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本事"与"故事"值得追根溯源,仔细探究。"御手调羹"有本事记载作为支撑,具有一定的真实性,"龙巾拭吐"很可能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情节,这两者分别与李白起草的两种性质不同的"诏"相关连。"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未见诸任何关于李白的本事记载,全出于后世杂史和小说作者的故事性演绎,其与"放还"的关系,应属子虚乌有的杜撰。  相似文献   

2.
在大乘佛教的人物谱系中,诗仙李白最为尊崇的是维摩诘,甚至还以之自比。但是,从其存世作品分析,则知李白的维摩信仰自有特色,即主要凸显的是《维摩诘经.方便品》"入诸酒肆,能立其志"的精神内涵,而较少谈及"入诸淫舍,示欲之过"。  相似文献   

3.
刘晓庆 《理论界》2012,(3):133-135
本文阐述了孔子"直"论思想的丰富内涵,进而探讨了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和意义。孔子的"直"是以"仁"为前提和保障的,其本义是不曲,引申义包括正义的品质、正直的人格和直率的行为方式。"直"的原则应用在管理中分别表现为:制度方面的"正"、组织方面的"诚"和行为方面的"真"。与以往的理论相比,"直"论思想带来的优势在于:能够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增强组织中的协调性;还能够克服由误解"无为而治"而导致的消极性。  相似文献   

4.
孔巢父与李白、杜甫交游考王辉斌孔巢父,是盛、中唐以"博辩多智"著称的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李白称他"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杜甫则谓其"诗卷长留天地间",并以"泰山冥冥以高,泗水以清"相赞誉。但《全唐诗》、《全唐文》均无孔巢父之作。孔巢父的生平,两《...  相似文献   

5.
王毅 《船山学刊》2012,(2):66-70
《易·坤》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句读和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从语言的形式结构和押韵的角度分析,应该标点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大不习"的正确释义是"很没有必要重复占卜"。其中,"习"是"重复"之义,"大"是程度副词,表示"非常地、很"。  相似文献   

6.
薛胜男 《船山学刊》2003,(4):150-153
李白诗歌多天仙之辞,故自唐以来世人多以“仙”字目之。李白诗歌的仙气,其形成因素是多元的,然其长时间地游仙学道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自然甚巨。李白怎样修炼仙道,可从其修炼背景、过程、法门三方面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旭国 《兰州学刊》2010,(10):154-156
《创业史》从问世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被当做"政治故事"、"历史故事"、"社会故事"来阅读的。"生活故事"的视角,可以作为重寻和复活当代批评中久已迷失的文学评价的策略和途径,改变对《创业史》乃至产生于《创业史》时代的一大批文本的阅读方式,使之回归文学的本性和本位,获得文学的"解放"和"新生"。《创业史》中的"生活故事"由两方面要素构成:一是名曰"创业史"、实为"贫困史",二是虽为"贫困史"、但更是"抗争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史上的特异景观--"李白文化现象"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其人其诗 ,特别是内容丰富、历时久远的李白故事传说 ,它们广泛持久的流播、衍绎和再塑 ,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李白文化现象”。李白其人其诗的超常奇异性、盛唐时代的精神氛围和传统的士文化社会心态 ,成为这一现象的生成机制 ;“三型李白论”是这一文化现象的透析思路。求解这一文化现象 ,不仅对李白研究有拓展和深化的作用 ,而且对于认识整个中国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著名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饮酒与其诗齐名,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其一斑。李白一生追求仕途,但又不想走科举之途,只想通过各种捷径以达仕途,但都难以从愿。因此,李白常有怀才不遇的愤懑心理,在其诗歌中往往有所体现。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李白的求仕心理:自命不凡心理、终南捷径心理、入仕爱国心理、疏财求名心理。从李白酒诗所反映出的心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济世宏愿和豪情侠骨,但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失败与痛苦,由于其性格使然,最后诗人不得不在豪放与苦闷中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10.
李白政治眼界及治世才能之另一面观杨栩生李白是一位具有远大抱负和多方面理想追求的诗人。他每每期为圣贤,想作高土,欲为神仙之寿。他还想作侠客,更想作大将,“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1]。在这诸多的理想志向之中,最...  相似文献   

