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但从目前的现状来分析,我们国家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公民意识淡漠,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埋下许多隐患。因此,使青少年明确公民意识的内容,并从基本国情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三个方面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道德培养,很具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提出只有加强宣传,组织、动员社区内各种力量投入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中来,构建良好的社区文化、社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环境和科学体系,并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才能以社区为载体,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开展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构建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导向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的步调相协调、与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相融合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机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国家、构建公民具有国家归属感的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应试教育、趋缓的体制改革步伐和旧有的历史认识误区是当前公民意识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可操作性强的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方案,找出与社会生活相接轨、与普世伦理相衔接、与青少年教育规律相符合的教育方法,是当前德育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论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公民意识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面向21世纪共同关心的课题。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改变公民教育薄弱的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增强公民意识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公民意识是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主体,并决定着法治国家的水平。在我国,如何正确地认识公民的法律性质、法律地位,公民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权利与责任,国家如何做好公民意识的教育、培养工作,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教育任务。本文为此作了粗浅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公民的主体意识与现代公民教育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教育作为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睿智公民的一种手段,受到当代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公民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公民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需要的是健全自律的公民,即具有自觉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能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公民。这种公民的培养离不开公民教育内部机制与社会制度保障系统的共生整合。  相似文献   

7.
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实质是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是从深层次推动公民对宪法精神与内容的理解、认同和情感培养。通过对宁夏公民宪法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公民宪法意识和公民意识的一致性、公民宪法意识对公民意识的影响,提出了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的确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教师应承担起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在加强自身的公民意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9.
网络化作为人类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必然会深刻地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本文拟从网络社会化的特点入手,来谈一下网络化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其带来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设现代化的政治文明离不开较高的公民意识,即人的现代化。由于对公民意识不正确和不全面的理解,及现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对落后,造成我国公民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必须推动传统的政治教育向着现代化的公民教育转化。而推进公民教育必须有完备的教育体系、公民教育教材、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和民主实践的教育途径作为保证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试论市民教育与市民的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市民教育必须是终身教育。保证市民教育的正常进行,必须注意其党政性、区域性、整体性、全面性、目的性特征,以培养各种社会角色、促进市民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民意识,是打开现代化大门的一把钥匙。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而公民意识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途径。培育公民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公民意识的产生和普及,需要一个宪法精神与法律思想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人民性、公民意识与文学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学的“人民性”在现实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公民意识还不够突出的问题,而且,公民意识也是连接文学现实与文学性的中介。由于公民意识是使作家走向独立的前提,自然也是更好地实现文学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公民是民主国家中拥有公民身份的人。公民意识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理念,中心任务是培养公共理性,宏观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公民意识是指作为现代社会成员的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角色包括政治地位、法律地位及其价值的自觉反映。加强公民的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平等意识教育,对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法治国家,完善市场经济,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当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探索多种形式、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学校德育、建设公民社会等途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青年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但当今时代,许多青年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淡漠,不愿承担责任,甚至是基本的社会责任。本文分析了当代青年成长面临的挑战、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公民意识问题在建设公民社会的进程中尤为重要,考察公民意识问题至少应该从公民意识的含义、形成、内容、特点以及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公民意识的形成应该从经济形态、国家性质、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几个方面探索,公民意识的内涵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公民意识的特点表现为个体性、社会性、时代性、历史性等,公民意识对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公民自身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民”的可能性前提是农民能够自觉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培育“新型农民”首先必须激发和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才能使农民与市场和政府的平等对话以及农村公民文化的传承成为可能,进而真正成为“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