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明代山西境内重点是大同地区的边墙、城堡的兴筑过程,特别辨析了"大边"、"二边"的概念.本文认为,明代不同时期存在着位置、走向不同的大边和二边,明初的大边、二边应在今内蒙古境内,现存的晋蒙交界处的长城是明嘉靖后形成的新"大边",其位置在明初的二边之内.后代资料中所以出现这种大边、二边颠倒错位的情况,一是正统以后明蒙双方攻防形势的改变,造成明朝防区的大幅收缩;二是成化以后的屡次异地重修边堡造成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笨弟弟     
《北方人》2007,(2)
我不记得弟弟是怎么来到我家的了,那时我还不到三岁。有天妈妈问我,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邻居蓉蓉姐才比我大一岁,却机灵很多,她就撺掇我,要妹妹。于是我们就围着妈妈,叽叽喳喳地吵着要妹妹,因为妈妈虽然给我买过小人书,却还没有买过洋娃娃。  相似文献   

3.
我的第一个房东是个50多岁的阿姨,在某国家机关上班。这三户共用卫生间的筒子楼中的一间就是她单位早年分的,有十几平方米。李阿姨没有结婚,每次收房租之类,可能出于安全考虑,都是她弟弟陪着一起来。那个中年男人是个警察,骑着一辆旧摩托车,只在卧室门口站着,并不往里走,挺客气。  相似文献   

4.
生命中的盐     
叶倾城 《可乐》2011,(4):27-27
有时,陈坤会想:没有那些童年的不快乐,就没有现在的自己。小时候,陈坤一直在外祖母家生活,11岁才回到母亲身边。母亲家里还有继父,以及同母异父的弟弟。因为家庭条件不好,陈坤总是吃不到肉,他对自己说:"这不算苦。"他从来不曾得到过宠爱,却要努力当一个负责任的大哥:把肉让给弟弟吃,心疼弟弟,告  相似文献   

5.
弟弟的冰糖     
因为生活拮据,弟弟8岁那年被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给人寄养。那天,母亲把弟弟洗漱得干干净净,给他穿上刚缝好的新衣裳,帮他系好衣扣,戴上带子。弟弟把新衣裳看了一遍又一遍,单纯地笑着。母亲跟弟弟说了很多话,在弟弟的前额上吻了一下又一下。远处传来马蹄声,那家的叔叔骑着马  相似文献   

6.
在巍峨的丹江大坝侧畔,有条沙沟河,在沙沟河上有座三里桥,风风雨雨多少年,沉默的三里桥啊,你注视着这方水土千百年来的沧桑与巨变!曾几何时,三里桥畔人烟稀少、荒芜一片。自改革开放以来,三里桥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艰苦奋斗,矢志创业,把贫困的沙洲变成了希望的田野。199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7.
《阳阳与亮亮》中的阳阳和亮亮两个人物实际上是曼斯菲尔德与她的弟弟来斯利·契明幼年时期的再现。作者深情地怀念小时候与弟弟在新西兰的无忧无虑的生活,通篇弥漫着浓郁的思乡情。这篇小说的语言没有浓妆艳抹之嫌,而有疏淡素雅之韵,文笔之中饱含着真切的情意。  相似文献   

8.
邱朝平 《老友》2010,(6):45-45
父亲去世那年,母亲58岁。当时她和还没有成家的弟弟在乡下,母子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相依度日。生活虽然说不上什么富裕,倒也过得衣食无忧,平平安安,和和美美。村里的乡亲们赞母亲有福气,夸弟弟能干,他们眼里对母亲充满了羡慕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省临沂市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靠捡破烂为业的一位残疾老人,将自己的孙女培养成大学生。近日,记者独家采访了这不平凡的爷孙俩。下面是那位残疾老人孙女的深情自述:父亡母嫁,爷爷撑起了这个家我叫郭秀艳,今年20岁,是临沂师范学院2000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的家乡在临沂城西部一个叫前桃园的村子。在我两岁那年,父亲患脑肿瘤撒手西去。撇下了我和母亲、弟弟及爷爷。正当全家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时,未出一个月,不堪忍受生活重负的母亲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抱着不满两个月的弟弟不辞而别,再也没有回来,将家中累累的债务和我留给了爷…  相似文献   

10.
吴云  梁娟萍 《老友》2009,(7):37-37
编辑同志:我今年已70多岁了,因为无儿无女,多年来是独自生活。可如今,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已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由于没有赡养人,为此,在前不久我要求由我抚养成人的弟弟来扶养我。可在弟妹的反对下,弟弟  相似文献   

