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陈鑫 《理论界》2005,(10):160-160,180
本文从《史记》从历史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分析了《史记》中人物形象的共性:知恩图报,以德报德;以牙还牙,以怨还怨;为知己者死;富贵还乡等。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选取典型事件来展现人物;运用巧妙的对比突出人物特点;提炼精准的对话语言显现人物形象;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凸现人物;穿插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神韵等。本文还介绍了《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远去的驿站》里的“驿站”是人生途中的精神补给地,是精神的驿站。整部作品充溢着主要人物甚或次要人物的精神追求,它们共同汇聚成了“驿站”的多采、丰富与深邃。人物形象的生动鲜活是这部优秀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显示了作家深厚的艺术功力,得力于他对人物无限的崇敬之情;得力于小说修辞手段的成功运用;得力于他在大开大阖、大起大落的情节中塑造人物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论述了贾宝玉等主要人物形象,并从这些人物典型的个性、气质、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暗示了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独特表现及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4.
道德价值是评判《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重要尺度。水浒英雄们的诸如道德取向如视杀人如壮举、将生命当儿戏,为某种目的不计运作手段以至仗义疏财等等均具有反道德的倾向,至少体现的是模糊的道德观念,这是当时社会道德缺陷的反映,同时也限制了其艺术审美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威廉·福克纳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曾经在 1 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 ,也是其花的心血最多、最喜爱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被分成四部分 ,分别为班吉篇、昆丁篇、杰生篇和迪尔西篇 ,即从这四个人的角度叙述了汤普森家 1 8年的历史。凯蒂虽然在书中没有专门的篇章 ,但是书中人物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她展开的。班吉是凯蒂的小弟弟 ,他是一个先天的白痴 ,但却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虽然我们发现由于福克纳在这一篇里大量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 ,使得人们很难读懂他所叙述的那一篇 ,但是福克…  相似文献   

6.
阿宁的长篇小说<能耐>中塑造了陈占文、陈珀、祁淑琴等系列人物形象.贪官陈占文出狱后面临了种种复杂的人事关系,折射出世态炎凉.陈占文的女儿陈珀却在生活的打击中逐渐锻炼成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贫困生祁淑琴也经受了生活的种种磨难,最终选择回归故乡,奉献青春,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阿宁的笔触深入人物内心,通过几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主要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作者蒲松龄在广泛吸取前人的先进理念上,加上自己创造性的发展,通过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文坛增添了不少光辉。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学《鸿门宴》一文时,应让学生准确把握刘、项双方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和他们的处世之道。以便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项羽阵营中的项伯这一人物,在教学中往往把他看成项羽阵营中的内奸。在教学参考书等许多资料中也多有此说。笔者认为项伯绝非项羽阵营中的内奸。这里就《鸿门宴》这篇课文所涉及的有关内容谈谈一些浅见。大家知道,所谓内奸是指“隐藏在内部、暗中进行破坏活动的敌对分子。”当初,楚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中谁便可称王。刘邦先于项羽入关中,定咸阳,按约当可称王。当项羽得知刘邦“欲五关中”的机密时,心…  相似文献   

9.
元末明初蒙古族作家杨景贤的代表作杂剧《西游记》第一次配齐了唐僧取经的队伍组成 ,并对其出身来历做了清晰化、定型化处理。在把人物来历神异化的同时 ,却把人物性格写得更加世俗化 ,形成有趣的二律背反。剧中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更加注重性格的内在统一 ,基本奠定了其形貌和性格特征 ,从而对二百年后的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窦娥冤》是著名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剧中各色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形象,共同谱出了一曲令人心生愤慨无奈的悲歌.而窦娥作为本剧作的主人公,其形象是多元而立体的,整体基调是悲剧性的,具有十分丰富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1.
《死水微澜》在李吉力人大河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蔡大嫂、罗歪嘴等艺术形象,这得益于李吉力人能够创造性实践法国自然主义理论和创造性地接受异国作家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春秋笔法"是孔子修订《春秋》时所体现出的书写原则和思想法度,司马迁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史记》的人物形象塑造,开创了"春秋笔法"的新境界。司马迁从"春秋笔法"的角度处理材料、描写人物、传达道义,不但使《史记》中的人物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同时更达到了艺术的真实性,是历史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史记》中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对后世史传文学和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桃花扇》中杨龙友亦正亦邪、左右逢源,人物形象不同以往。在他的身上,不但承载了戏剧文学作品的价值使命——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更是再现了明清之际的文人士子迷恋风月、辗转宦海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文人士子矛盾迷惘的生存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实践"新神话主义"文学主张的重要文学成果,叶兆言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创作的长篇小说《后羿》彻底颠覆了后羿、嫦娥等神话人物的传统认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神的堕落与英雄的缺失"的远古社会图景。《后羿》是作者个人与远古神话的一次凝视与对话,通过各种神话人物的重塑,《后羿》展示的是一个神的堕落、英雄消失、人性迷失的蛮荒世界。  相似文献   

15.
小说批评家叶昼和毛宗岗关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塑造,分别提出了两个美学命题:“同而不同处有辨”与“犯中见避”。 叶昼在《水浒传》第三回回末总评说: 《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急性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分,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  相似文献   

16.
严丽华 《中文信息》2013,(6):121-121
《水浒传》塑造了108个英雄好汉形象,大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总体上讲,《水浒传》》在描写人物上,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水浒传》特别注意将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之中,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  相似文献   

17.
人类生存发展中所面对、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作为“人学”的文学也一直以艺术的方式探索和解答着这一问题,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神魔化阶段—常人化阶段—扭曲化阶段。这一发展轨迹反映了人类主客体关系的状况:主客体之间的混沌统一及人类主体性迷茫和幻想提升—主客体之间的现实统一及人类主体性确立和发展—主客体之间的统一被破坏及人类主体性由扩张导致失落,形成新的迷茫。  相似文献   

18.
高丽燕 《理论界》2022,(8):87-93
尼采的反传统性不仅体现在他颠覆性的思想之中,而且体现在他的思想建构过程之中。与传统哲学家通过抽象逻辑思辨阐发哲学思想不同,尼采则是通过形象的叙事来展现他的思想。《悲剧的诞生》作为尼采哲思的起点,便是通过酒神和日神两个人物形象的叙事来表现的。而酒神形象作为其中的主角,在尼采的后期哲学中衍生了一系列酒神特质的形象。在勾勒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尼采进一步在情节发展中生动地展开他的哲学叙事。  相似文献   

19.
王吉鹏  宋凡 《殷都学刊》2013,34(2):64-66
鲁迅是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大师,从性心理视角阐释他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的人物形象,会产生更多的阅读愉悦和体会.《补天》中女娲健美性感,精力旺盛,欲求不满,移向创造与救世.《奔月》中嫦娥奔月并非由于“同甘不能共苦”,而是因为“寂寞”;后羿深爱并娇宠嫦娥,适得其反,在大爱大憎中走向英雄末路.鲁迅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其小说的性心理运用,揭示了人的“灵魂的深”.  相似文献   

20.
《莎菲女士的日记》蕴含很多具有现代内涵的思想、意识,丁玲对女性的心理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审美观念。她敢于揭露女性内在的、隐蔽的欲望和期盼,同时,又不遗余力地深入探讨这种女性心理的病因,旨在找到良方解救女性的悲剧命运。《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反对旧社会、追求自我个性和纯真爱情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代文学走向关注女性、追求科学民主和自由解放道路的里程碑,更是其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所包含的思想价值对今天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