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郭沫若是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历史学家、作家、诗人。由于他在文化战线上的卓越成就和重要地位,1938年夏,中共中央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决定以郭沫若为鲁迅的继承者和中国革命文化界的领袖。1941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50寿辰和创作25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界进步人士,分别在重庆、延安、桂林、香港等地进行了纪念活动。周恩来、周扬等人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了郭沫若的成就。周恩来在《我要说的话——论鲁迅与郭沫若》一文中指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鲁迅先生已不在世了,他的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是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下发生的,它的发生又使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深入发展。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突破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接受、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由它掀起的这个新文化运动到了“五四”运动,才得以形成规模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李大钊早在“五四”的前一年起,就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7.1),《庶民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熟悉现代文学的人都知道,创造社跟鲁迅有过激烈的争论,虽然后来他们为着同一目标的大战斗的需要,“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一同参加了左联,一同向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作斗争,但是要他们完全消除芥蒂,是很困难的。然而,作为创造社发起者和重要成员之一的郁达夫却是个例外。自从1923年2月17日在北京和鲁迅相识后,便终生热爱和尊敬鲁迅。他对于鲁迅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文化事业上的卓越贡献认识得最早。用郭沫若的话说:“郁达夫之于鲁迅更有点近于崇拜。”鲁迅的《呐喊》出版以后,郁达夫一再向友人推荐,他说:“如问中国自…  相似文献   

4.
为了庆祝郭沫若诞生一百周年,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于1992年11月在西北大学图书馆举办了题为“鲁迅、郭沫若与‘五四’新文化”的学术讨论会。会议由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傅正乾教授主持。与会代表有来自省内外的学者,专家、教授40多位。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张华同志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王骏骥同志宣读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的贺词;陈瑞琳同志宣读了四川郭沫若研究学会、陕西省社联副主席李振东发来的贺信。西北大学科研处处长陈宗兴、中文系系主任刘建军教授也作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出现的很多重要作家,如鲁迅、周作人、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陶晶孙、谢六逸等,都曾经留学日本,可以说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有留学生经历的背景的作家。由于较长期地留学日本,所以日本文化与文学自然而然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同样,不论是作为“弱国子民”的留学生还是作为回国后声名卓著的作家学者,他们对日本的文化、文学亦会抱有相应的、虽然存在个性差异但却在总体上显示出时代性和群体性特征的态度,也即五四时期留日作家群总体的日本文化、文学观和接受态度。  相似文献   

6.
考察 2 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与文化运动 ,必须把握两个有重要的意义的支点 ,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与 80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思潮。这是两次基本文化取向相反的潮动 ,分别出现在2 0世纪前后两端。文化寻根思潮发起的重要理由之一 ,即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断裂”的不良后果 ,而他们的责任 ,就是要续起传统文化之链 ,重塑或重镀民族文化辉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 80年代文化寻根思潮之间深刻的冲突 ,事实上反映了世界化与本土化、现代性与民族性、横向接受与纵向继承等关系的紧张 ,这是 2 0世纪中国文化面临的最严峻、最…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曾经是个“拉车前进的好身手”,后来却堕落成革命的叛徒。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任意褒贬历史人物。他们硬说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尊孔派”、“混入党内的同路人”,一笔抹煞了他的历史功绩。谁要是不同意他们的说法,就给谁扣上替陈独秀“翻案”、为叛徒“唱颂歌”的帽子。关于陈独秀的评价问题从此成为森严的禁区。 我认为,不能因为陈独秀后半生的罪过否定他前半生的历史功绩。否则,不仅违背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且无法科学地阐明五四时期的历史面貌。一 陈独秀是五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主…  相似文献   

8.
终鲁迅一生,他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抨击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曾力主“不读中国书”,另一方面则又潜心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研究,并以其甚深的旧学功底,在国学研究方面作出了显而易见的贡献。对此,本文从文化理想和个性心态这两个视角,予以较为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鲁迅对于传统学术文化的独特态度,既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同时也与鲁迅的个性性格及学术文化背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鲁迅的国学研究有着社会文化和个人素质的双重动因与内涵,由此我们也能窥测到中国现代学术和学者的某种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9.
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目前流行的观点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强调五四文学革命直接受益于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构成,其价值取向直接来自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想象,晚清以来的主流文学作为一种渐变的铺垫,在新文化运动之际终于发生突变——这是“文革”结束以后,大陆文学史普遍采用的一种的文学史模式;另一种是世纪之交舶来的思路,即王德威的“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观点,强调晚清以来被大陆文学史忽视或“压抑”的非主流文学(狎邪、公案、科幻等小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
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是最有成绩的部门;在郭沫若关于文学类型的理论中,诗的理论是比较丰富的。郭沫若的诗论,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近一、二年来,也有专文论述,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见解。但是,这些论述都局限在他五四时期的诗论,没有注意他“五四”以后直到建国以来的更  相似文献   

