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原青铜时代伊始的二里头时代,青铜礼兵器渗入并局部替代既有的玉礼器器种,形成"金玉共振"的局面。大型、片状、有刃,构成了二里头玉石质礼兵器的主旋律,这是对史前玉器的重大扬弃。当烈火铸就的贵金属——青铜被塑成温文尔雅的礼容器,温润可人的玉却隐隐地呈现出某种杀伐之气。"祀与戎"这两件"国之大事",就这样被和谐地融入早期王朝的礼仪制度中。以有内钺、直内和曲内戈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青铜兵器,奠定了中国古代兵器的基本格局。其中,戈的出现意义尤其重大,啄击兼勾杀的威力使其极利于近战,成为日后中国冷兵器中的主宰器种。二里头都城中出土的玉石钺,和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钺,应是已出现的王权的一个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2.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代考古资料与古代文献,对青铜短柄翘首刀、卷首刀、大钺和箕形器进行类比分析,发现它们在商代是显示其所有者社会地位和权势的仪杖器。大洋洲的短柄翘首刀、箕形器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大者,大钺是商代同类器型中最厚重者,也是商代唯一一处同时出土上述4种青铜仪杖器的遗存。  相似文献   

3.
青铜器冶炼、铸造技艺精良,器形、种类丰富(祭祀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杂器等品种),风格各异,文化特征明显,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大项,长期得到了古代和现代艺术研究的关注。青铜兵器中的青铜短剑,饱含独特的内涵和意义,本文将对我国一些博物馆馆藏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出土的青铜短剑之具体型式、历史价值、社会功能、仪式意义、审美特性等方面信息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4.
洛阳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夏代青铜器是对初期青铜器的继承和发展。其数量和种类虽不是很多,纹饰也较简单,但在青铜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发掘的墓葬结构不同,出土青铜器在墓中的位置与组合也有差异。已出土的青铜酒器、容器、兵器、乐器、装饰品等,各具特点,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0年在玉溪地区新平县哀牢山下傣族聚居的腰街的曼蚌和漠沙马龙(傣语曼龙的讹音)出土了几件青铜羊角编钟。在腰街出土青铜羊角编钟的地方,还有成片古代的“版纳坟”。青铜羊角编钟,是古滇青铜文化中的一种乐器,它与我国中原、长江流域出土的编钟式样不同,具有独特的地方性和民族色彩,是研究古代云南民族文化重要的物器。云南最早的青铜羊角编钟是1976年在楚雄万家坝出土的,笔者上次经楚雄方向考察哀牢山下的傣族古代迁徙路线时,曾对楚雄出土的青铜文化和墓葬的族属问题发表过意见,认为楚雄青铜文化和古代的民族墓葬可能是傣族先民的遗物。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现在得知这一新的情况,可能对笔者的上述看法有所帮助。为了验证这个问题,笔者将腰(一丁)曼蚌作为考察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先秦两汉时弓弩礮的制作技术和作战性能游战洪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冷兵器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石兵器、青铜兵器和钢铁兵器三个发展阶段。这个时期虽属于冷兵器时代的前期,却发明了适合中国古代步兵、车兵、骑兵和水军诸兵种作战的制式武器装备,包括用于近距离格...  相似文献   

7.
传世以及出土的先秦兵器铭文中多记有古地名,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帮助,历来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讨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然而由于材料相对较少,各家论述又多散见于各处,对于研究来说有很大的不便,为此本文尽可能地搜集带有地名材料的楚国兵器以及各家的说法并择善而从,以期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夏家店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市郊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而得名。发掘遗址分上下两层,其下层文物除磨制石器、骨器和比较定型的陶器外还发现了青铜器物。近年来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赤峰市郊区、克什克腾旗出土过弦纹铜甗,还在翁牛特旗出土了一甗二鼎等大型青铜器物和带有铭文的青铜礼器。青铜礼器的出土是赤峰地区早期青铜时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研究赤峰地区古代文明史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
今年八月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的古代乌孙土墩墓葬中,出土了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青铜武士俑等珍贵历史文物。这批文物的出土地点,位于新源县城东北部大约20公里处,即兵团农四师七十一团场一连渔塘旁边的一排南北向并列的古代土墩墓中。当农场职工用推土机平整土地时,发现了这批历史文物。伊犁州文化局及文管所获悉农场报告后,派出专人进行现场勘查,并征集到以下出土文物:青铜武士俑一尊,青铜三足大釜一件,铜铃一件,青铜对虎距伏纹  相似文献   

