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朝著名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说过:"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大巧之朴"历来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借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中,也能帮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得心应手。我们不妨把"朴"看做是纪录片所赖以存在的真实内容,"巧"则看做是它的叙事方式和表现形式,这样,作为"历史使者"的纪录片就能够达到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了。  相似文献   

2.
从先秦道家老子庄子的著作看,老庄没有从正面论巧,文中出现的巧也基本是被否定的。但透过其文字深层看,老庄有肯定的“巧”。他这种“巧”,是“大巧”,“大巧若拙”,拙不见巧,是不见其形的道之运行,但舍去了运行的形式,表现为自然之巧,隐迹之巧,体道之巧,因而此巧为“不巧之巧”。形而上的“道”下落到物质层面,就有人为的体道之巧。老庄对体道之人的创造之巧也给予了张扬,而对不符合自然之“道”彰显于外的人为背道之巧给予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3.
在《老子》一书中,“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考察《老子》主要注本,《老子》“朴”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其包孕的三重内涵:哲学义、政治义、伦理义。“朴”的哲学义指一种具有超越性、完美性的境界;政治义即是圣人治国理政之最高法式;伦理义指人性最原初、最浑全的面貌与状态。“朴”的当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是反抗现代性,其二是会通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老乞大》和《朴通事》中动词“在”的用法吴葆棠《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在”字,除参与构成“在前”、“在先”、“在下”、“在生(即在世)”和“自在”等共15个复合词以外,多用作表存在义的动词。1、动词“在”参与构成的句法构造有三种:1)在x,例如:...  相似文献   

5.
鲁迅心目中的“中国”关振强(江门市农行干校新会529100)什么是鲁迅心目中的"中国"?鲁迅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中国地质略论》)在鲁迅心目中:中国就是"中国人之中国"。朴...  相似文献   

6.
受老庄思想崇尚自然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文显出“真”、“朴”的风格。他在文章中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反对创作的形式主义,所以他的文章“词淡意浓”,与元嘉以来文学的“铺锦列绣”的形式主义潮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朴通事》是古代朝鲜人学习汉语白话的书。其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据《李朝实录》世宗条记载,国王五年“礼曹据司译院牒呈启老乞大、朴通事、前后汉直解、孝经等书,缘无版本,读者转诵习,请令铸字所印,从之。”可见,《朴通事》同《老乞大》一起,在李朝世宗初已经传抄诵习了。《老乞大》是蒙古音,指中国,本是蒙古人学中国话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创立保皇会,力主勤王,继续鼓吹维新变祛.1904年起,康有为游历了欧洲十一国,随后写下了《物质数国论》等著作,认为:“中国数千年之文明实冠大地,然偏重于道德、哲学”[1],但如果“以一国之强弱论焉,以中国之地位,为救急之方药,同中国之病弱非有他也,在不知讲物质之学而已”[2],提出了“有物质学者生,无物质学者死”,[3]的观点,大倡物质之学.本文试对康有为的“物质之学“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一、反有为“物质之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康有为的“物质之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欧…  相似文献   

9.
关于宋初先南后北统一方针讨论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宋初先南后北统一方针的讨论提出三点新看法:1.认为后周王朴所讲“先易后难之“易”非是传统看法所指较弱的对手容易征服之意,而是指在较长的边境线上容易找到突破口之意。2.认为宋初君臣虽然对燕云地区念兹在兹,但在先南后北统一方针中的北仅指北汉而不包括燕云,因为至宋初燕云已归属契丹几二十年,收复燕云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宋与辽之间的边防问题。3.认为过去讲座讨论中说周世宗改变既定方针是因契丹南侵和说宋初经济实力不如辽国等看法与史实不符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方言歧异现象在周秦时代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战国策·秦策》载:“周人谓鼠未腊者朴,郑人谓玉未理者朴。周人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乃死鼠也。因谢不取。”《左传·文公十三年》载:“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由于方言复杂,方言的调查也就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还秦籍之,藏于科室。”这些乘着轻车(“輶轩”)调查方言的使者,其使命是“考八主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主海内之音韵,使人主居高堂知天下风俗也。”至于汉代,朝廷也“留心典诰,发精于殊语,欲以验考四方  相似文献   