11.
“五四”前后,随着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西方各种文学流派纷至沓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回响。其中尤以现实主义流派为甚,并很快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主流。鲁迅,则是这股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的最杰出代表。因此,进一步探讨鲁迅那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考察它的形成和发展,它的内容和特点,便不仅有助于理解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而且也将有助于理解那一时期的文学现象。一、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理论背景除了“五四”时期的时代思潮外,还有西方哲学的影响,更有对东方古代文化的创造性理解,这种理论来源的复杂性反映了郭沫若在“五四”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汇中的独特姿态,至今仍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启蒙运动思想史上,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都占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由早期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还在于他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人们只是在“五四”时期才能具有的那种思想和见解。他的启蒙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是远远地跑到了他同辈们的前头。 鲁迅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在思想文化战线上,他代表着全民族的大多数,始终是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他是新文化运动最伟大最英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文学,从本世纪初的“五四”文化革命运动发轫,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鲁迅先生是它的伟大旗手,起了劈荆斩棘的开创作用;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在推动新文学使之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起了开拓作用,这是大家公认的。而丁玲呢? 丁玲从一九二七年进入文坛,到她一九八六年辍笔逝世,一直论说纷纭,毁誉不一。直到今天的某些新文学史和一些评论文章、对她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还是不愿给以充分的,应有的评价,整个说来是在贬低。这并不一定是出于偏见,有意为之,更多的是  相似文献   

15.
(一) 在我国近代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一直阴魂不散,曾出现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潮,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曾有着伟大的历史功绩,这已被历史所证实.但是,也无可否认,在新文化运动中,采取了新文化与传统文化完全对立的态度,在批判封建礼教的同时,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1929年.胡适为《基督教年鉴》写的《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一文中,反映和代表了这一思潮的观念.在文中首次使用了“全盘西化”这个提法,他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我国情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他说:“我们  相似文献   

16.
<正> “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以西方文化为主体而掀起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西方各种“思潮”、“主义”大量涌进,迫使这一代知识分子不得不在中西文化交汇中,重新组合自身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的以“全盘西化”为主体形成“西式”文化心态;有的以“东方精神文明”为主体形成传统文化心态;有的以“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形成“中西合壁”型文化心理结构。老舍没有赶上这一代知识分子在金戈铁马、大浪淘沙下所作的文化心理选择,他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的情势下登上文坛的。这就决定他在登上文坛的同时,就带上  相似文献   

17.
(一) “五四”运动,既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又是伟大的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项主要内容。新体诗歌就是在这一运动中诞生的。新体诗歌不象古典诗歌中近体诗那样讲求精严的格律,它用口语写作,形式自由,是我国近百年来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五四”时期一些有影响的诗篇,在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发挥了进军号角的作用,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五四”以后的新体诗歌,在形式上受外国诗歌的影响十分明显,它们虽然摆脱了旧体诗歌格律的束缚,但对批判、继承传统有所忽视,未能不断探索、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8.
宋喜坤  张丽娟 《学术交流》2012,(12):192-196
发生在1946年的东北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一场新启蒙运动,是五四启蒙、30年代新启蒙、延安革命启蒙后的又一次思想文化启蒙运动,是对五四启蒙的隔代回返后的继承。哈尔滨《文化报》倡导的新启蒙实践作为东北新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上表现为五四启蒙,在思想上表现为民族的思想和鲁迅精神的双核心,在哲学上表现为内外双线的双轨道启蒙。在这种文化、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文化报》新启蒙实践以其合理的方式解决了"启蒙"和"救亡"之间的历史冲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世纪初期以来近70年的中国文学思想理论的发展和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进行了宏观考察和研究,认为中国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建构起多元开放的“人的文学”观念体系,到了30年代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又分化成两大主要理论体系,即以鲁迅、周扬、冯雪峰为代表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由于适应了中国急迫的社会政治革命要求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学观念,以朱光潜、沈从文为代表的非功利的文学审美理论,在唯物史观和艺术社会学范畴之外丰富了现代中国文艺思想。上述两大理论体系中一些真诚的理论家,在把握“文学-人”这个核心进行艺术思考时,不断突破自身的理论局限,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对立面的某些理论思想,从不同的方面改造和发展着“五四”开创的“人的文学”的思想,构成了总体历史发展的多向分离和总体趋近的运动轨迹。这将对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有两点历史启示:一是文学观念的建设必须以文学和“人”为核心,对于文艺规律的探讨不能偏离人所创作的这个文学主体;二是新时期文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应该向着历史的“新的综合”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20.
冯骥才的《怪世奇谈》系列小说,以颇为反讽的态度重述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封建糟粕的辫子、缠足和阴阳八卦,试图以世俗精神和常识经验为依据颠覆“五四”式启蒙话语的逻辑,体现出作者拒斥理性启蒙、回归常识启蒙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