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思维现象。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是茶隐喻的认知基础。文章采用概念隐喻和体验哲学理论,对"人生如茶"和"婚姻如茶"这两个概念隐喻进行认知分析,探讨了茶的隐喻系统的认知特征及其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日本平安时代的婚姻、家庭形态——"访妻婚"和"妻方居住婚"与当时的"摄关政治"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日本史料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当时的婚姻、家庭形态中所包含的"小孩的归属"问题、"近亲婚姻"问题和"正妻地位的确立"问题对"摄关政治"的确立、持续和衰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男女结合暮合晨分、来去自由的婚姻形式称作"访妻婚"。"访妻婚"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早期婚姻形态,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存在过,据研究,日本古代长期存在"访妻婚",直到15世纪左右的封建社会中期以后,"访妻婚"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访妻婚"能如此长期地存在于日本历史上,是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同时,其长期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的两性观念。本文主要从经济因素、古代家族世系以及影响等方面对日本历史上的"访妻婚"作简单地考察。  相似文献   

4.
"同妻"作为男同性恋者与女异性恋者结合进入"同直婚姻"的产物,在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延续,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从同性恋者与同妻的不同视角,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挖掘"同妻"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助于明确"同妻"现象作为社会问题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在中国,同妻作为一种社会弱势群体,亟须得到社会的救助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同妻"与"同夫"作为社会边缘群体,在与同性恋者组成的婚姻家庭中是弱者,对于婚姻的维持以及解体都经受着与常人不同的艰辛和困扰。从虚拟人类学的角度考察,无论是婚姻的维持、解体或是再婚,"同夫""同妻"群体都是受害者,然而他们所遭受的困扰与磨难却是有差别的,"同妻"相比于"同夫"有着更为弱势的地位,这与社会性别不平等是分不开的。同情这两大弱势群体的同时也要反思为何已婚同志家庭会不断产生、如何避免此类错误再发生,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减少"同夫""同妻"群体的再生;同时更要将男性与女性置于更合理的位置上,减少因性别差异导致的性别不平等与性别歧视,才能帮助"同夫""同妻"群体在已婚同志家庭中受到的伤害尽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6.
1940年后,由于华北各根据地陆续颁布婚姻条例及妇女动员的广泛开展,以女性主动提出为特征的"妻休夫"离婚现象急剧增加。从公私两个领域和传统、革命、性别三个视阈切入,可以窥见这一婚姻变革现象的曲折过程及其与民族战争、政治变革、性别解放等相互纠缠的复杂关系。"妻休夫"现象所呈现的婚姻自由诉求、抗战需要与乡村习俗、家庭与社会稳定需求间的颉颃,使各地中共政权在实际操作中陆续调整女性婚姻政策,从支持"妻休夫"重新转变为以维护稳定为主的婚姻政策,以适应情与法冲突下乡村社会实态和军心稳定需要。通过跳出传统的"压迫-解放"框架,将各根据地乡村女性的存在、婚姻、情感的多重考察与乡村传统、民族战争、革命的时代背景相结合,能够客观阐释战时华北各根据地女性婚姻变革及妇女解放的实态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晋北朝婚姻中的二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夫二妻作为魏晋北朝婚姻中的一个独特现象,最早形成于汉末建安初年,晋武帝时发展到了顶峰,到北朝这一婚姻现象仍有存在。这一婚姻现象的出现既有长期战乱、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剧的客观原因,也与政治斗争的残酷和统治阶级的好色有关;而人类历史上的一夫多妻和二妻制的影响,封建礼教束缚的放松以及统治者的带头倡导也是导致二妻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63岁的退休工程师曹建国的妻子久病不起,在朋友的说合下,他竟然将比自己小10岁的"准妻"以保姆的形式接回家中,准备等前妻死后与她结婚。不料前妻久病不死,"准妻"大肆捞财,并将他告上法院,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场财产官司。经过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查和判决,曹建国打赢了这场官司。但他的这段经历足以令他对荒唐事的深刻反思并从中得出教训:病妻在床需请人照顾,但决不能订"准妻"协议和实施同居。正因为有了同居,才钻进了"准妻"的圈套,特别是同居是事实上的婚姻,法律还要追究重婚罪,其后果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布依族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这种习俗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布依族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母权制社会的一种残留,是夫从妻居到妻从夫居的婚姻形式过渡的一种抗争,这种习俗还包含与体现了布依族人对"性"的看法,以及相关传统伦理思想,体现这个民族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家庭利益、男女间相互信任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两情相悦的自由恋爱和门当户对的媒妁之言是婚姻的主要形态,但在这两种婚嫁形态占据主导的同时,还有多种介于其间的亚形态存在,其中很值得一谈的是盛极一时的"以子妻之"式择婿婚姻,而"榜下捉婿"则是这种婚姻的极端表现形式.文学作品中所谓"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等,均与这种择婿婚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08,(5):26-26
幸福婚姻的"五大共识":1、爱情是把两个人系在一起,婚姻是把一群人系在一起。2、结婚意味着在金钱的支配上不能搞平均主义,更不能斤斤计较。3、夫妻之间一旦发生矛盾,出面劝说的人越多,矛盾越是不容易解决,必须学会自我消化。4、婚姻是一部机器,故障在所难免,离不开日常的调试和维护。5、家庭既然是"难言之隐"的避难所,婚姻就应该具有"包纳"的能力。(摘自美国婚姻问题专家温格·朱利《幸福婚姻的法则》)  相似文献   

