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传统历史哲学中的价值意识赵馥洁西北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历史哲学是从整体上对历史本质和规律的反思。历史哲学中的价值意识具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指哲学家思考历史本质和历史过程时对历史中所包含的价值因素的看法;二是指哲学家在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时所持... 相似文献
3.
谢丰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25(5):58-62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在哲学上主要不是论证宇宙本体“非有非无”的性空,而是以心性论作为其哲学核心。禅宗的哲学代表了唐代哲学的最高水平,也极大地影响了新儒家心学这一学派,成为其直接的源头活水之一。 相似文献
4.
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5)
当今人类已经开始从个人本位时代进入到类本位时代。人们通过反思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意识到人除了有一个种生命之外还有一个类生命,有一个人、社会、自然融合为一体的宇宙大生命。当然,当今时代的天人一体关系不是指古代那种人与自然未分的浑然一体的状态,而是指人作为强大的主体性力量改变和决定宇宙大生命的未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的宇宙生命意识,以自由个性的方式成就类生命,维护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系统。高清海的类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核心概念是类生命,它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哲学。类哲学是高清海面向现实和未来建构出来的新的哲学世界观,也是中国传统生命意识的当代表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哲学中人文意识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哲学中人文意识的特征是从重视天命到重视人:人的作用得到充分重视;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表现;有一个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中国人文意识有两个基本取向:一个是着眼于人的物质生活,一个是着眼于人的精神生活。因此,认为中国人自周秦以来只有一种人文意识即伦理、宗法意识的观点显然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文化对于宇宙的认识持有机自然观,这种宇宙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来源和基础。儒学的“天人合一”偏重于天道与人道精神层面的一致性,道家则倾向于天与人在自然性上保持一致。中国古典建筑深受儒道文化的影响,无论是民居房屋建造,还是园林营造,都承继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李承贵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36-41
近年来,随着对上个世纪中国哲学“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和检讨,学界除了反思检讨“西学”对中国传统哲学产生的误读之外,也开始了重新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国传统哲学特质”就是一个需要认真反思和检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刊编发了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或特点,希望藉此推动和深化此课题的研讨,同时深化人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 关于哲学意识中的传统与现在,是由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讨论提出来的问题,然而恰恰是问题的这种提出方式,才触及了哲学反映时代的根本。普通的做法是将时代精神视为外在于哲学的内容,认为哲学只有在各门具体学科的基础上作更高概括才能反映时代精神。由此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哲学反映似乎注定总是落后于其他具体学科,因为哲学必俟各种专门认识已经发展之后,才有可能获得概括的 相似文献
10.
哲学作为思想中的时代,必须通过民族语言的方式表述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以改变世界为使命的哲学,尤其需要说民族语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现代汉语,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时代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12.
讨论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应该抛弃两种流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与西方传统哲学的认识论无有区别。持此主张者常以中国墨家及名家的认识论为主要根据;另一种说法则宣布中国传统哲学总的来说没有认识论,认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缺损。这两种说法的一个共同点是,都将西方以自然客体为对象、以理性分析为方法、以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自然认识论为认识论的全部内容和唯一标准来衡量一切认识形式。这两种说法都忽视了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特殊性,即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之基本特质和主要内容是道德认识论而非自然认识论。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最起码、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人,人是以人为本的载体,确定人是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就不能回避探究人的问题,研究人的问题就必须正确分析以人为本的"人"的本质问题。人的本质问题决定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性质,以人为本的现世品格就是以当代每一个中国公民为本。 相似文献
14.
15.
终级关怀是人类追求永恒与不朽的一种价值取向。本文从考察中西方文化终极 关怀的差异入手,在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层面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终极关怀的哲学意蕴: 提升人格境界与通向“至善”之路。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哲学中的人类意识可分为三类:宇宙意识,人自身的意识,政治意识。本文从人类关于现实世界、关于人类自身以及关于人类社会和政府的意识的样式出发,分别论述和分析了中国哲学中的人类意识的结构与发展。人类意识三个层面的理论,将为理解中国哲学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包括理解中国的宇宙哲学、中国的精神和自我意识、中国文化、中国政治等。文章涉及并分析了《易传》中的本体论和创造力哲学、儒学中的个人和人类社会、《孟子》和《礼记》中关于人类自身的本体论思考;墨学中的天志和兼爱、道学中的存在与变易的辩证关系、法家学说中权力与秩序的政治意识、儒家学说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民主等。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包括主体性原则)为主导.中西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之不同带来了两者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其中有的特征又有共同之点.中国传统哲学因重天人合一,不分主客,故较少关于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认识论,不重自然科学而侧重于讲人如何生活于世界之中的人生哲学和人伦道德哲学;中国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因重天人合一,而又把封建道德原则的义理之天与天人合一紧密结合在一起,于是造成了中国传统哲学长期以“天理”压人欲的特征.这两个特征可以简单归结为缺乏科学与缺乏民主两者.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因重主客二分,故注意发挥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和人对统治者的主体性,这两方面的主体性在近代哲学中就表现为科学与民主这两个概念的明确建立和发展,这也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两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 ,毛泽东、邓小平结合中国传统哲学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有必要结合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