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年代被誉为文学的“黄金世纪”,其戏剧与诗歌、小说同样达到了辉煌的境界。戏剧家洛佩·德·维加是其中的代表者。维加创作了两千多部作品,其戏剧作品以历史和传统题材反映现实社会,充满巧妙的戏剧性情节,形成了个性化的创作风格,语言也具有鲜明的特色。维加的戏剧创作为成就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洛佩·德·维加的戏剧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年代被誉为文学的"黄金世纪",其戏剧与诗歌、小说同样达到了辉煌的境界.戏剧家洛佩·德·维加是其中的代表者.维加创作了两千多部作品,其戏剧作品以历史和传统题材反映现实社会,充满巧妙的戏剧性情节,形成了个性化的创作风格,语言也具有鲜明的特色.维加的戏剧创作为成就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说起戏剧,在许多年轻人的印象里无非是老人热衷的、咿咿呀呀难懂的老唱段,不过在平阳县文化馆有一位编剧高手,她以当下社会热点为题材,以越剧唱腔和平阳传统文化为表现形式,赋予了戏剧别样的意蕴。她就是国家二级编剧郑新华,也是全国"群星奖"获奖作品《京巴小白》的创作者。这位创作多面手,无论是戏剧还是小品,她总能以巧妙独到的视角为群众带来别样的精神盛宴。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台刊《中国文化月刊@222期上发表文章指出,郭沫若的戏剧全是历史题材,这与他本人丰富的史学知识有关,但同时也是作者对戏剧功用的期望,希望籍由历史事件来反映社会现实,吸取历史教训D,因此在他的历史剧中,有着一脉相承的中心思想,即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戏剧为政治现实服务。本文试图从郭沫若所创作的历史题材戏剧尤其是以4O年代的6部史剧入手,探讨“历史剧”这一观念,希望能够在绝对真实与艺术想象、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找到共通点或平衡点。真实与艺术之间:试析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林淑薰  相似文献   

5.
在各个解放区当中,晋察冀边区剧团众多,剧目丰富,演出频繁,观众如潮,是陕甘宁边区之外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晋察冀边区戏剧题材真切地贴近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人真事、真实的战斗题材反映了时代的真实,传递出那个时代的原初气息。以胡可为代表的一大批晋察冀边区的剧作家,他们在硝烟迷漫的战争年代以民族解放为己任,以自己丰富而高质量的创作,把青春、血泪甚至生命镂刻在民族解放的史册上。而丰富多彩的戏剧运动与边区民众不断高涨的参与热情,又使得戏剧创作与人民群众真正融为一体。晋察冀戏剧具有大众化、战斗性、民族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评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9—1953)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是美国新剧运动中成就最大的一位剧作家。他在戏剧创作中,既继承了十九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又深受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思潮的影响,综合各家之长,将传统的戏剧表现手法大胆改革;充分吸取了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长处,勤奋探索,勇于实践,创立了独特的戏剧风格。他一生中写过六十多部风格各异的剧本,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财富,并且为美国戏剧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达到空前繁荣、真正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组成  相似文献   

7.
早期话剧是中国戏剧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序幕。它的生成并盛行是为了适应严峻的民族危难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形势的需要;以现实题材取代历史题材,以文化启蒙取代封建道德说教,以普通民众取代达官贵人、公子小姐,以通俗易懂的白话取代艰深晦涩的文言;功能作用依然如故,创作主体的情感淹没于政治激情的宣泄之中,人物形象缺乏个性化色彩。  相似文献   

8.
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不同,教育戏剧是以教育而非演出为主要目的的戏剧,是作为教育手段的戏剧。在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活动、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和以“剧场”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这三种戏剧类型中,教育戏剧定位于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教育戏剧在教学上的发展经历了“以人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再到“以科目为中心”的三个阶段。美国偏重戏剧的艺术价值,主要以创造性戏剧为主;而在英国偏重戏剧在教学上的工具价值,强调利用戏剧来统整教学及实现教学目标。教育戏剧在幼儿园的发展形成了两个类别四种形式:在以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为主的类别中,包含了随机性的戏剧游戏和主题引导的戏剧游戏;在以教师安排的戏剧教育活动中,包含了议题性的戏剧教育活动和创造性的戏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于1933年创作了以宗教为主题的戏剧《无穷的岁月》,虽然公演并不成功,有关这部剧的评析寥寥无几,但作为奥尼尔信仰探索题材的收笔之作,该剧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语用角度出发,采用言语行为理论、话轮转换理论以及合作原则的方法分析剧中人物对话,研究对话所表现的人物关系,并分析人物性格以及思想转变过程,以期进一步品味奥尼尔精湛的台词技艺,并结合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本身的自传性,揭示奥尼尔本人的信仰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性主义戏剧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也是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对美国女性主义戏剧代表作家玛莎·诺曼的创作进行考察,以其普利策获奖作品<晚安,妈妈>为切入点,在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解析玛莎·诺曼的女性主义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讨美国女性主义戏剧的一些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犹太戏剧出现繁荣局面.这里拟对此创作主题予以简要概述,以展现这一时期美国犹太戏剧创作最基本的轮廓.  相似文献   

