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言 《社区》2009,(12):1-1
一个人从大城市搬到乡间,他买的房子恰好就在一个信奉简朴生活的社区中。搬到新家那天,他的一位邻居帮他卸东西,他的家电太多了,电视、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空调、按摩器……搬完之后,邻居对城里人说:“如果有哪样东西出故障了,只管跟我说,我会过来的。”  相似文献   

2.
佚名 《社区》2011,(23):18-18
活着就得帮人,我没钱,但我有血! 他叫冯会军,煤矿的一名采煤工,憨厚寡言,家贫如洗。 人穷很正常.但许多人说他这个穷人不正常,因为他见不得别人有难处,无论是矿工邻居还是陌生人.只要他看见谁有难处.不帮一把就活不下去。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从大城市搬到乡间,他买的房子恰好就在一个信奉简朴生活的社区中。搬到新家那天,他的一位邻居帮他卸东西,他的家电太多了,电视、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空调、按摩器……搬完之后,邻居对城里人说:"如果有哪样东西出故障了,只管跟我说,我会过来的。"城里人听后有些惊喜,"好极了,你会修理电器吗?"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7,(18)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积极兴办"邻居节",倡导社区邻居"敲一扇门,栽一片绿,聊一会天,帮一个人,解一份忧,吃一顿饭,看一出戏,玩一个游戏",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感,使整个街道、每个社区处于祥和融洽的氛围之中。社区居民因节日相识、相知、相助、相和,"邻居节"在街坊邻居中间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2,(22):49-51
邻里和睦是形成社区凝聚力的一剂粘合剂,没有邻居间的互帮、互谅、互助,貌似一体化的社区其骨子里是冷漠。“一家有难众人来帮”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财产,更是今天培育社区意识不可缺少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胡新民 《社区》2012,(28):42-42
我的邻居宋大伯今年7月正式退休了。老人一生忙忙碌碌,退休后也不甘寂寞,想为社区尽点微薄之力。他来到社区居委会,请求主任给他安排个义工的岗位。主任听了非常高兴,给他安排了社区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宋大伯一听可乐坏了,因为他最喜爱读书,也爱与读书人做沟通交流。就这样,宋大伯很陕当上了一名“文化义工”.  相似文献   

7.
杨仑 《社区》2012,(19):53-53
名牌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办领取失业救济金手续,由于被邻居碰见,这事很快传到他父母和街坊四邻的耳朵里.他也因此承受了很重的心理负担。有心的社区书记因这件事受到触动,特别开设了一个“尊严”小屋。  相似文献   

8.
陈宝国  卡玛 《可乐》2011,(6):12-13
不让演戏真正发现儿子对演戏着迷,是在他小学六年级的暑假。我和他妈出去拍戏,托邻居照顾他。那时,我们住在戏剧学院里头。暑假里,很多学生搞实践,几个人一起,鼓捣一个话剧什么的。儿子和这帮学生混在了一起,成天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帮着干这干那。那帮学生挺逗,  相似文献   

9.
何文静  蒋狄望 《社区》2014,(7):32-32
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萧然社区,有一位低调的老船长,很多邻居不知道他的辉煌生涯,但他的热情友善却赢得了邻居们的心,去年12月社区推选居民组长时,整幢楼的邻居不约而同地都推举了他。  相似文献   

10.
梁健恒 《社区》2012,(11):51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有一住户刘大爷最近成了社区居委会的常客,今天来反映楼上的邻居说话声音大,明天说楼上的空调有滴水声……反正是天天事情不断。工作人员出面联系他楼上的邻居进行调解,但没想到,楼上的邻居也对工作人  相似文献   

11.
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毓龙街道洋中社区,提起王金怀,人们赞不绝口。他是一位“资深社工”:为社区服务多年,却从未拿过报酬,居民们说他是“编外社工”。邻居说他是个好人:只要有人请他帮忙,无论早晚他都乐意。他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头花白发,身形略瘦,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声音不大,让人觉得和蔼可亲,邻居亲切地称他“王爹爹”。  相似文献   