10.
古代巴族拥有悠久的崇虎历史,巴式青铜兵器上大量存在的虎纹图案反映出巴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崇虎宗教文化内涵。文章在对虎纹释解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阐述了巴人崇虎的宗教文化内涵和意义,以期从新的角度全面认识巴人崇虎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苏联赤塔省地志博物馆的展品中,陈列着一件顶端有两个扣环的长方形古代青铜垂饰。这是从赤塔市郊季托夫山丘上出土的文物之一。这件青铜垂饰的底边上镌有并列的四个人形组成的图案,上面有两行共六个方形和长方形组成的围篱状格子,每格内镌有一个斜十字。  相似文献   

12.
“铍”与“鏺”自秦俑坑出土了青铜武器“铍”以来,引起了许多文物工作者的注意,对此种兵器作了一些考证,并分析了以前的一些所谓“短剑”,认为应是失柲之铍,这是考古实物的发现推动文物研究工作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被人注意,那就是铍和青铜农具中的一种除草工具——鏺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一处早期蜀文化古遗址群,在七十余年的发掘历史中,先后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出土的具有音乐声学性能的器物,与战国时期蜀乐器和商代乐器之间有相似之处,并表现出蜀音乐文化自身的特征。通过考证与分析研究,这些器物的乐器功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4.
对发展成都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创意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并且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成都地区文化资源禀赋独特,是蜀文化的中心和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已具备相当的基础和条件.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制定正确高效的发展战略,实施合理的规划举措来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成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古梅山地区上游出土的先秦时期青铜器较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商代的虎纹青铜钹、歪颈堕腹瓠壶、扁圆体提梁铜卣,春秋时期的凹字形铜插、变形夔龙纹铜鼎、云雷纹铜钺,战国时期的兵器如双纽青铜矛、几何云雷纹铜短剑、扁茎短剑、弧刃铜斧、双箍铜剑、四环纽铜矛、铜铲、青铜戈等,这证明古梅山地区上游早在先秦时期与中原地区交往已较多,且战争频繁,而战争直接导致了"梅山王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剑、箭作为一种兵器,早已消声匿迹。今天的击剑、射箭,只是一种体育项目而已。但在古代疆场,剑和箭却都备受重视。古人形容利剑能“削铁如泥”,锐箭可“洞彻七札”,这种形容是纯属想象和夸张吗? 我省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为我们提供了雄辩的事实。秦俑坑青铜剑呈长条形,状如兰叶,通长80多厘米,有的甚至长可91.3厘米,在剑的发展史上应属于“长剑型”。它具有锐利的锋(夹角45~51°)、薄如纸的锷(刃)、细而长的身(最宽处3.6厘米),前端还有起到“风槽”作用的“束腰”(变化曲线呈宽—窄—宽)。象这种长、窄、薄的秦剑,由于合理地运用力学原理,无疑地是大大增加了自身的穿刺力量。青铜箭镞(箭头)作三棱锥体,装上箭杆,附以羽毛,长及68~72厘米,在强弓劲  相似文献   

17.
青铜兵器作为商周文明的重要象征物,很早便受到学者重视。目前学界已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然其研究尚存在不平衡现象。除了加强基础研究外,对其深层次的分析更为重要;在军事考古学研究目标和视野之下,商周青铜兵器的深入研究可另辟蹊径,即通过对青铜兵器各种组合的动态研究以达到以物透人、透史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古代战争遗存丰富,包括了古战场遗存、军事指挥遗存、战争遗尸遗存、兵器遗存、出土文献等。相关考古工作已有丰富收获,尤其对于战争起源、古战场遗存、兵器遗存等认识日益深入,但系统性研究仍较为欠缺,亟需加以重视。应采用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并注重推进军事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1.在探讨中国早期历史的文明特征及其价值时,张光直先生在《美术、祭祀与神话》 (辽宁教育出版社88年版)一书中很爽快地将夏、商、周三代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单元来研究,命之为“古代中国”。众所周知,在古代中国,诞生了中国历史最早的文明硕果——青铜文化。透过青铜制品闪烁出的灿烂光华人们会在艺术精品的迷人的光芒中体察到古代中国的社会是怎样的结构,怎样的性质。以张先生的看法,在古代中国,“艺术与神话同政治有  相似文献   

20.
商周时期因青铜文化显著而叉被称之为青铜时代,根据对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和青铜器用途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可以看出商周早期出土的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纹饰主要表现为对天和神的敬畏;西周中晚期以礼器为主,纹饰方面开始表现写实内容;东周时期的兵器和日用品增多,纹饰以社会生活的场面为主题。这些发展变化都彰显出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利用能力的增强,体现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