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茂 《决策》2012,(9):65-67
未来,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国家公司”。而是真正的中国企业。那时,中国企业不管是从结构上还是从竞争力上,都能够拿得出手。  相似文献   

2.
财富主要集中于政府之手将导致高风险的低效与危险的寻租机会。但是,分发外储与国有股票,不是建立公平市场经济的良方,而是从国家经济转向彻底的权贵经济。任何一个希望中国完成百年现代化梦想的人,都不会认为历史上一再出现的权贵经济是中国未来路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1月6日,由524位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揭晓。中国最高学术权威们挥笔评点的科技进展无疑将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 中国加入太空俱乐部 “神舟”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我国成为世界掌握载入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人类载入航天已有38年历史,而中国载入航天工程自1992年启动实施以来,仅用了7年时间就突破了航天最高技术。这是中国人与时间赛跑的精彩表现。也是中国努力追赶世界航天发展的成功一步。 未来动力:纳米材料 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作为未来最有前途的“超级纤维”,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碳纳米材料可能是一种优异的储氢材料。美国等国科学家也曾根据实验推测单壁碳纳米管的储氢能力在10%以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36岁的研究员成会明率领科研小组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屡创佳绩,脱颖而出。成会明等人勇于创新,另辟蹊径,采用与众不同的新方法,快速合成氢气,并可能做成燃料电池驱动汽车。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制定和完善国际战略、维护并拓展国家战略利益是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核心因素之一。国际战略之谋划,应从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资源出发,明确本国的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确立国际战略的基本目标;以战略目标为基轴,确定国家战略利益;以战略目标与战略利益的结合,制定具体的战术方案。概言之,中国国际战略应以中国为中心,完全从中国的国家战略利益出发,变被动应对为主动谋划。一个国家的世界定位往往源自其综合国力,[1]与其所追求的国际目标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也有直接的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及其国际影响力一直处…  相似文献   

5.
今天,高层检视中国未来发展全局,已经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节约所针对的显然是浪费,但值得探讨的是:如今的中国究竟是哪些人在肆意铺张浪费?不回答这个问题,为之制定的方针政策就会本末倒置,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6.
教育     
《领导文萃》2014,(18):138-138
中国高考可能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考试 今年中国有超过930万名考生参加高考.他们将竞争698万个大学席位。分数最高的可以进入北大、清华、复旦等顶尖学府,这就意味着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他们的未来有了一定保障。而分数低的未来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西班牙《国家报》)  相似文献   

7.
在矿业领域,我认为国家的根本利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资源,即我们国家的“家当”,第二是环境,这是国家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就是人,是国家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有人口12.6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6亿。人均耕地将减少到不足一亩。前些年,美国曾有人断言,中国今后粮食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从而引起全球性的粮食短缺和粮价暴涨。这一言论引起了世界一阵恐慌——“未来谁来养活中国人”?袁隆平院士乐观而自信地回答:“依靠科技进步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袁隆平院士,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9.
我为中国CEO年会专程来到北京,能够参加这个隆重的盛会我感到很荣幸。在来北京之前,我先去了圣彼得堡、成都等不同的城市,整个历程让我非常难忘,这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我们知道,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与中国有关联。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中国的未来如何走?它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3,(18):M0001-M0001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经济     
《领导文萃》2011,(10):136-136
中国经济模式影响其他亚洲国家 虽然中国的GDP规模很大并不断增长,中国人均收入还是很低。中国经济政策与该地区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普遍政策大相径庭。亚洲其他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在未来10年的中期也将产生巨变。虽然如此,中国的政策选择已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亚洲国家,他们现在纷纷效仿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日本时报》)  相似文献   

12.
《决策探索》2011,(19):82-82
教育是强国之本。中国未来向何处去,能不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键看年轻一代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能否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只是专注于“等价交换”,埋头赚钱,就不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就会影Ⅱ向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教育部根据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当代大学生应当加强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抓得准,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实在举措。  相似文献   

13.
“相比之下,像邹敏这样的总经理,才是真正的酒店管理专家,未来世界服务典范在中国!”欧洲酒店总经理协会会长约翰娜·芙诺尕娜女士曾如是说。这也是2007年11月,由欧中酒店管理专家委员会主席邱兆彤率领,来自欧洲九个国家代表团成员一行31人到四川考察时,下榻岷山饭店体验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4.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这新的一年,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有理由怀着豪情,有信心眺望未来。带着温暖的喜庆记忆和崭新的美好憧憬,13亿中国人度过了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这特有的浓情和暖意中,人们走向一个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千山 《领导文萃》2009,(8):86-90
中国人似乎十分喜欢阅读历史古籍,这大约与中国持久的文明形态有关系,人们以一种长久不变的思维方式,支撑着一种长久不变的大局的合法性存在,鉴于这种过于漫长的“不变”,读历史似乎可以“镜鉴”未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是对中国未来形象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一些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现代化最为担心,怀疑的一个方面。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不以赶超美国为目的。因为道理很清楚,中国不是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也不搞霸权,更不是一个有能力在全球来保护自己安全利益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郑之杰 《决策探索》2014,(20):90-92
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100多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至今进入高收入国家的只有寥寥十几个,且大多数是小国。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有人认为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很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跨越陷阱国家的成功经验和跌入陷阱国家的教训,对中国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2,(41):26-26
1978年以来尤其是过去十年,中国的发展进程发生了显著变化。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相继超越德、法、英后又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人均GDP较1978年增长了91倍,超过30000元。各界对中国未来二三十年能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争议颇多,而对比通过快速推进城市化及工业化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或许中国的未来之路将更加明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真的会“崩溃”吗?主持人:前一段时间,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颇为“关注”,一位名叫罗斯基的美国教授发表了《中国 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发生了什么》一文,对中国GDP 统计数字产生了怀疑,而后有一个华裔的美国人章家敦出了一本书叫《中国即将崩溃》,他预测说,在未来5年内中  相似文献   

20.
引言:未成年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本文就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探讨,相信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