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替 《领导文萃》2014,(2):118-120
正现在,上到高官,下到推销员,左一句"新媒体",右一句"大数据",预示着从美国传来的"大数据"浪潮也会和微博一样,很快就要进入中国的主流话语。既然从美国的推特(Twitter)到中国的微博,有太多重大变化,那么"大数据"这样的美国产物,在进入中国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嬗变?  相似文献   

2.
##正##能吏再"能",也必须置于制度的严格约束和监督之中。良好的制度设计,必须做到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吏的能力,又要把这种能力约束在依法执政的正途。今年两会后,5天之内4名副省部级高官被宣布接受中纪委调查。按照十八大之后中纪委稳、准、狠的"打虎"模式,这4名高官的命运已经确定,审判、定罪,只是时间问题。而除了同样身居副省部级高位之外,媒体为这4名高官归纳的另外一个共同  相似文献   

3.
李天锐 《领导文萃》2014,(18):75-78
正盘点高官落马的时间节点,除了其被带走接受调查,即被"两规"的时间外,也有媒体将官方发布该高官被调查消息,看做其正式落马。围绕着这两个重要的时间点,有不少值得总结的"定律",也上演了让人或嗤之以鼻、或唏嘘不已的故事。带走高官,多在下午、深夜按照中央纪委披露的办案流程,纪检机关处理官员贪腐案件,要经过5个程序,其中受理、初核两阶段,是在被调查者不知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宰相衙役七品官。"意思是说,在旧社会,往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相府里的凡夫走卒,诸如跟班秘书、参谋助手、保镖司卫、门卫保安之类的,不提拔则矣,一提拔就是至少相当于县令或县令以上的官职。为什么?因为贵为宰相,那可真是"一人(皇帝)之下,万人(朝庭百官)之上"的高官,即使后来朝庭设置多位宰相职位,但是依然是高高在上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高官,诸如中央常委或国务院副总理一样的级别。因此,相府里的普通人容易升官,而且提拔的职务起点要高。原因有三:一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提拔方便。每逢朝庭提拔干部时,相府本身就是操作机关,而且宰相怜惜下属服务多年,对下属多有  相似文献   

5.
有专家对记者表示,升迁路上的"拟提拔期",往往也是某些问题官员的"危险期"。对问题官员而言,"拟提拔期"是升迁路上的"事故多发期",也成了他人眼中的"故事多发期"。官场生态在这一时期的投影,往往颇具戏剧性。"身边人"实名举报的威力"对线索不清的匿名信和匿名电话,公示期间不予受理。"这句话通常都会出现在各级干部的任前公示公告上。西部某市纪  相似文献   

6.
人保部5月30日公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所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非本地户籍大学生创业给予同等扶持政策。教育部5月30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迅速组织排查学生人身安全特别是女童安全隐患。同日,教育部重申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四不准"。  相似文献   

7.
正"领导秘书"是中国公务员队伍中非常特殊的群体。近年频发的高官及秘书腐败案件使这一群体广受诟病。在已经揭发的多起高官腐败案中,背后都伴生着严重的"秘书腐败"问题。在十八大以后查办的30多名省部级高官腐败案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高官在职业生涯的秘书经历中发生过严重的腐败问题。秘书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腐败活动,俨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的腐败形态,并引发了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其危害性不可小视。学界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秘书  相似文献   

8.
<正>在许多国人的头脑中,政治与权力往往很容易被画上等号。国人对权力的心理隔阂,常常体现为对政治的不感冒。所以,有人会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向世人告白"远离政治",而落马高官也往往以过来人的身份叮嘱后来者"远离政治"。这其实是一种过度逆反形成的偏执。事实上,现代政治特别强调政治或曰  相似文献   

9.
江意 《领导文萃》2013,(8):74-77
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12月15日文章称,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官部长们看似位高权重,一呼百诺,实际上却是地球上最忙碌、压力最大的一群人,当代流行的一系列"白领综合征"这些高官都可能染上,而且只会更重,不会更轻。人总会老,也会  相似文献   

10.
汤瑜 《秘书之友》2014,(7):43-45
正"欲见领导,先求秘书。"官场传言足见秘书的地位、作用非同小可,坊间戏称他们为"二号首长"。正因为秘书的特殊身份,在不少人眼中,秘书成为中国公共管理事务中的腐败易发人群。从成克杰案、"河北第一秘"李真案到刘志军案,基本上牵涉腐败案的高官身边都有一个被人们忽视的小人物,但他们又在此类案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就是高官们的秘书。勤勉、低调,是绝大部分高官秘书留给外界的第一印象。他们衣着得体、肥瘦适度,一副洞  相似文献   