11.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这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雨过山村》诗.此诗广为传诵,脸炙人口,从小学课本到大学教材,从各种古诗选本到鉴赏辞典,几乎都有它的位置,因而成了王建的代表作.对这首诗的赏析评价,大致皆如《唐诗鉴赏辞典》所言:“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气息”.“全诗处处扣住山村特色,融入劳动生活情事,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新鲜生动的意象,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可谓‘心思之巧,辞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了.”尤其对于后二句…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大地,有一位被誉为“东方第一奇人”、“中国第一超人”的人.他的特异功能,早已通过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播放.名闻遐通。凡在“东方之子”中看过他神功的人无不为之折服、倾倒,为不己。从昨日到今天.他原本没有本质的区别。然而,他的名字和他的爱国之心,爱民之情: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积德行善.爱洒人间: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耳誉.以及短短七年便向社会、家乡和人民捐款八千多万圆,使他又跨入了“中国大慈善家”的行列。他是谁?他就是充满神秘傅奇色彩的著名社会活勤家、全国政协委员──天地…  相似文献   

13.
《金陵瞭望》2007,(20):59-59
陈三立被誉为晚清同光体诗人的首领.有“呼保义宋江”之称。梁启超对他的诗文评价极高,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陈三立在南京前后20多年期间.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4.
南朝赠答诗是南朝诗歌中抒情性较浓的代表题材之一,其在“性情”与“声色”之关系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性情显于声色者、性情与声色交融者、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者。这些特点与当时重文尚文,以诗歌作为仕进手段的文化背景,以及后期士族狭小苍白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趣浓劳轻,乐学不疲。”我就采用了寓作文教学于生活之中,导之以兴,启之以趣,使学生写作心理由“怕”变“喜”,转“厌”为“爱”。  相似文献   

16.
时代在变革,语言也在变革,新词新语新用法不断出现,使得编城现代汉语新词典的工作应接不暇.值得注意的是,新造词语中发展最旺盛的一类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段构造的,我们称这类词语为“比喻式词语”,它包括“比喻式会成同”和“比喻式短语”.一、对比喻式词语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比喻的修辞方法之受到重视,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吃巧而理至”.尤其对于为师者,善用比喻会使你的讲解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感人、透明清澈、通俗易懂。《学记》中作了这样的强调:“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可见古人对比喻的重视.然…  相似文献   

17.
赵凌君 《新天地》2011,(9):143-143
古人云:“学则设疑,方疑则大进。”设疑是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小疑则小有收获,大疑则大有收获。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解决了矛盾,就能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可见,设疑在启发式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关键在于如何设疑,何处、何时设疑才能做到“精…巧”。我在设疑中注意到了这几点: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有大雅,也有大俗。所谓“艺贵拙,然必大巧之拙。”做到了大俗,其实也就达到了大雅的境地。在日常写作中巧用俗笔,就是大雅,雅俗共赏是人们的审美意识,也是人们最简单的审美观。白居易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观点。“时”“事”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大俗,而生活也是大雅。  相似文献   

19.
朱熹用“东莱之弊尽在于巧”,批评吕祖谦之学问“投机取巧”。学界关于“巧”具体何指,聚讼纷争,且莫衷一是。回归具体历史语境,吕祖谦之“巧妙”,主要在于其文章工夫,表现在其对文道并进的重视与修辞技法的推崇。此种“巧妙”的文章工夫,彰显了吕祖谦重建文统的旨趣:为了实现文以传道、文以经世,他建构了以修辞技法为门户,以文道并进为堂奥,以经世致用为旨归的宋学之文统。  相似文献   

20.
——③rtB酗 e’t喇④结呆,老师偏偏叫舅阿男孩,男孩起立后哑口捌无言,当众出丑,同学们哄土…_、;.__,。。,n堂大芙。叼w浓烨旷?-幽W【“”“”““换只手高举自信@山金 @刘志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