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情牛股     
子薇 《可乐》2008,(4):16-16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一天,我穿了件绿T恤衫上班,主管皱着眉说:"好好的穿什么绿衣服?上面还有个熊,真晦气。明天穿红衣服,最好背上还画着公牛队什么的。"原来,股迷见了绿色衣服和熊图案就害怕。同事赵朋坏笑道:"以后天天穿红,像新娘子一样。"他收起笑,认真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2.
穿什么衣服去上学?如果上学时的我能够拥有一个衣橱,里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新衣服,我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可是,我是农村穷孩子,只有在过新年时,才有一件至多两件新衣服,平时所穿的都是寥寥几件破旧的衣服。所以,穿什么衣服去上学,就成了经常盘桓在我心里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3.
片言汉服     
正有很多人歪读了"华夏复兴,衣冠先行。"这句话,认为一件衣服包囊了所有:只要穿上这件衣服,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一个文化的捍卫者,哪怕不穿的时候"作奸犯科",只要一穿上所有的不好都会被掩盖,就如同《圣经》提到的圣衣一样。还有些人认为,我有一件"汉服",我就是完整的汉人,我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我要为之奔走呐喊,在人群中慷慨激昂地陈词,从历史到现今到责任等,我觉得我是在做一  相似文献   

4.
王忠 《新天地》2016,(5):16-17
不管单的还是棉的,不管单鞋还是棉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做的。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贪玩,衣服刮了个口子,可叫母亲没头没脸地打了一顿。事后母亲又非常心疼地问我:“还疼吗?”而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咱家困难,哪有那么多闲钱置衣服呀,衣服甭管新旧要爱惜着穿。”
  “我少吃一星半点儿,不碍事”
  我的母亲出生在北京离长辛店不远的一个叫李家峪的小山村。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束缚下,母亲一直就把带好孩子、过好日子当作女人该着该份的事。我小时,全家6口人只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养活。父亲住在单位宿舍,将近50块钱的工资自己要留下十来块,能给母亲过日子的也就不到40块钱了。4个孩子都要上学,吃的、用的哪样不得花钱。特别是9月份开学时,学杂费、书本费,虽然那时上学便宜,但4个人加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可母亲早就做好了安排,不仅学杂费给我们准备好了,而且还给大姐和哥哥置上了新衣服。我和二姐虽然穿的是他们穿剩的旧衣服,但母亲也都补染浆洗得像新的一样。母亲常说:“衣服不怕旧,就怕脏和破,破衣拉撒的叫人笑话”。我们姐弟四个平时穿的,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8,(5):4-7
实例一:我今年10岁,同学们经常谈论谁的生日过得好,谁的衣服穿的什么品牌,谁吃肯德基最多,我经常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给我买套李宁牌的衣服,什么时候带我去吃肯德基,爸爸妈妈说我思想有问题,而我却说:我们班的同学都这样。我想大人都知道穿名牌,那我们小孩就不能比比吗?  相似文献   

6.
蒋子龙 《可乐》2010,(1):78-78
几乎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猛然发觉儿子长得跟我一般高大了。不能说不高兴,但有点生疏。开始是他穿我的衣服,我的衣服自然要比他的高级一些。有些在当时来说算比较好的衣服,穿在我身上显不出有多好,穿在儿子身上效果则大不一样,人配衣服,衣服抬人。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凡是他能穿的,他喜欢穿的,都先让他穿。渐渐地,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4月24日12:30,到图书馆外集合拍毕业照。真是恍如梦里,一眨眼居然到了我要拍毕业照的时候。和小伙伴们提前到图书馆边,班长已领好学士服逐一分发。衣服拿到手后大家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从没穿过,自然也就不知道怎么穿。好在我们有基本的"研究"能力,捣鼓一会儿就摸索出了穿法。穿上衣服,因为无法完美地给自己理好帽穗和搭扣,于是大家开始相互为对方整理衣帽。看到这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我们兄弟五人的衣服、鞋子全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有一年腊月二十左右,我脚上的鞋破得实在没法穿了。母亲说:“先穿新鞋吧,反正离过年也没有几天了。”我高高兴兴地穿上新鞋,去找小伙伴在一盘石磨上玩拍球。  相似文献   

9.
上行下效齐桓公爱穿紫色的衣服,结果上行下效,全国都穿起紫色衣服来了。这时用五件白色衣服的价钱还买不到一件紫色的衣服。齐桓公非常忧虑,便对国相管仲说:“我爱穿紫色衣服,全国老百姓也学着样子穿起来,紫色衣服这样贵,你看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0.
幸福不打折     
《可乐》2006,(7)
我和妻子都是教师。刚结婚那阵,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又要吃饭应酬,又要购书学习,往往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我一个大老爷们儿还好说,可苦了妻子。每逢换季,我们只能光顾那些卖低档服装的地摊店铺,要不就逢年过节听说哪家专卖店打折促销,才一起去买件相对体面的衣服。看着水灵灵的妻子穿着上不了档次的劣质服装,我心里也难受。妻子倒反过来安慰我:"我从小就是穿姐姐们的衣服长大的,现在有自己的新衣,高兴还来不及呢!"我觉得妻子只说了一半实话。她们姊妹六个,家境不太好,穿姐姐们的衣服长大是实,可哪个女人不爱美呢?!随着职称的提高,再加上几次工资改革,我们的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手头渐渐宽裕起来。  相似文献   