11.
唐卫毅 《领导文萃》2013,(17):24-2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日前被免职,刘铁男是被《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通过微博举报的,这被认为是网络实名举报以来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实名举报,的确有助于腐败案件的快速查处,对纪检监察机关来说,当前也最需要公众的实名举报。不过,"越实名举报就越安全"的说法却不被认可。一方面,目前实名举报的风险仍然较大。就当前我国的法制环境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受  相似文献   

12.
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呼吁:官商交往在所难免,但应切记交往有"道",守住"底线";勾肩搭背、不分彼此的交往方式,会给权力的使用、自身的前途埋下重重隐患。官员的身上,往往意味着权力;商人的背后,站立着资本。二者的过度结合,往往会衍生出各种明患和隐忧。近年来,一系列重大案件,一个个落马高官,官商间的互通款曲几乎成了一个共同的标签。交往上不分你  相似文献   

13.
张墨宁 《领导文萃》2015,(4):115-119
高压与解压并存《南风窗》:总结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比较为公众所乐见的成绩是一大批高官的落马,如果从制度和深化改革的层面来说,这一阶段的反腐为下一阶段积累了哪些东西?反腐会有一个节点吗?李永忠:这一年多的反腐败形成了30多年从未有过的高压态势,可以说为治本赢得了时间。公布的落马高官让人民群众、广大党员和军队不再观望"真反"还是"假反"的问题。从习近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官场流行"挠痒痒"。所谓"挠痒痒",是群众对官员执法绵软无力的戏称。不论案情大小、危害轻重,概以"挠痒痒"侍候。试观之:一些地方高官,明知故犯,破坏政策,本应从严惩处,不料却被轻"挠"几下放过;有些单位,仰仗背景深厚,公然践踏法律,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本应依法查办,以儆效尤,竟也被一"挠"了之;有的外国企业与国内垄断企业结盟,态度傲慢,有恃无恐,惹了祸不思补救,本应"与国际接轨",依国际惯例重罚,却遇多方庇护,许个空诺,便金蝉脱壳,成为中外笑柄……  相似文献   

15.
王方  储黎 《领导文萃》2011,(Z2):73-75
高官与一般官员考核不同在日本,"论资排辈"是选拔官员最看重的指标之一。一位熟谙日本政坛规则的记者说,"高官"多由选民的选票说话,对他们而言,选票多寡即是政绩考核的最佳证据。而当上级选拔下属时,除资历外,家庭出身、人际关系也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在11月初的短短一周内,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白雪山、上海市原副市长艾宝俊、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3名省部级官员先后被查。自此,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有省部级高官落马。中国的反腐,实现了无禁区、"全覆盖"。一、这些落马贪官都有什么特征人民网载文分析了这些落马贪官的特征:从落马"老虎"的地域分布上看,山西最多,共有7名副省级以上高官落马;江西查处了4名副省级以上高官;内蒙古、河北、江苏、四川、黑龙江、云南等6省则有3人。而在全国落马的59人中,  相似文献   

17.
徐浩程 《决策》2009,(8):56-58
“我自己的这次实名回应试验,虽然算不上成功,但并不妨碍我推动‘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探索。……也许,还是有路可走的,只是我暂时还不知道哪条路能够走得通。”  相似文献   

18.
<正>从2008年高票当选的政治明星到现在的"过街老马,人人喊打",仅仅只用了6年时间。这是马英九屡屡失误的6年,也是马英九性格悲剧不断发酵的6年。自认"君子不党",实际上离心离德1950年马英九出生于香港,父亲马鹤凌是国民党高官,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色彩。有这样一个父亲,马英九从小就受到完整的传统教育。儒家讲究做人"内圣外王",内在的个人操守要完美无瑕,外在的人生目标是报效国家。这套观念,在马英九报考大学时,第一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时,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19.
陈平原 《领导文萃》2014,(8):104-107
正毕业典礼上致辞,除了祝福,就是励志。而这年头,社会上各种莫名其妙的"励志名言",正高歌猛进大学校园。有比官大的,体现在校庆时是按职位高低排列校友;有比钱多的,宣称毕业十年没有四千万别说是我的学生。弄得我们这些既非高官,也未暴富的校友们灰头土脸的,整天觉得对不起母校,也对不起这"伟大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三个月以来,公安部要求百万警察深入基层"大走访",如此规模在新中国警察史上为第一次。对此,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介绍说,这三个月走下来,已经给老百姓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排查、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集中整治了一批治安隐患,攻克了一批疑难案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大走访"对民警心理的冲击。这次"大走访",走和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