12.
杨医师:陈大爷是我的邻居,他是个公认的好心人,只要邻居、朋友们有困难找他帮忙,他从不推托。不过,时间长了,大家好像并不喜欢找陈大爷求援,有时甚至害怕找他。这倒不是因为陈大爷会把事情办砸,他的办事能力还是很让大家放心的。真正让大家有所顾忌的是,陈大爷在帮人之后,总喜欢把自己的"功绩"挂在嘴边。诸如"老李家这次好险,要不是我,家里说不定会出大事……"  相似文献   

13.
吴敏 《社区》2013,(22):51-51
著名小品演员郭冬临在小品里有句经典的台词:“有事儿您说话”,许多人被他助人为乐的憨厚劲儿所感动。在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站北街道民乐社区,“有事儿找老顾”,成了街坊邻居们的口头语,而这个古稀之年的老顾,恰恰就是有求必应的主,邻居不管有什么事,他都愿意尽力帮,一帮就是11年!  相似文献   

14.
小马对我说了一件让他永记于心的事:帮人不小心也会惹出官司。事情发生在200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小马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他开门一看,原来是他家楼下的邻居小吴。小吴着急地说,自己出门下楼倒垃  相似文献   

15.
说说咱小区     
《社区》2011,(20):33
老年志愿者"温馨执法"真有效今年8月,我所居住的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天池社区组织"环境整治专委会"开展了"温馨执法"教育活动。一帮老年志愿者的到来,让35号楼的邻居杜女士认识到了错误。原来,杜女士家养家禽,异味四处蔓延,社区居民意见很大。经过这  相似文献   

16.
周金柱  韩阳 《社区》2012,(11):50-51
百岁老人拄着拐杖找到老邻居"控诉":你快去找社区来看看我,儿子、儿媳对我不好!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六旬儿子、儿媳却满腹委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王兴是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街道中铁一局社区唯一的百岁老人,他和二儿子一起生活,已经有15年。社  相似文献   

17.
闵靖芬 《社区》2012,(12):45-46
3月15日晚8时许,因心力衰竭,孤寡老人张兆荣走完了他84年的生命历程。"我无儿无女,百年归老时请社区帮我做主!""我没有房产和值钱的家当,尚余积蓄2万多元,请社区帮我捐给特困家庭和残疾人"——这是老人的临终托付和最大心愿。  相似文献   

18.
闵靖芬 《社区》2012,(18):45-46
3月15日晚8时许,因心力衰竭,孤寡老人张兆荣走完了他84年的生命历程。“我无儿无女,百年归老时请社区帮我做主!”“我没有房产和值钱的家当,尚余积蓄2万多元,请社区帮我捐给特困家庭和残疾人”——这是老人的临终托付和最大心愿。  相似文献   

19.
杨阳 《社区》2011,(19):25-25
社区残疾人罗抒老爷爷每天清晨都轻轻地将牛奶放在独居老人赵明炫家门口的奶筐里,院落楼栋长鹿瑞莲在晚饭前及时帮助贾菊影老人换上了新的煤气罐;小区门口时常能看到李雷小夫妻俩抢着帮邻居孙奶奶拎菜扛东西……在南京市白下区洪武路街道龙王庙社区里,这样一幕幕温馨的画面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20.
杨阳 《社区》2011,(13):25
社区残疾人罗抒老爷爷每天清晨都轻轻地将牛奶放在独居老人赵明炫家门口的奶筐里;院落楼栋长鹿瑞莲在晚饭前及时帮助贾菊影老人换上了新的煤气罐;小区门口时常能看到李雷小夫妻俩抢着帮邻居孙奶奶拎菜扛东西……在南京市白下区洪武路街道龙王庙社区里,这样一幕幕温馨的画面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