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王夫之从人的实际生存体验出发明两间为实有,进而以人物相待共生的生机天地论证"破块启蒙,灿然皆有"的器世界。他在《周易外传》中明确提出"天下惟器"革命性观点。"器"不是僵死的自然质料,"器"总是相对于人的生存活动而言。"天下惟器"肯定的是人文世界的真实性,即是人生天地之间的生存活动。王夫之"天下惟器"的思想,自人而明两间之有、即有而言器、即器而求道,通过人的实践生存活动,不仅肯定了感性世界的真实性,更实现了人性的价值并体认了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从科学猜测角度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的结合点。王夫之在《周易外传·系辞传》中提出了一系列与现代系统科学相呼应的观点。基于乾坤并建为《周易》象数系统注入显隐相涵的认知逻辑,使系统运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在认识上辩证统一,其中包含着与整体涌现性相关的系统层次内涵。天地缊,万物化醇引出系统自组织机制,不仅与霍兰命题异曲同工,还与协同学的对称破缺序参数支配原理等概念和原理相通。结合短期和长期两种视角,从动与生引申出有关系统演化的观点,呼应了系统科学中的反馈自然选择等思想。总体而言,王夫之的易学思想可能有助于建立一种对开放复杂巨系统研究具有启示意义的阴阳二元趋势的多层叠加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黄璧 《船山学刊》2007,63(1):23-26
王夫之研究《易经》颇有独到之处,其在《周易》研究中引入传统训诂,又不拘泥于传统训诂方法探求词义以及随文释义等方面做出了不同于《易》学诸家的解读异彩。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周易大传》哲学思想的问题上,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意见认为它“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强调“<易传>对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没有认识,它所认识的变动,只是循环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不是制造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用自己的朴素的辩证法的锋芒,割开了任何僵死的体系”。这就是说,前者断定它是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后者主  相似文献   

6.
王孝鱼先生是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的开拓者之一。他一生勤奋,钻研船山,造诣很深。本刊将陆续发表他研究船山的遗作,这也是我们对这位学术界老前辈的纪念。《周易外传》是王船山一部非常重要的哲学著作,也较难读,我们刊发王先生的译解,以便于中青年研究者学习。其《前言》部分,王先生叙述了自己研究船山的艰辛过程和体会,其中不乏方法论意义。后面的《译解》部分,阐述了先生对船山易学的深刻见解,将从下期起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学古而未老、博大精深。 众所周知,《易经》最基本的概念是阴阳。古人通过观物取象产生了8卦图。而8卦之用则可“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对于《易经》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试图对《易经》进行发微式研究。 一、组织情境8势论 根据《易经》8卦的特点,它在组织情势的分类就推演出8种势态: 乾势为天势:“乾:元亨利贞。”《文言》中进一步论述道:“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处于乾势的组织政通人和,拥有天  相似文献   

8.
9.
《周易外传》是王夫之的一部充满批判精神的力作,其批判的矛头主要是指向“道”、 “释”,及在《易》学问题上的方士术数之说,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本文仅就其对老子思想 “道”的批判谈几点看法。 老子思想核心是“道”,其表现的基本形式则是“无”,这个“道”有其特定的内涵,与众不同,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后引文只举章次)这个’“可道”之 “道”指的是什么呢?或者说,老子是以什么作为参照座标而提出自己的“道”的呢?王夫之认为,老子主要是对儒者而言的。王夫之说:“其(指老、释──笔者)…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与西方的上古文化遗产稍一比较,你就会发现:在西方,从古希腊时代起,其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史学、科学、文学、美学等就已经界线分明,并沿着各自独立的道路发展,可是在我国上古时期,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却往往混杂交织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在这方面,《周易》可说是一个典型。《周易》分经、传两部分。一般认为:《易经》约编纂于三千年前的殷周之际,而《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周易》最初虽系卜筮之书,但历代有识之士都是“取其义不取其占”,把它当作一部哲学著作,但它同时又包含历史、伦理、宗教、科学、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今天完全可以采取苏轼提出的“八面受敌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对它进行研究。鲁迅先生曾指  相似文献   

