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混合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了政府的五种经济作用,讨沦了混合经济系统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优化问题,从理论上和实际上讨论了单一计划经济的缺点及引入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最优混合经济比例系数及混合经济曲线,讨论了两种经济成分的最优比例及对经济成长的影响。一、混合经济系统一个经济系统称为是混合经济系统,因为它同时含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严格说来,所有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系统都是“混合”的,但是,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经济由于所含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程度不同,往往差异很大。苏联的经济强烈倾向于中央计划经济,另一方面,美国以市场经济占优势。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经济作用也有十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都是一种社会制度,并断定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是用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代替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表现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上,而有计划按比例正是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相对立的另一种经济形态。这种观念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间,延续了一百多年了。今天,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现象,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现象。这就是说,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不能成立的。这是一  相似文献   

3.
董辅教授在经济理论方面提出了市场经济理论、混合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和证券市场理论等一系列新观点,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混合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公共资本的增加来提高私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促使经济在最优状态下实现持续增长。而社会性的最优增长状态,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税收和国债政策,在混合经济中得以实现。为达到最优增长状态,在短期内,可以通过递减的消费税率来抵消对资本收益征税的负面影响,但长期而言,必须避免对资本收益进行征税。同时,虽然国债是中立的,但国债为最优税收政策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现实中不少案例都能证明,计划经济必然滋生人们迎上求人、玩巧弄虚的消极、低效的计划经济文化,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人们务真求实、实干苦干的积极、高效的市场经济文化。正是这两种经济文化——哲学精神的本质作用,才使乍看好像高效的计划经济最终走向低效、似乎低效的市场经济最终取得高效。何以计划经济低效而市场经济高效,不只简单地是一个经济问题、技术问题,而文化——哲学精神才是解构计划经济低效及市场经济高效之迷的钥匙,是计划经济低效及市场经济高效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本世纪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般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把它们当作与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的范畴,即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联系起来,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起  相似文献   

7.
一、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是计划经济,而且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实质上计划经济的对立面不是市场经济,而是自由经济。即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它可以是自由泛滥的,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有的学者由于缺乏对陈云经济思想的系统深入研究,未能准确把握其有关见解,有的人还把陈云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对立起来。许多人似乎不知道,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和市场调节的概念最先是由陈云提出的。邓小平曾赞同陈云有关改革的思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有个发展过程的。陈云讲计划经济,强调的是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他一贯反对命令主义和主观主义,主张在计划经济中留有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9.
民主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因其代表人物纷纭复杂和随实践不断修正而千变万化、极难把握,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它总是围绕其所修正的科学社会主义而变化,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之修正;(2)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之修正;(3)混合经济、市场经济、经济民主与福利国家: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之修正。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模式的先后出现不是偶然现象,它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能跨越计划经济阶段而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实行计划经济而不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两种模式的先后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的对立和争论。许多人患有比较严重的“市场经济恐惧症”,认定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因此,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来划分和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已形成固定的观念。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模式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先后出现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结果,不能任由人们作主观随意的选择,而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是历史的必然,实行市场经济也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回避这两种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历史趋向.  相似文献   

13.
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我国又出现了市场经济讨论的热潮。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讨论进一步深入。一年来,理论界围绕着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为什么要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问题,发表了许多观点。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问题,对于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述,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产生的根源,论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都不是一定社会制度的本质体现,并阐明了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并不意味着这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历史争议,及人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认识的演变过程,一方面指出计划经济既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也不是我国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另一方面指出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专利,而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一般形式。探讨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提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高度发展合乎逻辑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新形式,以及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关系的讨论中,有一个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因此,社会主义只能讲市场、市场性、市场关系、市场调节、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活动,而不能讲“市场经济”。由于这种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一直持否定态度,在我国的经济学辞典中,甚至连“市场经济”的辞条都没有,更谈不上把它同“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依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讲话的精神,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和深远的意义。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其主要理由是,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决定的,是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保证,而市场经济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必然导致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这种长期在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把  相似文献   

18.
经济体制新论──论商品经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市场经济的关系胡学勤本文首先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了比较研究,突破了理论界流行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同论,进而分析了混同的原因及缺陷。其次分析了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本文认为经济管理体制是分层次的:计划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混合经济概念的混乱和不确切,提出符合理论逻辑和我国发展实际的混合经济界定,即它包括三个层次:宏观上的混合经济制度、中观上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和微观上的混合制企业制度。必须着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基础的这三个层次,在相应的环节上取得根本突破,才能实现混合经济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如下的思考: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是否实现结合的衡量标准;二、建立发挥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与发挥市场调节的灵活性相结合的新体制;三、正确认识和运用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既不能搞过去高度集中型的完全的计划管理体制,也不能象西方国家那样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只能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