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和以创新及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逐渐凸现,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我国产业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要加强能源、资源、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提升解决瓶颈的突破能力;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显著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能源和工业生产的重大技术正在向低碳、高效、环保的方向过渡,主要发达国家已把发展低碳产业、做大低碳经济作为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占领经济制高点的战略首选。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低碳产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日益渗透的今天,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能否立足于未来的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的核心要素。为此,构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运行机制和企业主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我国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未来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技术学习及自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过分注重引进国外资本的规模,忽视了技术的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国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陷入困境和面临潜在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技术的现状及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误区及潜在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加强技术学习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家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示范区作为“3+1”试验示范区序列,为合芜蚌三市及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在分析“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创新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对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技术体制对企业自主创新程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耘  曾进泽 《学术研究》2007,35(6):56-62
该文分别从技术体制的四个基本因素出发对企业自主创新程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相关假设,设计出量表,并依据问卷回收的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创新保护、技术的累积性和知识基础的性质对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带来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打破来自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瓶颈制约,需要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发展模式转型.产业生态作为一种全新视角的发展模式,是改变目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手段,是自主创新的目标取向,是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自主创新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寻根溯源,创新激励层次不清晰、作用发挥不到位和机制不活等难辞其咎。为此,有必要就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的三个层次、三个维度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就国家层面而言,积极拓宽激励范围并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方式至关重要。产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则应以延伸产业链为导向,逐步形成各产业在全国各地区的合理布局,并考虑政策对企业的扶持期限,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与恶性竞争。而对于企业创新人员的政策激励方面,则应坚持物质激励为主和精神激励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不仅关系未来主导产业竞争,而且关系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竞争力的提高,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运行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深层次课题。我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要加强如下工作:一,大力营造适宜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及其拓展的范式设计与制度创新;二,科学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三,动态实施产业模块化创新转换策略;四,大力实施技术标准的推广、联盟和控制策略;五,努力构建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第三类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9.
张泽一 《兰州学刊》2014,(1):113-118
自主创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北京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承担着引领和主导的重要地位。文章对北京的自主创新现状、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大庆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上,市委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大庆全面发展的战略新高地"的战略目标.对于大庆这样一个资源型城市来讲,构建战略新高地的核心是如何发展接续产业.面对原油产量逐年递减的现实情况,只有构建产业新高地,才能实现大庆的可持续发展.大庆地区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把资源的优势转化成产业的优势,做大做强天然气产业,这是构建产业新高地、进而解决接续产业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但是就产业层次而言,与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两大支柱行业,近年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这两大行业的R&D强度以及增加值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高技术产业技术产出水平(AI值)的下降。目前这两个行业正处在由组装加工阶段向自主创新引导的技术追赶阶段跨越的过渡期,自主创新是这两大支柱行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徽州社会科学》2006,(10):I0002-I0002,F0003
近年来,歙县北岸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办工业,围绕山区资源开发办工业,围绕高科技利用办工业,不上一个污染项目”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经济发展引擎,以长毛兔养殖加工,食品,茶菊包装,毛纺织,玩具,粉体化工,五金矿业,电动自行车,丝绸,建筑材料等产业为依托,倾力打造“诚信北岸,活力北岸,魅力北岸,和谐北岸”,经济社会呈现出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近阶段中央审时度势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才能带动全局突围.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主题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根本措施是综合配套改革,其实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实现自主创新,必须把握合理的价值取向,使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自主创新,要选择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是:在经济发展中实现自主创新、在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中实现自主创新、在营造良好环境中实现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统筹”。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山区。山区是“三农”问题体现最集中、难点最突出的区域。因此。要落实“五个统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山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唐竞 《南方论刊》2010,(4):83-84
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凝心聚力保增长、抢抓机遇促发展、一心一意惠民生、群策群力建和谐,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强度推进、高质量落实,努力把镇隆建设成为信宜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水果业已经是茂名的一大产业。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亟需制订一个多方位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8.
《四川社科界》2004,(5):41-42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归纳起来是要我们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在当前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请看,“五个统筹”中,大部分讲的是社会。如此重视“经济社会协调”,是在科学发展观上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仍未改变“挖动地球”求资源的发展模式,由此出现了“低碳不经济”“经济不低碳”的低碳发展困境.低碳工业的建设是低碳经济推进的重中之重,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资源型企业对推进低碳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性.从资源流动原理分析动脉产业、静脉产业之间天然的耦合关系可以发现,两者协同应是低碳发展的必然,然而资源型企业现状分析结果却表明两者存在伪协同等问题,这正是低碳发展陷入瓶颈的根源所在.动静脉产业之间要达到真正的协同,首先要求动脉产业衍生静脉产业,而不是静脉部门.建议在大力发展传统动脉产业的前提下同时推进静脉产业发展,实现两者协同.  相似文献   

20.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珠三角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外向程嚏最高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无论是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在全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珠三角地区,产业层次偏低、人均发展水平不高、资源与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珠三角进一步发展的羁绊。因此,统筹珠三角产业调整与转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成为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实现新~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