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的叙事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瑶婷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96-99
威廉·福克纳是西方文坛的“现代经典”,他因“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叙事独具风格,在视点(主旨)、话语策略、叙事模式等方面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2.
3.
杨春芳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5):62-64
戈尔丁小说以关注人性和对非人性的独特视角,并通过对象征体系的外化,使之在西方现代派作家中独树一帜。其作品以犀利之笔,在善恶格局中聚焦于非人性;叙述世态人情中人性的缺失;对生死存亡之际的人性恶进行曝光,从而传达其独特的人性观——“人性本恶”。 相似文献
4.
徐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7(3):27-34
对蔡元培和洪堡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做了一个粗略的比较,比较的重点是他们的教育独立观,他们对完全人格教育的看法以及他们的大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5.
翟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20-122
威廉·勃特勒·叶芝的诗作《驶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虽篇幅不长却意象纷披、内涵丰富,本文试图结合弗洛伊德、荣格及弗莱的理论从心理分析的视角重新解读叶芝的《驶向拜占庭》,以探讨诗歌所表现的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包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21-123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威廉·威尔逊》通过对两个威尔逊从斗争到双亡过程的描绘,成功刻画了主人公人格的分裂与冲突。两个威尔逊对应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本我与超我,但自我哪里去了?本文分析了作者成长与生活的环境,指出作品表达的心理特征源自作者的亲子依恋缺陷、人际沟通障碍与现实中的挫败经验。作者的生活经历导致作品中出现"自我"缺失,但自我并没有消失,而是回流到本我中,并以升华的心理防御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7.
杨玲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2):32-35
苏轼晚年作《和陶诗》一百余首,几乎遍和陶诗,引起历代关注与评议。拟从现代解释学角度重新阐释苏轼《和陶诗》,认为它是苏轼以自己独特的人生阅历、灵魂追问与生存困境中对陶诗的一种再体验,并在陶诗的文本结构召唤下重现陶渊明的诗性哲思与人格魅力,两位哲性诗人跨越时空,在灵魂的交流与本真的理解中,达到一种对话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张大为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1):102-105
作为“诗性美学家”的宗白华,以其东方式的心性与文化视野融汇西方的哲学与诗歌精神,形成了以东方式的哲学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为皈依的独树一帜的诗歌理论,后者以“宇宙—生命—诗歌”一体的方式构成了诗歌生产机制,对于今天的诗歌写作与理论建设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与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9.
钱厚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9-43
伍德认为,"美国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个资本主义帝国",它与传统帝国不同,属于新的帝国。传统帝国的统治模式是殖民主义,超经济手段(军事征服、政治统治)成为帝国统治的主导力量。新的帝国的统治模式是资本主义,纯经济手段(资本原则、市场机制)剥离于超经济手段,成为美帝国主义统治的主导力量。伍德还认为,由于资本的特性,美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比以往更加需要民族国家,因此在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都加强了对民族国家的控制,形成了一个等级制的全球国家体系。她特别提到了美国目前出现的"无限战争"战略,认为这也是为维护美国的霸权服务的。 相似文献
10.
张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74-78
认知问题是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而认知问题的核心问题是“真”的问题。人的认知成果最终由语言来呈现,语言的基本单元是词,每个词都蕴含一个“是”,由是什么(词所指代的对象域)与何以是(该对象域确定为一类的标准)两方面构成。那么这个“是”如何而来?所知学认为一切由“知”而来,一切都是所知。认为“知”对于认知活动必不可少,但并非唯一来源。“信”与“说”有其自身不能等同于“知”的特点,与“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认知过程中共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刘求长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1):110-113
近年里发表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是相平衡的”一类的观点是过于乐观和简单化的。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人类文艺的发展从“质”(永久的艺术魅力)方面讲不是一种不断的进步。平衡论、不断进步论忽视了经济繁荣对文艺发展影响的复杂性、负面牲。 相似文献
13.
谢镒逊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4):7-10
本真的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生命,展现个体生命的意义。当下教育却“遮蔽”着学生生命,对生命的“遮蔽”造成当下教育中“人”的缺失。学生生命又在这种“遮蔽”中挣扎,在挣扎中反抗。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了“对话”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旨在帮助学生摆脱生命的被“奴化”,使学生生命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4.
田燕妮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3):117-119
2008年4月18日至21日,值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之际,<世界历史>编辑部与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近代以来的战争与社会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苏州举行.来自全国2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大体涉及五个专题: 相似文献
15.
王雨辰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1-4,8
威廉·莱斯系统地考察了“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变,指出“控制自然”观念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内在组成部分和控制人的工具,它必然会导致自然的异化和人的异化。莱斯强调只有实现制度的变革和科学技术伦理价值观的转换,才能实现自然和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俞学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6):88-91
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以文本对话的形态显现,且在四个层面展开,即人格与精神、阅历与经验、知识与文化、艺术与审美;这一文本对话始终贯穿于师、生、文构成的三主教学机制;据此,教学策略也有一个相应多元、综合的拟设。 相似文献
17.
18.
爱的圣徒——海斯特·白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晓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3):80-83
<红字>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善良美丽,性格开放,为人热情,心胸宽广,忍辱负重,聪明能干.然而,内心中,她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对爱的追求过程中,她进入了自由的思想国度,领悟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感觉到即使自认为最幸福的女人其实也是不幸福的,如果要改变女人的处境,整个社会就必须重新建构.海丝特最终将思想勇敢地付诸于行动.虽然她的行动并没有成功,但是她的所想所为使我们看到了女权主义运动的曙光. 相似文献
19.
20.
吴琪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73-75
文章在《文心雕龙·辨骚》中的“奇正华实”说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加以补论。其一,补充介绍齐梁时期孙子《兵法》的研究状况,由此考察孙子《兵法》在当时产生的文学影响,以及《兵法》对刘勰文学思想的影响和启迪;其二,在上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补充说明并论证“奇正转换”论是对作为艺术张力控制论的“奇正华实”说的补充。其三,刘勰引兵入文的“奇正”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