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10,(3):12-14
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职业生涯是多面性的,这证明他在探索与听从交流的新途径,证明他渴望发展和更新艺术。无论是演奏新的协奏曲,还是重弹大提琴曲目中大家熟知的作品,还是接触年轻的听众和音乐学子们,或是探索西方古典传统以外的文化和音乐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0,(4):13-15,17
1998年一开始马友友就在索尼古典音乐公司旗下发行了《巴赫灵感》,这是一张与6个不同类别的艺术家合作制成的别致的多媒体作品,除了在音带录制中有马友友对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独奏组曲的全新解释外,此次发行也包括6部短片  相似文献   

3.
崔鹤同 《社区》2011,(26):21-21
今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和“股神”沃伦·巴菲特等15人颁发了美国代表平民最高荣誉的自由勋章。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也赫然在列。  相似文献   

4.
江亚平 《21世纪》2000,(3):36-38
作为一名音乐家,“奏响编钟,与2400年前的声音一起吟唱,那是我最深的梦……” 蜚声国际乐坛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曾说,作为一名音乐家,“奏响编钟,与2400年前的声音一起吟唱,那是我最深的梦……”1998年8月初的一天,当中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先生携带他的作品《交响曲1997:天地人》和马友友以及中华编钟乐团一起来伦敦进行在英国的首场演出时,我有幸见到了这位大提琴家,并设法在他排练的间歇抽空进行了2个小时的专访。“我是中国人”马友友1955年出生在巴黎,1962年随父母迁居到美国…  相似文献   

5.
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在 1895年发表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仍为当代大提琴演奏教学使用,他还成为我国及世界性大提琴演奏比赛的规定曲目。本文全面地分析和研究了作者及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民族性格、创作风格、结构布局及音乐语言的运用等,对指导教学与演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陈年旧账     
《可乐》2006,(4)
影片:《卧虎藏龙》原告:教师宁勇起诉理由:片中章子怡沙漠打斗的一段长达两分多钟的背景音乐,是宁勇于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毕业作品《丝路驼铃》,制作方在未经作者宁勇同意,也没有向他支付报酬、事后也没有告知他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丝路驼铃》音乐,侵犯了他的署名权。结果:法院一审判决《卧虎藏龙》制片方等三方被告需向作者宁勇赔礼道歉,赔偿3.5万元,并且在再次发行《卧虎藏龙》时应将"宁勇编曲"改为"宁勇作曲"并完整署名。  相似文献   

7.
勇气可嘉     
最近,因走音而在美国走红的华裔学生孔庆祥的首张专辑"勇气可嘉"(Inspiration)成功蝉联美国"告示牌"独立大碟榜冠军。这位被誉为"走音歌王"的孔庆祥,不但打破了华裔歌手的发碟纪录(连李玟等在美国出过唱片的华裔歌手都比不过他),甚至还把马友友挤下,成为"告示牌"综合榜排名最高的华裔人物。  相似文献   

8.
《21世纪》2009,(12):59-61
原本,严肃音乐总是让老百姓难以企及,但近年来,一些偶像型音乐大师的出现,让普通人也有了欣赏、谈论、炫耀古典音乐的兴趣,他们贴着中国原产、美国组装的标签,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这样的异质偶像,除了马友友,还有谭盾和郎朗。  相似文献   

9.
15平方米录音棚造就的哥歌星 自幼热爱音乐的成学迅曾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在那家公司,他与同事小颖相识相爱.2004年,两人结婚后,成学迅对于自己的职业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辞职做自己的"百姓录音棚",为自己和爱好音乐的朋友圆梦.成学迅琢磨着录音棚是创业商机,也能自娱自乐.但这个决定遭到家人和爱人全票反对.  相似文献   

10.
大提琴艺术在中国的生存发展之道不能简单地以"融合"或"为我所用"的概念一言以蔽之,大提琴本土化的实践证明大提琴艺术丰富拓展了中国音乐,而中国音乐也丰富拓展了大提琴艺术,渗透在中国大提琴作品中的中国元素所带来的音乐语言的繁荣和演奏艺术的拓展是世界性的艺术成果,是对世界大提琴艺术的贡献和积累。  相似文献   

11.
爱乐 《北京纪事》2014,(6):52-55
持续不断的掌声和两次返场加演,某种程度上证明“往事琴缘”——大提琴与电影音乐会打动了现场的观众。2014年3月22日,这场全部十首曲目完全改编自西方电影的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虽然演奏中出现了几次技术上的瑕疵,但是身材高挑、有着电影明星般美丽外貌的女大提琴家张莹莹和她独自策划的这场“准跨界”音乐会仍然受到了观众的赞赏。  相似文献   

