,初步整理工作已告完成,我的确获益非浅。林先生原稿正文上、下篇,是解放以前写成的,用的是文言体,墨笔直行抄写;而前言是解放后另加的,用的是白话体,钢笔横行抄写,所以前后不一致。原文虽有标点,但与今日通用的标点稍有不同,书名号也一律未加,故在整理抄写中,一一改正,并加上书名号。原文全部用的繁体字,也一一改用简化字。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正文上、下篇虽然 相似文献
12.
13.
关于《河岳英灵集》、《才调集》中的李白诗歌,我们在《唐人选唐诗(十种)蠡测》一文中(载《思茅师专学报》91年1期P_(10-21),2期P_(9-12)中已略有陈述.但余意未尽.今从选诗审美意象、审美深蕴角度再作探讨,探究深意,就教于方家.(书见《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93年版). 相似文献
14.
沧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读过不少哲学著作,写了大量批注。1988年3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以下简称《批注集》)一共辑录了毛泽东阅读十部哲学著作所写的批注、一篇读书摘录和两篇附录。这部《批注集》,反映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也反映了30年代哲学思潮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批注集》的出版,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文字资料。 相似文献
15.
刘洋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1)
本文简要论述了宋代初期禅宗延寿禅师的一部独特作品(即《万善同归集》)的思想特色,并借此简单勾勒了禅宗的风格,浅述了禅宗对"行"的看法、对佛教其他各宗思想的态度以及佛教"广行众善"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6.
周兴陆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王翃是明末清初的布衣诗人,他的诗通过族弟王庭刊刻的《二槐草存》、朱彝尊《明诗综》以及一些地方诗选流传后世,仅三百余首,与实际作诗一两千首相差太远,且内容大多是思乡怀友,即物兴感,真正触及时事的寥寥无几,远不能反映王翃诗歌创作的全貌。上海图书馆所藏王庭编纂的抄本《王介人集》录诗1170首,是最为完整的王翃诗集。通读可知哀民生多艰、忧晚明政局、斥叛乱侵略、表达对抗清志士的哀挽和礼赞,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发掘出这部诗集,才能真正理解王翃"既遭兵乱,多感愤叹咤"、"命意构章,一本杜陵"的诗人本色。 相似文献
17.
《女神》与《草叶集》的诗歌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表现在:惠特曼侧重于对废奴制的表现和对欧洲各国反封建斗争的回应,而郭沫若则着力于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且比惠特曼暴露得深刻、彻底;惠特曼对理想世界的描绘具有空想主义的色彩,郭沫若的理想世界尽管也恍惚朦胧,但却因社会主义色彩的注入而显得光彩炫目;惠特曼对人与劳动的歌颂虽然也不抽象,但因在“博爱”光环下却缺少对人的阶级分析,郭沫若对人和劳动的歌颂完全是把自己融入人民之中,而且高唱“劳工神圣”的颂歌。惠特曼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颂扬了科学技术给美国带来的科技文明,郭沫若歌颂那种使现代科学、技术、物质文明得以迅猛发展的飞腾喷涌、狂叫不息的“力”;惠特曼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意在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与美国人积极向上的创造力,郭沫若的自然风光诗力图表现自然和我的融和,在歌颂自然中跳动着强烈的生命、火热的情感和无穷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刘益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于1980年5月出版了郑寿彭先生的《宋代开封府研究》。全书计870页,六十余万字,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城市史研究的大部头专著。作者对北宋开封府的历史变迁及城市制度沿革,进行了比较系统、细微的研究,为我国城市史研究这一较为薄弱的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解光穆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孔雀东南飞》疑难语段校读之我见解光穆一、问题的提出《孔雀东南飞》这首“古今第一长诗”①,自收录于徐陵的《玉台新咏》后,就以其深刻思想和完美艺术形式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同时众多的古今学者也对其进行了不少探讨研究。然迄今为止,诗中的一些问题还未完全... 相似文献
20.
张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3-76
《西湖梦寻》是明清之际著名文人张岱所著的史料笔记,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均以马兴荣点校本为底本进行了排印。但参照《武林掌故丛编》所收《西湖梦寻》及《续修四库全书》所记录康熙本《西湖梦寻》,发现该点校本中存在文字形近讹误、文字音同讹误、衍文、脱文、标点误用等舛讹之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