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率性犯罪概念的提出是罪过理论纳入情感因素之后合乎逻辑的理论必然.率性犯罪是行为人在罪过情感引导下或情感作用胜过意志作用的犯罪.率性犯罪艾延在理性主义肆虐的时代,理性主义浸淫了率性犯罪行为人的无情和自私.追求个人私欲的满足与对他人的冷酷无情交织在一起是率性犯罪的基本特征.率性犯罪的发现,不仅深化了人们对犯罪的认识,也为刑事法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纵容类犯罪是一类典型的不作为犯罪,然而传统罪过理论对该类犯罪无以认定.纵容类犯罪在认识内容、意志倾向等方面与刑法规定的故意犯罪的认识内容、意志倾向等方面不同,因此,严格来讲,纵容类犯罪不能是直接故意犯罪,也不能是间接故意犯罪.以罪过情感理论进行分析,纵容类犯罪的主观要件是一种特殊的直接故意类型,即监督故意.纵容类犯罪的...  相似文献   

3.
犯罪学家关于情感动机的论述不属于罪过的范畴,当代刑事立法和刑法学者关于情绪、情感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和见解,也不是已然将情感因素纳入罪过或罪过理论之中的表现。而当代一些刑法学者为将情感因素纳入罪过理论的探索,亦因踏入各种各样的误区而不得而终。为将情感因素成功地纳入罪过理论,我们必须秉持若干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前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呈上升趋势 ,其危害也日益严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相关的概念从犯罪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其次介绍了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各级公安机关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主要对策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祖书 《理论界》2005,(8):60-60
在刑法学、犯罪学等刑事法学理论体系中,犯罪概念居于最基础的基石性地位,因此研究犯罪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的犯罪概念,即一种是实质的犯罪概念,另一种是规范的犯罪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实质的犯罪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从历史发生的角度来看,实质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先于规范的犯罪概念,实质的犯罪概念的界定与统治阶级的犯罪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即有什么样的犯罪观,便有与其相应的实质的犯罪概念。  相似文献   

6.
任何行为都有完成形态,犯罪既遂即犯罪的完成形态,任何犯罪都有既遂形态,而不限于直接故意犯罪.犯罪的社会危害可以划分为物质性危害结果与精神性危害结果,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危害结果是认定犯罪既遂的唯一标准.犯罪既遂包括行为犯和结果犯两种形态.犯罪成立与犯罪既遂是两个概念,犯罪未遂同样可以被规定为犯罪,危险犯就是被刑法规定的一种未完成形态的结果犯.  相似文献   

7.
犯罪概念是人类社会对犯罪这一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认识,在整个刑法学、犯罪学等刑事法学理论体系中,犯罪概念居于最基础的基石性地位,因此研究犯罪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划分二种类型的犯罪概念,即一种是实质的犯罪概念,另一种是规范的犯罪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及我国的规范的犯罪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近代刑法中规范的犯罪概念,只是在资本主义法治建立后,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呼应,规范的犯罪概念才获得统治阶级的重视,从而逐渐取代实质的犯罪概念成为刑事法学中的主要的犯罪概念。  相似文献   

8.
严格地说传统犯罪学就是犯罪原因学,这种犯罪学忽略了犯罪的存在,只研究作为犯罪学对象的部分内容而非全部内容,严重阻碍了犯罪学学科的发展。为了犯罪学的科学性,为了犯罪学的发展,犯罪学必须完整、全面地研究自己的对象,必须从犯罪原因学走向"犯罪存在学",即真正的"整体的犯罪现象学"。  相似文献   

9.
陈利  尹越 《理论界》2010,(9):66-67
人格障碍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由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较大,变态心理的发生率有不断扩大的倾向,而且,由于与其它人格障碍相比,反社会人格者实施的犯罪,社会危害往往比较严重,已经成为犯罪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根据反社会人格的特点,在对反社会人格情绪、情感、意志和性格特点进行阐述基础上,依据心理治疗理论,从人格矫治出发,提出反社会人格犯罪的预防对策,希望为有效预防和打击反社会人格犯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对情感型罪过的准确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罪过理论的语境中,一些犯罪的罪过形式得不到准确妥当的说明,甚至无从说明。对罪过的说明应当与我们对它的道义谴责相一致,并且不能忽略行为人的情感因素。为将情感因素纳入罪过理论之中,必须严格区分情感动机和罪过情感。本文对情感型罪过的三种类型及其罪过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定位。  相似文献   

