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每期十杰     
姓名:江春泽单位:亚洲研究所职务:所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业余爱好:音乐最喜欢的哲理名言:保尔的名言是我一生的座右铭:“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简要事迹:江春泽是比较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现任亚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曾在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研究生院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在中央国家机关担任过副司长、司长等职务。 学术上主要贡献:在国内外发表过400多篇中文与英文学术论文,出版过20多本专著、编著与译著。自70年代末致力于比较经济学研究,是中国在这一领域较早的开拓者之一。著有《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2.
名利的真相     
李小林 《今日南国》2007,(20):72-72
许多年过去了,这个年轻人慢慢老去,但他还在寻找名利。最后,他来到世界的尽头……从前,有一个爱幻想的年轻人。有一天,他听说名利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谁能找到她谁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所以他在心里迷上了名利。他发誓,即使花上一生的时间,也要找到她。他首先到那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书籍中去找名利。结果他发现这些哲理书对名利始终持批评否定的态度,而且一直排斥她——名利不在书籍里。  相似文献   

3.
感悟人生     
《北方人》2006,(9)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也是很短暂的。有的时候,这份脆弱的生命由不得我们把握。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应该浪费这份生命。上天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便是对你的恩赐,他给了你这份生命,你就应该好好珍惜。感悟人生,感悟一下自己的生命。你们可曾见过天空中的白云.我们的生命就如此一般.飘浮不定。是人都曾经迷茫过,我曾经很疑惑,自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人一出生就已经开始走向死亡了。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骇人,可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吗?从幼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慢慢地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人的一辈子永远是走在路上的,一旦路到头了,人的生命也就尽了。所以。人活着,就是和自己约会,和生命约会。  相似文献   

5.
"健康"一词,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如果单单只是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康,那还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健康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心理健康呢?那就必须掌握心理健康的五大要素:一要轻松。要想轻松,首先必须看淡名利,不要被名利所俘获。如果一心想着名和利,一切为了名利而奋斗,那也就无轻松可言。只有远离名利的压力,精神才能变得  相似文献   

6.
名利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满足感的同时也带来烦恼和危险。李斯以名利为动力,成就了一番事业,但也因名利走向不归路。  相似文献   

7.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它光辉的战斗业绩载入人类史册,德尼·狄德罗就是这一战斗唯物主义的卓越代表。他于一七八四年逝世,至今已两百周年了。狄德罗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恩格斯指出:“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就这句话的正面的意思说)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末,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生命意识 ,是他人生观的核心和作品诗意所在 ,构成其全部小说的基本主题和精神底蕴。海明威的一生 ,是深刻体验生命悲剧性的一生 ,也是致力于对生命悲剧性的克服、反抗的一生。海明威的生命意识包括人生悲剧观和英雄主义两个方面 ,体现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理解和生存方式的探求。他的心灵承载了人类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冲突和根本悖论。他以自己的生命和创作 ,验证了人类的超越精神和自由意志 ,为现代西方人在理想缺位、精神空虚的时代 ,指示一条不背弃崇高的生命之路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命不是源自皇天上帝而是物质性元气。生老病死是必然性的自然过程 ,决不以什么鬼神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生与死是生命链条中相存相验的既定环节 ,有生必有死 ,有死必有生。人类总体生命绵延不绝 ,个体生命有始有终。因此 ,每个人必须善待珍重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如果正确处置本性和理性、人和自然及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就能确保个体生命百年寿期的享有。  相似文献   

10.
梁辰鱼的《浣纱记》是明代具有开创意义的传奇戏。在中国古代,名利观就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浣纱记》正打上了这种思想的烙印。范蠡与西施的结合,不是爱情使然,而是有其各自的需求和利益。本文就是从范蠡、西施二人来剖析《浣纱记》所体现出的名利观,就剧本而言,这种名利观体现在于已、于国之中。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教育     
<正>"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保尔·柯察金关于生命的礼赞,不知激励了多少年轻人开启生命奋斗之路。如何认识生命的价值,如何进行生命教育?自人类历史产生以来,就一直作为一个文化母题影响和关照着人类的前行。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病态是:大家在追逐利润与财富的过程中,忘却了生命的意义,也就糟蹋了自己的一生。 那些势利的人,对价格太计较,对价值太忽视;那些清高的人,对价格太轻视,对价值太计较,这两种极端的人,前者是庸俗,后者则痛苦。  相似文献   