11.
李白诗赋大量是对自我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艺术宣泄,其将人性予以诗意化的表现,揭示了人性的重要特质。李白诗赋充满了对自我意识、自由人性的高度揄扬,构成了李白独特人格魅力的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12.
"揭开公司面纱"规则是源于美国的公司法审判中的一项重要规则,在英美判例法上亦称为"刺穿法人面纱",德国公司法将相似规则称为"直索责任",日本法上称为"法人人格否认",虽然在术语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其含义并无争议。鉴于此,本文以日本判例为主展开分析故采用法人格否认的表达术语。  相似文献   

13.
周群 《齐鲁学刊》2000,(5):17-21
唐宋派中的王慎中提出以唐宋古人为法则,与王畿对其讲解阳明学有直接的关系;唐顺之 受王畿的传示,其文学思想受王畿的影响甚大:其天机自然论中王畿良知说的影子清晰可寻 ,其“洗涤心源”、“直摅胸臆”的思想也与王畿强调自性的学术思想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道教渊源颇深,道教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道教文化与李白的诗歌创作为切入点,探求道教对李白人生道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对李白信道、学道、寻道、悟道的分析,阐明李白的道教信仰。道教追求自由的精神,与李白悟道的灵性完美结合,促使其山水诗具有人格化、神灵化特点,形成独特的仙灵化风格。  相似文献   

15.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生曾有过两次重要的从政活动,这就是天宝初待诏翰林与天宝十五载应永王磷之辟入幕事,然则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李白天宝初应唐玄宗礼辟,由草泽直入朝廷,受到明皇的礼遇和御手调羹的殊荣。他满以为从此使自己摆脱困厄,大展宏图,将实现其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了。但是昙花一现,他的美好愿望很快落空,个人的感情也由极度兴奋转向惊人的颓唐,由积极进取而趋于消极闲放(说详下)。李白待诏长安的三年为时虽短,却是他一生中的最重要的经历。他由封建社会的低层进入政治上  相似文献   

16.
李白是公认的乐府大家及古乐府集大成者.这一经典地位的确立与<乐府诗集>有重要关系.此书对李白乐府收录全备、界定精确;着重发掘其古典特色,并在乐府诗史的高度上加以肯定,确立了其作为"古典代表、盛唐大家"的地位,在李白乐府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系统考察此书对李白乐府的著录及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李白乐府的经典化过程,并进而考察乐府诗史的源流演变.  相似文献   

17.
关于曹锟与吴佩孚的关系,并非如史界所公认的"始终信任弗渝":从与曹相识到"崭露头角"吴佩孚未被曹锟所器重;关于第一次直奉战争曹吴观点相左;王宠惠组阁是曹吴矛盾的集中体现;曹当总统心切赞成先选总统后立法,而吴恰好与其观点相异;镇压工运方面曹吴意见亦有所分歧。  相似文献   

18.
戴伟华 《学术研究》2006,(2):134-137
李白的崇道行为在开元、天宝之际得到了朝野的认同和赞誉,李白以道教徒的身份入京待诏翰林,正是顺应了当时皇家主流文化大崇道教的结果;李白入京前在东鲁这一特定环境中与儒学文化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李白对儒学的批评与其理解为是对儒学思想的批评,不如理解为是对具体鲁儒的批判;李白东鲁婚姻的不幸,其本质也是文化冲突导致了家庭矛盾冲突,入京待诏正好使李白从婚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上三个方面分别构成了文化的顺应与冲突关系,对李白待诏翰林及其思想状况、政治遭际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遗憾的是对这位受读者喜爱的诗人,学术界研究得很不够,近年来出版了一些研究李白的著作,使这一情况有所改观。中州古籍出版社推出的葛景春的《李白思想艺术探骊》一书资料丰富、结构谨严、剖析精微,见解独到,是近年来李白研究的新成果,其突出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智 《家庭科技》2011,(4):30-30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当中的诗句,惊雷闪电,将山峦震倒,神府之门打开,里面是一片金光璀璨,和之前的云山雾罩截然不同。列缺穴的作用就是如此,有通上彻下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