11.
<正> 论易不言天而言乾——《外传》卷一乾论之一(原文略)想要弄明《周易》之道,首先应该弄明《周易》对于道和德两个概念的真正含义,泾渭分明地同老子《道德经》的观点划清界限,①摆脱他的影响,才可逐步深入,观其会通,神而明之,应乎万变。我在研究《周易》的同时,先完成了《老子衍》一书,把重点放在专门揭露老子思想的原形方面,与人共见,然后在我的这部《周易》中再阐述我自己的主张,与老子对立,目的就是为了这样可以使读者容易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2.
<正> 论乾之四德何以不言智——《外传》卷一乾论之二 (原文略) 乾卦卦辞说.“元亨利贞”,《易》家相传,这就是所谓乾的四德。《文言传》解释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照此解释,元可配仁,亨可配礼,利可配义,有明文可作依据。唯独贞的解释不曾明确地提出知字或信字,所以引起后儒的纷歧。四德之贞到底应该配知或配信,一直没有定论。程伊川的《易传》和朱晦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二四年二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叶圣陶先生的《作文论》。这是作者初露锋芒,为复兴汉语文章学作出第一个重大贡献,也是作者驰骋文坛,成长为现代文章家的第一座里程碑。《作文论》被列为百科小丛书第四十八种,并于一九二四年五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二月三版,一九三四年七月四版,在现代文章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周易》将"诚"的思想衍化为形上之境界层次,而先秦诸子时期对"诚"的论及多涉及侧重于"行"的方面,而后周敦颐又将"诚"提拔至道体,实现天道与人道的互通.且周敦颐对儒家经典《周易》极为推崇,其"诚"的思想也多来自对《周易》的发微,他在对《周易》义理阐释的基础上赋予了"诚"新的意义.《周易》中的"诚"之动静的规定性来自于对《周易》卦辞与义理的阐发,"诚"的两种修养方法亦鉴于《周易》所提倡的内在修养方法.周敦颐更承袭《周易》形上之境界形态,使"诚"上达天命、下立人极,可见《周易》对周敦颐"诚"的思想体系的建构起到十分必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力权教授,美国康州美田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中国哲学会”本届执行长。近期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场有哲学序论》一书,是其研究中西比较哲学阶段性成果,也是其代表作。拜读此书,受益匪浅,颇有步入一种新的哲学大观园之感。概括全书的特点就是概念新、体系新、思路新、层次深、哲理深、境界深。作者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通行本《周易》的卦序乃文王所作 ,所谓文王“重卦”和作卦辞为不实之辞。卦序是文王的发明创造 ,而非集体创作。  相似文献   

17.
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中自云作效仿刘向“诗与歌别”,而考究其分类依据与文本内容,刘勰与刘向又有所不同。纪昀认为刘勰做此篇的目的是“务塞淫滥”,强调了刘勰对于乐府审美的“雅正”要求。笔者认为,刘勰作《乐府》之根本在于“文心”而非“乐心”,他将乐与文做出区分,令诗得以从政教功能中抽离出来从而实现自觉,而乐府则能够继续承载礼教的功用。  相似文献   

18.
《远离尘嚣》:哈代的奠基之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响英 《云梦学刊》2001,22(4):91-92
哈代的成名作<远离尘嚣>,在作者的悲剧思想和爱情婚姻观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并标志着其创作技巧进入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周易》是一部了不起的书。先秦古籍中,大概没有比《周易》更古奥奇特、更复杂丰富,同时也没有比《周易》更难理解、更易被曲解的了。 《周易》是我国哲学思维发展的起点,其中的菁华可说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可惜因为它曾作为卜筮之书,披上了神学的外衣,而历代易学家又多从唯心主义方面肆意歪曲或借题发挥,由于这层层迷雾的笼罩,使后人很难认识其“庐山真面目”。 解放后,我国一些学者以马列主义作指导,对《周易》进行了新的研究,使易学获得不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及其模式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模式需要相应地改变,这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模式是本世纪30年代从苏联传来的,它基本上是斯大林的哲学模式。当今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果不改革传统的哲学模式,就难以在精神上代表现时代。张国祺同志所著,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由来和发展》一书充分表达了这一要求,它是我所看到的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这个问题的专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