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琵琶记》盛行全明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华祥 《中州学刊》2005,(6):213-215
高明<琵琶记>向被誉为"南戏之祖",在整个明代一直走红.学戏以<琵琶记>为先,作剧以<琵琶记>为样板,各声腔剧种纷纷移植<琵琶记>.<琵琶记>盛行全明的原因至少有四点:第一,著名的正宗文人参与创作,从而大大提升了南戏的地位,掀开了文人创作南戏新的一页;第二,<琵琶记>立意好,八面玲珑,人见人爱,适合社会各阶层观众群体审美趣味;第三,<琵琶记>语言美,雅而不古,俗而不土,表现力强,富有韵味,雅俗共赏;第四,<琵琶记>带动了众多地方声腔剧种走向成熟、繁荣.  相似文献   

2.
一被推为南戏中兴之祖的高明(字则诚)的《琵琶记》,自问世以来,由于它的内容题材关涉到封建社会伦理思想和道德关系的核心部分——忠、孝,以及它在艺术上的特出成就,在戏剧舞台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前人曾把它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并称为杂剧戏文的双绝。也由于作品表现主题的曲折性,《琵琶记》一直也是剧坛上争论最多的作品之  相似文献   

3.
二《蔡伯喈》抄本在讨论南戏《蔡伯喈》即《琵琶记》之前,有必要先对《南曲九宫正始》一书的可靠性问题略加考察。此书收录《琵琶记》曲文约一百八十支,《荆钗记,六十四支,《刘知远》五十七支,《拜月亭》一百十九支,《杀狗记》六十一支,以它们以及其它南戏佚曲同现存较早的版本作对照,基本上都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王育红 《兰州学刊》2009,(11):198-201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四大南戏、《琵琶记》基本保持了宋元南戏的原貌,其中大量使用诗词俗语,与南戏的生成、宋代启蒙读物的广泛传诵、唐代近体格律诗的影响以及宋代的科举考试都有密切关系。剧中的上场诗和下场诗,又与南戏程式、剧本结构相关。诗词俗语富有哲理性和形象性,增添了南戏语言的表达色彩,加强了表演效果。编剧者自作的诗词多能结合角色的特点,与剧情浑融。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体现了南戏的品格。  相似文献   

5.
高明把《赵贞女蔡二郎》的故事改编成了非常理想化的《琵琶记》,并赋予了它一个大团圆结局,表达了他一直尊崇的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观。《琵琶记》中所表现的道德观过于理想化,使得戏文中出现了某些矛盾和不合常理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琵琶记》成为一部成就极高的不朽作品。  相似文献   

6.
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是《琵琶记》接受史上的重要一环,也是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认为,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是"古为今用"的一个典型事件,是运用新的价值观念进行学术探讨的一个实践:一方面,透视出在新的时代文化语境中,在对经典题材的阐释中,古代文学研究中表现出的对政治话语的认同及其一定程度上的困惑;另一方面,在遮蔽、躲闪、矛盾、正视的话语表述背后,体现了对《琵琶记》经典价值的某种认同。  相似文献   

7.
《幽闺记》的评点者为凌初《幽闺记》批语中录有沈氏论评十条 ,皆以“词隐生曰”注明 ,但其他批语的作者为谁 ,在批语及凌延喜跋中均未提及。《王立承题记》曰 :“是书虽延喜所编刻 ,然评语实多出于初成之手。原跋谓家仲父得之词隐生抄本 ,而末折尾曲‘中郎兔颖端溪砚 ,阙处完成断处连 ,从此人家尽可搬’。《琵琶记·凡例》谓非君美之旧。此本虽未删削 ,但仍存初成语于其上 ,是其证也。”按 :“郎”字当为“山”之误。查凌初《琵琶记·凡例》 ,有如下之言 :“今世所行古曲 ,皆受改窜之冤。观《拜月亭》末折云 :‘中山兔颖端溪砚 ,断处完…  相似文献   

8.
《琵琶记》在整体结构上是“大团圆”与“不团圆”的复合,其中,“不团圆”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自然灾害频发却救济不力,二是传统社会管理体制中不合情却合理的选择,三是蔡伯喈与赵五娘细腻而深刻的悲剧性心理。高明的独特经历与个性是《琵琶记》“不团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坤 《阴山学刊》2005,18(1):24-28
《琵琶记》与《拜月亭》高下之辩,是明中叶至明晚期一场史无前例的戏曲论争,反映了不同戏剧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各有其立论的原因、意义。这场众多曲坛学人围绕《琵琶记》、《拜月亭》的高下问题而展开的论争,因各人评论立足点相异,故多有见识未到之处,真正见解深刻的是思想家李贽。  相似文献   

10.
《琵琶记》的作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琵琶记》的评价,从它问世以来就有分歧。而高明是它的作者,几百年来众口一词,没有怀疑,直到最近彭飞、朱建明同志的论文《琵琶记非高明作考辨》才对此提出异议。他们的论据,有的可以见仁见智,作不同的解说。如作品反映的大饥荒是否局限于某一地区,既可写实,也可虚构,不足以证实或否定高明的著作权。对此可以不加讨论。主要论证如下: 钮少雅、徐于室《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在清初顺治八年(1651)编校完毕,十年后  相似文献   