12.
李芳财 《老友》2012,(10):29-29
说他是"新兵",是因为他是一位从未涉猎过音乐的正县级老领导。退休后的第二年,他亲自组建了一个以"自愿报名、自置乐器、自带盘缠,自编、自导、自演"为特色的兴国县"客家之声民乐团",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当记者在北京王府世纪六层的中非商会办公室见到刘建军时,他身边正围绕着一批梦想去非洲淘金的"冒险者",其中有贫困农民、下岗工人、大学毕业生,也有公务员和白领。在他的热心帮助下,14年间已有两万多名中国人,在非洲各国建立了50多个"华人老板村",实现了财富梦想。在别人眼中,这位河北汉子简直就是黄金、钻石、紫檀等非洲宝藏的代名词。从县长到市外贸局长,再到"西非六部联合大酋长",老刘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4.
这是1960年以来整个音乐工业最差的一年,却是古典音乐最好的一年——古典音乐的线上销售数字一路持续飙升,古典音乐迎来了数字时代的新纪元过去一年,全球音乐市场(包括线上及线下)的总销量下跌了5%,而其中古典音乐竟然上升了22%。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人们对古典音乐市场的固有印象一直是"它活得太艰难了",古典音乐会的观众在不断流失,古典新人不得不拼命踮起脚尖儿才能像小提琴美女陈美  相似文献   

15.
群像扫描     
《华人时刊》2011,(10):42-43
华裔获肯尼迪中心终身成就奖据美国《世界日报》援引美联社报道,华盛顿肯尼迪中心最近宣布2011年终身成就奖五名得主。在2月才获颁象征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奖章"的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又荣获这项殊荣。其它四位得主分别是:老牌歌手尼尔戴蒙,百老汇名女伶芭芭拉,库克、爵士乐大师罗林斯和好莱坞女星梅莉史翠普。  相似文献   

16.
    
《源流》2008,(9)
◎勃拉姆斯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全两首)——钢琴大师塞尔金与大提琴巨匠罗斯特罗波维奇历史性聚首传世名版当代杰出音乐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与塞尔金合作诠释的勃拉姆斯两首大提琴奏鸣曲珍贵版本,无可争议地在同曲目的录音中独占鳌头。演奏典雅、稳重、大气,直叙勃拉姆斯音乐本质。  相似文献   

17.
从师长到村长,布衣素餐的段绳武带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实践着"理想国"的建设在上个世纪30年代新农村建设的潮流中,为了在西北开发出一片"理想国",段绳武卖掉了他在北平的一座王府及全部家产,带着十五六万大洋、妻儿,全家搬到了绥远。7年后他离开绥远投入抗战时,只带走了两位女儿,四个儿子皆因荒原上的恶劣条件而夭折。开发西北段绳武在1931年决定投入西北开发建设时35岁,为了在西北实现他的"乌托邦",他从国  相似文献   

18.
不知大家的记忆力如何,我小学时,最怕看到的就是"全文背诵"这四个字。打开书,我记住了"马冬梅",关上书却只想起"马什么梅",再打开书,"马冬梅",关上书,"马冬什么",再看书,"哦,马冬梅"。结果,到了考试还是只写出了"马冬"。事实上,记忆是有技巧的。学了心理学专业后,我通过专业学习和自我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实用的记忆技巧,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肖秋生 《新天地》2011,(1):43-44
互联网上有个"牛大帅",在搜索引擎嵌入他的大名,很快就能找到他,一睹"大帅"风采。"牛大帅"何许人也?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大学本科文化,在部队服役38年,曾任空军某部团职干部,人称马团长——"牛大帅"是天津人马玉鹏的网名。  相似文献   

20.
将流行音乐作品以交响合唱的形式重新进行演绎,显然在广东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浓烈的一笔。"涛声依旧——广东流行音乐3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就是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笔。音乐会的举办,给人们提出了两点参考: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或交响音乐、严肃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流行音乐的发展固然有自己的传统,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将为流行音乐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音乐会上演出的21首交响合唱形式的流行歌曲,其改编工作,基于两点原则:忠实于原创的基本品格;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实际上为改编者提出了较高的创作原则。21首作品的改编最终形成了三种作品类型。同时,广东作曲家对流行音乐的这次创编实践,也使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有了一次重新审视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