12.
《南都学坛》2017,(4):44-48
《水浒传》一百回用"茶"字有四十余回200余次,仅次于"酒"。《水浒传》写酒之精妙已多有学者讨论,其写"茶"的热心与手段,不在写"酒"之下,却少有人评说。《水浒传》写"茶"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风流‘茶’说合",即男女间由茶而传情;二是情节"茶"转换,即以吃"茶"为转捩之机,造成情节的起伏跌宕,实现故事的曲折发展。《水浒传》这种大量的"茶"叙事艺术,有其可能的文化渊源,有时代的、地域文化的、婚姻与茶文化的影响,并与禅宗"吃茶去"偈语等相关联。  相似文献   

13.
携手造佳酿     
刘维和 《老友》2010,(7):46-46
钱钟书先生经典而形象地把婚姻比作围城;而还有些人认为:婚姻就是柴米油盐,居家过日子;婚姻如同穿鞋,硌不硌脚自己知道;婚姻如茶,越品越香醇……亲爱的朋友,在你心里,婚姻是如何的呢?  相似文献   

14.
闲书的味道     
李佳玮 《社区》2014,(17):11-11
大体上,闲书跟肉一样,分肥、瘦和柴;跟茶一样,分温和削。翻译来的外文书,越是近现代的,翻译腔越重,锐利、寒、削。老一辈的翻译,词句都更圆润温和些,朱生豪先生的莎翁、傅雷先生的巴尔扎克之类不提,像王科一先生的《傲慢与偏见》、李健吾先生的《包法利夫人》,都可当午后茶与点心。  相似文献   

15.
韩小平 《新天地》2012,(5):46-47
婚恋自由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自由恋爱的婚姻也常常遭遇家庭暴力,甚至虐妻、杀妻等恶性事件,自由恋爱的婚姻生出如此恶果,从根本上说还是女孩选错了夫婿。所以,我们有女儿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是人们研究当时法律现象的一个有效又有趣的途径。哈代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中所描述的卖妻事件,反映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在解除婚姻关系方面多元婚姻法律规范的冲突和博弈。民间习惯法规范对卖妻行为的认可体现出对传统合理的延续,以及对底层民众解除婚姻诉求的变通处理,国家正式法对卖妻行为的暧昧态度反映出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无奈,维护神圣婚姻关系的宗教法对解除婚姻关系持基本的排拒态度和严格的限制规定。底层民众对习惯法婚姻法律规范的认同和选择不可避免地处在矛盾状态之中。社会的急剧转型加剧了多元婚姻法律规范的冲突,不同阶层人群对不同婚姻法律规范的认可和选择也体现出法律内在的阶级属性。  相似文献   

17.
在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近五百篇作品中,描写爱情、婚姻的篇章约占四分之一。这些作品中,既有作者对封建婚姻弊端的无情揭露,也有因无法消除这种弊端而对现实婚姻进行的理想化设计。本文从父母、正妻、媵妾对待婚姻的态度入手,对蒲松龄理想化的婚姻范式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婚姻后院     
刘丽华 《社区》2012,(10):63
"后院失火",常指女人红杏出墙。在古代,婚姻后院,是指正房大老婆的地盘。自古"后院失火"的故事还不少。如"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说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正妻,后为皇妃的徐昭佩,与朝臣季江私通;《水浒传》里的潘金莲,与西门庆鬼混,还毒死丈夫武大郎。电视剧《走过幸福》里的朱小北,本来有一个责任心强、对她和她家人十分关爱的丈夫陈言,却经不起摄影师果青的诱惑而精神出轨,可当她想到要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依据《睡虎地秦简》探讨秦国的婚姻伦理观念,首次提出:秦国的婚姻伦理观念分为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官方的婚姻伦理观念是提倡“男女有别”,主要体现在国家行政权力和法律规定之中。民间的婚姻伦理观念有二:一是重功利、轻伦理的婚姻价值观;二是重视夫妻互爱,但仍是夫尊妻卑。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招婿婚姻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导致其变迁的内在动力是宗族及其支配下的社会性别关系。在改土归流前,以女系血胤和女系财产继承为实质、以从妻居为表现形式的招婿婚姻具有一定的礼俗地位,并在土家族社会普遍发生;改土归流后,男系血胤和男系财产继承成为牢不可破的村落文化规则,招婿婚姻的数量下降,礼俗地位下滑;21世纪以来,婚姻市场上的"男多女少"格局巩固了土家族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宗族认同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日渐衰落,招婿婚姻重新获得了生存空间并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