12.
明清两代是我国传统戏剧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大发展时期,时势动荡又激起剧作家对跌宕时事的关注,并将此作为创作时事剧的题材而演绎成剧,在"传奇十部九相思"的明清剧坛,在男女风情之外,开拓了戏曲题材的广阔新天地。明清剧作者对时事的关注乃是基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干政心态,直面现实、讥切时弊的无畏气魄以及追求效性的媚俗倾向等心理预期。"以曲作史"以剧作保存时事变迁,显示了明清剧作的浓重时事情结。  相似文献   

13.
在外国现代戏剧家中,对我国话剧运动影响最深的,除易卜生外,便推尤金·欧尼尔。他不但在二、三十年代引起我国老一辈话剧工作者的浓厚兴趣,直接影响了他们中一些人的创作,而且在一段时期的冷落之后,至今又在我国年青一代戏剧工作者中产生着强烈的影响。一个戏剧家能在较广的范围内对另一国的戏剧发生影响,这必然与他作品得到翻译、演出和评论的情况有关。本文拟就对欧尼尔的戏剧在中国的这种接收情形作个归纳与分析。尤金·欧尼尔(1888—1953)是美国现代著名戏剧家。他整整三十年(1913—1943)创作生涯所留下的五十一部剧本,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包含了他对美国社会与生活的长期观察和思索,也反映了他在戏剧艺术上的大胆尝试与革新。他曾四次获美国文学的最高奖——  相似文献   

14.
消费社会的到来创造了多元共生状态的文化形态,它在给传统地方戏剧的传承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地方戏剧必须在创作题材、传播途径及方式、发展空间选择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内部范式的转变,才能适应消费社会的需要,增强社会的审美认同。  相似文献   

15.
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是我国新时期话剧创作的显著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观念和戏剧观念的更新,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戏剧艺术对于表现形式进行革新的要求日见迫切。一批剧作家已逐步认识到形式因素所具有的独立审美品格,在重视题材开拓和思想深化的同时,从传统的戏剧观念和固有的艺术形式、表现手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文文学由生活在美国的以华裔为主要构成的作家群和他们用华文为书写载体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所构成。美国华文文学中的留学生题材小说,指的是美国华文文学中的那些以留学生生活为创作题材的小说。通过对於梨华、查建英、严歌苓这三位作家在“内容”上(由展示表层的受挫经历,到深入的历史文化思考,再到普遍的人性探寻)和“形式”上(由情绪叙述,到冷静叙述再到洒脱叙述)的发展过程的考察,可以大致勾勒出美国华文文学中留学生题材小说在主题上不断深入和技巧上新质迭出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华裔戏剧是美国华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优秀的美国华裔剧作家不断涌现,他们的戏剧作品成为华裔族群表达心声,争取权益的重要载体,极大地丰富了美国华裔文学。华裔剧作家黄哲伦在戏剧创作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被称为美国戏剧最杰出的声音之一,更被推崇为华裔乃至亚裔群体的代言人。黄哲伦创作力旺盛,他的创作生涯贯穿了华裔戏剧发展的整个三大浪潮,并且他的作品主题更是典型体现了三大浪潮的戏剧主题变化。由此从分析黄哲伦系列作品的主题变化来一窥华裔戏剧发展脉络无疑是个新鲜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尤金·格莱斯顿·奥尼尔是现代美国著名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反映了当时美国人的生活面貌、精神状态和美国社会的本质。“因为他那体现了传统悲剧概念的剧作所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193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  相似文献   

19.
尼尔·西蒙是美国戏剧史上最负盛名的喜剧家之一,被誉为“百老汇喜剧之王”,M.H.艾布拉姆斯称其作品标志着20世纪下半叶风俗喜剧的复兴。西蒙的喜剧创作在题材选取、人物塑造、情节架构和喜剧意识四个层面承袭米南德开创的新喜剧传统。题材上倾向都市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日常,尤其是家庭成员关系;人物刻画上独爱以性格为中心塑造癖性人物,凸显由性格差异而造成的喜剧冲突;情节上沿袭“男女邂逅”的基本程式,钟情中年“夫妻情侣分离又和好”的情节架构;作品在处理个体欲望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上恪守克制和妥协的中庸之道,强调个体对共同体需求和社会规范的遵守。因此,西蒙的喜剧艺术体现了一种复归世俗生活和重视社会秩序的喜剧精神,与米南德新喜剧传统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0.
戏剧家李渔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闪耀着民族魅力。"卖赋求生"的人生经历使他的戏剧创作从一开始就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戏剧美学;以大众审美为标准的雅俗共赏的新式戏剧,有着工业文明的时代特征;戏剧的基本结构与情境,虽然有既成的模式可供借鉴,但在创作上仍然属于原创的范畴。李渔的戏剧抓住中国传统戏剧的"诗性"本源这一属性,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以"贵浅显"为代表的全新的戏剧理论和以"结构第一"为代表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