13.
旗袍     
正许多年前,就开始梦想有一件丁香色的旗袍和一只翡翠玉镯,仿佛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获得这两样东西,而且我给女子下的定义也是如此:如果此一生你不爱旗袍和玉镯,那就枉为女子;如果此一生没有人送你旗袍和玉镯,就等于你没真正地被爱护过。  相似文献   

14.
每年都有一批老同志退休。涉过人生最激越的河流,难免感慨万千。忆过去,一生奋斗,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所幸者,大多数人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人生易老花易谢乃是自然法则,不可抗拒。看未来,岁月沧桑,星移斗转,夕阳风光无限。大多数人激情依然,感到尚有余勇可贾,有余热可献。人生到此时此刻刚刚进入秋天,是成熟,正是收获的美好季节。因此,退休这一个驿站,不是终点。劝君莫染老来愁,须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风景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如此说来,退休,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乐事。然而,也有人并…  相似文献   

15.
我的养生之道是:一心向善,笑对人生。黎明即起,锻炼有恒。生活规范,心态平衡。顺时应变,珍惜生命。并且,自觉坚持做到:一、一心向善。为人正直,心地善良,修身养性,与人为善。老子说:"无道无私,常与善人。"无私无邪,幸福一生。好人一心向善,好人一生平安。  相似文献   

16.
纪弦是一位超越性的诗人 ,他的一生事业 ,分为“大陆时期”、“台湾时期”和“美西时期” ,就像“三级跳” :在每个生活空间 ,他都不倦地追求超越之道。纪弦的一生表明 ,惟有现代诗 ,才是其生命真实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7.
家住辽宁南部的黄阿婆在86岁的生命旅程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养生之术:"三不养生法",即:不闲着,不忌口,不抱怨。不闲着。黄阿婆一生务农,即便到了晚年,依然手脚不闲。老人说,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人一闲下来,疾病就找上门来了,一忙退百病啊!基于这种理念,黄阿婆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种菜、养鸡、喂狗、做家务样样都干,里里外外,收拾得千干净净,井井有条.空闲时,还常常到村中的活动广场上,和乡亲们一起扭秧歌、做游戏。不忌口。黄阿婆在饮食上从小挑食、不忌口。老人说,只要食物我吃后不"反胃",就说明我身体需要它。黄阿婆生活俭朴,平时吃的都是家常使饭,一碗米粥、一碟咸菜、  相似文献   

18.
名利乃身外之物,是带不走的,人来时一身空,走时还是一身空。可是在世间的迷中,一些人受名利驱使,往往认为钻营求取就会得到益处,却没有想过人生祸福皆有因缘,一切都在天理的安排之中。而妄心贪念侥幸的需求,不仅毫无益处,还会给自己造下罪业,因此而折福,到头来随业流转,不得自主。何不认真体会古人所说的“取之有道,得之有命”、“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的道理呢?  相似文献   

19.
申力雯 《社区》2008,(20):14-14
我已不再读书.当然不等于我不再思考。 作为一个写字的人不读书是不可思议的,但我是一个率直的人,在这崇尚包装的时代,我始终觉得包装是一种枷锁:我是一个喜欢轻松的人,一生追求的是简单的生活。 我曾经是个爱读书的人,现在不读书是有理由的。第一个理由:为了降低生命的成本。  相似文献   

20.
胡厚培 《社区》2002,(20):54-55
舟舟不是天才,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从我们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几乎无人不晓前苏联著作家奥特洛夫斯基,正是他的那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的名言,教育鼓舞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是的,当我们面对着正在玩耍或正在指挥“千军万马”的舟舟时,也这样想过:作为一个人,还有什么比拥有生命,一个健康而鲜活的生命更为重要?失去生命,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失去一个健全的生命,就意味着失去健全人的一切。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拥有健全生命的正常人,是很难体会到那些生命“残缺”的人的悲哀的。我们和许多家长不一样,越是在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