11.
深藏的秘密     
澜涛 《今日南国》2007,(19):74-75
有一些秘密,谜底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爱。我的家在一个小镇,镇虽小,却因有山有水而美丽。当工人的父亲和母亲虽然没能创造一个富足的家,但我和弟弟却都生活得幸福而又快乐。灾难发生在我17岁、弟弟16岁那年,父亲在工作中被砸断了一条腿,家的主要支柱倒塌一根,而这一年,母亲刚刚下岗不久,她变得唉声叹气起来。那年的春节后,16岁的弟弟留下一封信,悄悄地跟随着南下打工的队伍去了深圳。母亲每天都要看上一遍弟弟留下的信,每次眼睛都会红起来。弟弟的信我只看了一遍,就记住了全部内容:"妈妈,没有和你商量我就走了,你别生气。我想过了,给父亲治伤,咱们家欠下了好多债,供我和姐姐两个人上学太难了。我是男孩,应该为你和爸爸分忧。我去打工,一起供姐姐上学……"  相似文献   

12.
弟弟因伤性无能,多情兄长准备捐睾丸 今年29岁的孔志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富裕的农村家庭,父亲是当地一家爆竹厂的负责人,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下面还有个比他小3岁的弟弟孔明,一家四口过着幸福而富足的日子。然而,1990年年初,孔志父亲负责的爆竹厂发生爆炸,父亲当场被炸死。父亲死后,孔志的母亲也因伤心而落下一身的病,原本富足的家庭很快就穷得揭不开锅了!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今年已70多岁了,因为无儿无女,多年来是独自生活。可如今,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已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由于没有赡养人,为此,在前不久我要求由我抚养成人的弟弟来扶养我。可在弟妹的反对下,弟弟  相似文献   

14.
我当小老师     
暑假的一天,妈妈不在家。我和弟弟商量,由我来当他的小老师,弟弟高兴地连声说:“好!”于是,我就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小黑板上写了“aoe”三个字母,同时,让弟弟端正坐好。我指着第一个字母说:“这个念‘啊’!”弟弟张开小嘴巴,跟着念起来。我又指向第二个字母,并  相似文献   

15.
弟弟     
关邑 《山西老年》2008,(3):22-22
家里来信说,将近不惑之年的弟弟终于要成家了,对象是一个农村姑娘。由于先天不足,我长得又瘦又小。弟弟长得壮实多了,比我高出一头,看上去倒像是我的哥哥。因为体质不好,我9岁才上学,弟弟也闹着要去,父母就干脆让我们姐弟两个一同上学。开始,弟弟贪玩,成绩不好。半年以后,他就由倒数第二,进入了前五名。我是一个女孩,  相似文献   

16.
弟弟的谜语     
李荷卿 《新少年》2013,(5):18-19
"嗨,基思,"我的小弟弟汤姆对我说:"你知道如何称呼一只懒惰的袋鼠宝宝吗?"我注视着书本,假装没有听到他说话。"嗨,基思!你知道如何称呼一只懒惰的袋鼠宝宝吗?"他又问了一遍。"我不知道!"我说。"一袋土豆!"弟弟的笑声响彻整个房间,沙发那边也传来妈妈的笑声。每个月过得最慢的一天就是在我弟弟收到他的新《笑话大王》杂志那天。那本杂志刊登着各种笑话——恶作剧、俏皮话、生活笑话,还有弟弟最爱看的猜谜笑话。每当新杂志送到的时候,弟弟就会让我猜里面的谜语。  相似文献   

17.
我祖籍浙江宁波,家乡故居的门前有条河,是孕育滋养我祖辈父辈的母亲河。家乡人至今仍延续着江南水乡人的生活——在母亲河里淘米、洗菜、洗衣……不时有船经过,将满满的收获送往远方。每次回去,我都要去河边走一走,折几枝芦苇,享清风迎面,观河上风情,回味一段逝去的、但从此改变我人生方向的往事……  相似文献   

18.
王清 《百姓生活》2008,(11):4-5
父母到广东打工,留在家照顾弟弟的16岁阿香怀孕生子1990年6月出生于广西河池市一个小山村农家的阿香,家中还有个弟弟。由于家境贫困,她的父母经常外出打工,有时一去就半年。阿香的爷  相似文献   

19.
马青 《社区》2011,(23)
近日,一张《弟弟要睡了》的照片,在腾讯微博被转发上万次,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许多人称感动得想哭。照片里,湘西凤凰县好友小学一个女童带着弟弟上课,一边听课,一边哄弟弟。照片中女孩叫龙张欢,今年10岁,弟弟张俊杰,今年2岁。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孩子们跟爷爷奶奶生活。曾经:每个星期都带弟弟上学10月23日,湘西凤凰县山江镇小雨。  相似文献   

20.
陈倩儿 《社区》2011,(34):64-64
从来没有人告诉10岁的龙张欢,童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活法。自6岁半上小学一年级起,她就开始背着8个月大的亲弟弟去学校。亲弟弟长大后,她又接着抱起了两岁的小堂弟。这样的童年在当地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然而近日,她生活的瞬间经过支教志愿者用相机定格,并上传网络后,一下子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