11.
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时代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的产生时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应是元代,但未能讲出多少可靠的根据。南戏专家钱南扬先生在三六年曾发文认为“本戏当出于宋人手”,在近年来的著作如《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和《戏文概论》等书中,仍持这种看法,也未能在学术界引起讨论。 推定南戏《错立身》的时代,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不仅仅作品本身是研究早期南戏的珍贵资料,更主要的是它还牵涉到一系列其他作品的产生时代问题。在《错立身》第五出里提到了二十九种传奇名目,如《杀狗劝夫》、《破窑记》等,如果按《错立身》是宋人作品往下推论,那么这二十九种传奇就都将成为宋朝的作品了。 因此,我认为对这个问题有作进一步考证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梁实秋先生在《琵琶记的演出》一文中,很风趣地回忆当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时和谢冰心、谢文秋等人一起演出中国传统戏剧《琵琶记》时的一些往事。梁实秋先生写道:“琵琶记有几个人懂得,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剧中原有插曲一阙,有赵五娘抱着琵琶自弹自唱,唱词阙,意思是由演员自己选择。结果是赵五娘用四季相思的小调唱‘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是唐朝的贺知章作的,唱的人赵五娘是东汉人,这是多么显著的时代错误!事后也没有人讲话。”梁先生为人为文皆朴实雅正,自然认为不当犯这“时代错误”。其实这并非赵五娘的扮演者谢文秋女士独犯的错误,高明在《琵琶记》中到处都有这么“显著的时代错误”。试  相似文献   

13.
提起《白兔记》,在我国广大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早在七百年前的宋元南戏里,就有了《刘知远白兔记》这个剧目.由于它取材于著名的民间传说,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古代农村妇女李三娘的感人形象,对她的痛苦遭遇给予极大的同情,因而赢得了千千万万观众的热泪,并广为流传,历演不衰,被誉为"四大传奇"之一,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宋元时期的南戏剧本没有流传下来,现今流传的为明代人修改的传奇本,有几种不同的刊刻版本,其中以明末江苏常熟人毛晋(公元1599-1659年)编的《六十种曲》本较为流行.此外还有明代万历年间富春堂刊本《刘知远白兔记》,明代万历年间由浙江钱塘人胡文焕选编刊刻的《群英类选》(公元1593年-1596年),其中收《白兔记》里  相似文献   

14.
《琵琶记》问世以来,在历代评论家、读者和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人们评点它,赞扬它,批评它。解放后,这个争论更是达到了高峰。一九五六年六月,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了关于这部作品的讨论,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云集北京,对它展开了热烈的争论。讨论中的意见分岐很大,肯定派和否定派双方对峙,针锋相对。最后虽然没能对它作出定论,但肯定派的意见显然占了绝对优势。一九五七年,何其芳同志对双方意见作了详尽的考察,写了《〈琵琶记〉的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在 《琵琶记》 研究中, 蔡伯喈一直是一个最具争议的人物。但争议之所以引起, 从作品本身的角度来看, 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高则诚对原有故事的人物原型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是试图透过作者与读者相互关系的角度, 从作品改造的核心部分——— “三不从” 关目入手, 来分析和开掘 《琵琶记》 中蔡伯喈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6.
高明改编后的《琵琶记》既发挥了《赵贞女》的优长,又弥补其不足,让封建士子遂其所愿又避免了道义和良心的谴责和追问,也让普通百姓乐见赵五娘美满结局而心满意足。作者的聪明,就在于兼顾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心理和审美祈求,而赋予作品以崭新的文化含义,并在艺术上千锤百炼,成为后世仿效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7.
南戏《刘知远白兔记》的主人公李三娘和藏戏《朗萨雯蚌》中的主人公朗萨,分别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和封建农奴社会家庭暴力下妇女的悲剧命运。通过对两位不同民族女性的悲剧命运进行比较,可以探究古代藏、汉民族下层妇女相似的生存状态及其相异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8.
李舜华 《学术研究》2000,43(10):116-121
20世纪以来,种种曲谱,尤其是《九宫正始》与《寒山堂曲谱》的发现,将对湮没已久的宋元南戏的辑佚推向了高潮。《九宫》与《寒山》从编辑到传播,本身就堕入了对“古本”、“元曲”的神话追寻;而郑振铎等前辈的辑佚不过是这一心理的继续。这便产生了种种矛盾。南戏究竟面目如何?一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早期的文献,在厘清版本的基础上,渐渐剥落了曲谱的神话色彩。这意味着关于南戏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南词叙录》是宋、元、明、清四代专论南戏的唯一美学著作,在中国古典戏剧批评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其著者徐渭,生活和活动的年代,正是北杂剧衰微,南戏兴起的时期。戏剧批评与理论,较之唐宋,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北杂剧的创作、表演诸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唯独南戏的研究,无人问津。而徐渭于1559年撰成《南词叙录》,不仅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戏研究的空白,而且继承、发展了前代及同时代人的先进的戏剧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1975年 ,广东潮安发现宣德写本《金钗记》。该剧是宋元以来“刘文龙”剧在明初新编的演出本 ,在现存南戏剧本中 ,其时代仅次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而成为研究刘剧及整个南戏从形成到演变再到地方化的一个重要范本。就研究实践来说 ,则日益偏向于追溯“刘文龙”故事在民间的流传———也即将古老南戏与地方戏史、戏曲声腔、实地演出、宗教傩戏种种研究相交叉 ,成为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影响下的一道热闹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