11.
坚韧的美丽     
徐新 《新天地》2012,(12):17+2
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教师,平日工作繁忙,鲜少过问家事。母亲则是父亲的贤内助,事无巨细地负责家庭内务。我在家中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弟弟。因是长女,我从小便成为母亲和外婆的小助手。做饭洗衣,照顾弟弟,俨然成为一个"小妈妈"。我的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那时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买好衣服穿,母亲便给我们做衣服。从飘逸的夏季长裙,到整齐笔挺的女式西装,母亲精细的手工和出彩的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2)
到保险公司上班的第一天,贾经理就给我们上了一课。他讲得唾沫星子乱溅,我却没听进去多少,倒是记住了一句最重要的话:"放长线,钓大鱼。"意思是说对那种能签大保单的有钱人,不要开门见山,而要慢慢地套近乎,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到那时再谈保险,成功的几率就比较大。"紫嫣精品时装店"的曾老板,就是我心目中的一条"大鱼"。我每次路过她的时装店,我都要进去看看,碰到有合适的衣服就会买下来,反正衣服总是要穿的,在别处买也要花钱,何况我这是在放"长线"?时间久了,曾老板跟我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期间我了解到她老公在一个公司当头头,顿时,心花怒放:这条"大鱼"我是吃定了!  相似文献   

13.
我小时候非常穷,穷得你们没法想象。冬天冷也没有衣服穿,每天稀饭都吃不到。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时我十六七岁,那时候一个搞土改的同志看我在劳动后喜欢看书,就亲自把我送到了学校,对老师说,这  相似文献   

14.
老土     
我们班的同学经常问我,你这样不老土吗?一阵嘲笑声随之袭来。什么?老土?我想了想,我确实有些老土。我确实有些老土,我穿的衣服都是过季打折的。这又有什么不好呢?衣服嘛,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不管穿什么衣服.都会有人问我衣服是在哪里买的.穿起来人显得特别漂亮,其实我根本没买什么新衣服.秘密在于——我终于成功减掉了身上的20斤赘肉。人瘦了,连一样的衣服穿起来感觉都不同了。  相似文献   

16.
心中的补丁     
彭声骠 《老友》2011,(8):16-16
如今,不要说城里人,就是农民,穿补丁衣服的也十分罕见了。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在我生活的农村,补丁衣服很普遍。我的青少年时代也是穿着补丁衣服长大的。上世纪60年代初,当我开始参加工作时,我还是经常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而且还穿了好些年。那时,  相似文献   

17.
周一海 《老友》2012,(7):45-45
“我女儿(儿子)的衣服穿几次就不穿了.有些甚至没穿过就闲置了.丢了又可惜。”现在不少老人看着家中衣柜里积压的闲置衣服不免会发出如此的感叹。其实.这也道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他们一边在为如何处理闲置衣服而发愁.一边却又时常想着购买新衣服。  相似文献   

18.
爸爸告诉我,他出生在六十年代末的农村。金秋的一天,我和爸爸比起了童年。衣爸爸说,他童年时穿的衣服都是家长手工制作的,从纺棉、织布、剪裁到缝制,所有的工序都是家里人自己完成的,而且那时候绝大多数的农村人都是这样。衣服的形式、颜色也比较单一,衣服穿破了都不舍得扔,补一补继续穿。一件衣服往往穿得是补丁摞补丁。很多  相似文献   

19.
荒诞姻缘     
《社区》2003,(20):58-59
求婚两位已婚男士闲聊,一位提议谈谈各自求婚的动机。“我是在夏天见她穿了一身薄衣服,美腿隐隐若现,于是就向她求婚了。”“我正好相反,”另一位接着道:“我老婆总是穿长裙,我想知道她的腿究竟长得怎么样,于是就向她求婚了!”  相似文献   

20.
兰易 《新天地》2013,(1):50-51
与一位老法官聊天,说到现在的年轻女律师们乱穿衣,夏天花苞裙、透视装等流行元素堆积在身,完全没有职业人的气质。其实这种情况还真是比较普遍,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无知者无畏"。想要穿得年轻却往往忽视衣服的质感,想要穿出优雅却不改变弯腰驼背的姿态。不光年轻人,老年人穿着出错也比比皆是。我对穿着上易出错的小细节归纳了几点,供读者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