11.
许海波 《东岳论丛》2004,25(5):182-184
以“构成要件说”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 ,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处于通说地位。然而通说不仅不符合犯罪既遂的应有含义 ,而且依据的理论前提错误 ,在理论上和实际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应予坚决摒弃。应当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角度确立既遂的标准 ,即以“犯罪目的实现”为根本标准 ,以“危害结果发生”为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发展毒瘤的犯罪亚文化与犯罪之间关系密切.在转型社会中,剧烈的社会变革导致文化发展失范,大量犯罪亚文化滋生,对黑恶势力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从犯罪亚文化角度分析涉黑犯罪,不能仅停留在对涉黑犯罪原因的简单分析,而应该看到犯罪亚文化对涉黑犯罪主体内在价值侵蚀及其对引起涉黑犯罪发生的内因性性质.通过这种更深层次的分析,才能有效遏制黑恶势力犯罪蔓延和发展,积极从文化角度构建黑恶势力犯罪预防路径,消除黑恶势力犯罪产生发展的文化根源,即涉黑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从而预防该类犯罪.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工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在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公众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而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危害后果又往往具有多种因素交合的特点,行为人的主观罪过难以被司法机关及公众所觉察和知晓.而传统的刑事犯罪理论,对行为人定罪的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及后果,必须持有罪过的心态,即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存在故意或过失,无罪过就不存在犯罪.因此,我们认为在环境犯罪中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犯罪的羁束概念,是指任何人无权对其外延和内涵作出扩大或限制解释的法定概念,具体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实施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自由概念是指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和目的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作出的学理概念,包括"一般违法观点","违反道德规范观点"和"犯罪学观点".其中,犯罪学观点将未成年人犯罪理解为最广义的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一切背离社会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5.
犯罪学和刑法学都称"犯罪"为其研究对象的核心或首要问题,那么二者是否涵义相同,或者说相对于刑法学为新学科的犯罪学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此为10年来纠缠不清的学案。犯罪学语境中的"犯罪"一般是指犯罪现象,整体性、动态性和实证性为犯罪现象的本质属性,且犯罪现象概念的逻辑学属性为实体概念,通过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就属性、特征诸方面进行比较,能够较为全面地界定犯罪现象概念。基于犯罪现象概念在犯罪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它属于犯罪学的基石范畴。  相似文献   

16.
李江海 《兰州学刊》2005,3(6):151-154
流动人口犯罪是我国目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理论界对此基本停留在从犯罪学角度分析成因,提出对策.本文试图从诉讼角度对流动人口涉嫌犯罪后的处境进行描述,同时运用社会分层基本理论探讨对流动人口犯罪后司法保护的必要性,提出诉讼中应实施平等保护,切实保护涉嫌犯罪的流动人口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7.
以刑罚轻缓化的世界趋势和我国推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形势为分析背景,众多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轻刑化处理寄托了审判机关对犯罪预防效果的期待,愈演愈烈的渎职侵权犯罪轻刑化现象在形式上具有合理性.但从犯罪防控的犯罪学逻辑出发,公正性不足严重制约其应然功能变为现实,其对渎职侵权犯罪防控机制的耗损,远远大于其在犯罪预防方面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孙佩 《南方论刊》2011,(11):49-50
近年来,我国校园犯罪频繁发生,严重威胁校园安全和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从犯罪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犯罪人之所以实施犯罪,与其社会化过程的缺陷密切相关。因此,针对校园犯罪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社会预防。校园犯罪的犯罪人可能是普通社会人,也可能是学生。因此,不仅要对普通犯罪人采取社会预防措施,而且要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校园犯罪。  相似文献   

19.
:程序上起诉机关对持有型犯罪主观罪过举证责任的免除并不意味着实体上主观罪过不再是该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只要我们坚持罪过责任原则 ,我们就必须承认主观罪过是持有型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罪过 ,此时最大的意义在于被告人可以此进行无罪辩护。该类犯罪的主观罪过 ,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 ,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该类犯罪故意的成立并不必然以对持有物的“明知”为前提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7,(2):199-206
犯罪的主观心理分析,经历了从单一犯罪心理到诸多犯罪心理的发展后,又出现了犯罪分析法到要素分析法的新变化。与要求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仅能有一种罪过心理的传统犯罪分析方法不同,要素分析法认为,不同的客观要素可以具有不同的主观罪过,一个犯罪构成中可以同时存在多种主观罪过形式。采用要素分析法,能更好地解释复杂罪过、加重结果犯的主观罪过、主观的超过要素等问题,还能为刑法疑难问题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