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储蓄——投资机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当前,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而资本是企业生产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和要素,是其它各要素的先导,资本对资源的流动和配置起导向作用.资本的配置状况决定资源的配置状况.而一定物质资本的形成是以储蓄为基础,由储蓄转化而来的.就一国而言,国民储蓄由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居民储蓄构成.它们分别通过政府投资、企业投资、金融体系转化为物质资本.在这里,储蓄——投资机制就是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国民储蓄转化为一定规模、结构的投资的渠道、方式.它是实现资本和资源配置的手段、途径,因而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财政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效率亟待提高。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不仅能够缓解建设资金的不足,也能够引入市场机制和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选取中国17项采取PPP模式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社会经济回报率为评价指标全面分析项目运行的效率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政府资金的投入是社会资本投入的基础,盈利率偏低的项目更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社会资本的参与可以提高原有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项目的整体社会经济回报率(IRRse),节约项目建设成本,减少项目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体经历了封建时期"无机构、无资金"、民国时期"有机构、无资金"和新中国时期"有机构、有资金"三个阶段,目前,"农民自我供给"的状态基本结束,政府开始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主要存在"政府出资、政府生产"、"政府出资、社会生产"、"政府社会合作投资"、"政府出制度、社会投资"等四种模式。从提高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效率的角度,需要采取措施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科学界定政府事权,实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耕地保护制度经济效率评价的核心是对其价值创造量以及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回报率的实证研究,而现有研究则十分匮乏。本文在综合衡定耕地资源经济和非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运用2009-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中国耕地价值四要素生产函数,计算得出土地、资本、劳动、管理四类要素对耕地综合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贡献量。通过综合对比,结果表明,耕地的非经济价值已成为其价值贡献的主要方面,而我国耕地价值生产过程已呈现出集约化趋势;各类生产要素虽然经济收益率偏低,但其综合价值收益则远高于社会其他经济门类;因此耕地保护制度是总体经济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不少经济理论工作者把资金说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特有的范畴。这是值得商榷的。资金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曾指出,资本家的资金就是资本(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第685页、第26卷Ⅱ第625页)。资本是由货币转化而来的。一般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它在生产中并不增殖价值;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在生产中则会增殖价值,其增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用于生产的货币(价值)由于在生产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或带来了剩余价值,所以也就转化成了资本。由此可见,资本就是用于生产并带来增殖价值或剩余价值的价值。既然资本家的资金是资本,所以,从本质上看,资本家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并带来增殖价值或剩余价值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特殊形式.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文化的非物质本质决定了文化生产所创造、传播和实现的价值是一个客观化过程.这一过程受时空条件的制约,从而使文化生产的经济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文化生产的这一价值特征是生产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在生产性文化生产中,资本只能控制传播环节.文化生产的价值不稳定性既带来风险,也为超额利润创造了更大空间,因而是资本生产条件下生产性文化生产持续扩张的重要动力.新增长理论虽然确认了知识、技术作为非物质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却混淆了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因而,没有真正从理论上解决文化生产中价值是如何创造的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入,全球贸易经济推动了全球资本运作的发展,资本虚拟化成为资本运动的突出表现,具体表现为资产证券化。全球性资产证券化推动了全球资本运动,促使资产全球性流通,达到融资、投资和资本营运的目的。长期资金是通过资本市场来融通的,主要以长期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为主,通过资本市场资金需求者筹集所需资金,资金供应者通过投资而取得更多的收益,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扩大企业资本势力,改善了资本结构,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市场为资本提供了运作场所,资本给市场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8.
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到中国境内 ,对中国经济产生极强的冲击作用。外国资本的进入有效地弥补中国投资和储蓄资金的缺口 ,提高资本产出效率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主导因素。本文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 ,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和贡献度 ,以及从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两个方面 ,分析FDI的产业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9.
杨萍 《天府新论》2010,(3):40-43
灾后重建是以社会资金、民间资金等市场资金和信贷支持为主渠道,政府的直接投资为这些资金的投入奠定基础并创造制度条件。然而,现实的困境在于,担负着重建资金筹措和平衡重任的地方财政困难及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投资预期收益率不高、现有的体制机制对市场资金的引导和激活能力不足。因此,政府应在改革财政体制、构建地方政府收入支持体系、增强投入引导能力的同时,构建政府投入引导平台和政策诱导机制,并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激发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在灾后重建中的投资热情,将政府的引导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为重建地资金的自行筹措、自求平衡创造制度、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同时,促进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共生对高消耗型产业改变传统价值创造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量了沪市煤炭板块上市公司2004-2013年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生体的投入产出值.研究表明,该类企业共生效率整体偏低且参差不齐;通过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发现,资本共生效率、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显著影响企业价值.因此,可通过有效调整两类资本数量和结构上的匹配性、充分挖掘智力资本的创利潜力来改进“资源掠夺式”的价值创造行为.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网络中的,并能够带来收益的那一部分社会资源。它包括在社会性相互作用中基于合作意愿而产生的信任,组织等能够创造价值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社会资本积累不足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针对经济区的实际,其社会资本的投资策略应以构建信用体系为核心,加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村资本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固定资产形成的投资项目 ,但固定资产的创造需要一定的内源性储蓄、充足的外源性资金、适度规模的人力资本以及项目发动引擎———市场需求 ,而较差的农村投资环境阻碍了所有这些因素发生作用的生成机制。在广东只有创造条件利用珠三角发展优势 ,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不发达农村地区的内源性储蓄水平 ,吸收充足的外源性资金 ,提高劳动力素质 ,形成适度规模的人力资本 ,拓宽市场需求空间 ,才能保证农村资本形成路径的畅通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结构及政府教育投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将物质资本分为私人资本和公共资本两部分,并将其与人力资本一起引入到一个AK类型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私人资本具有互补关系,而与公共资本具有替代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点。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力度,适当减少公共资本投入,提高私人资本的经济份额及其产出效率,以解决我国现阶段私人投资粗放增长、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PPP模式与我国民间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投资是当前经济形势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PPP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增强民间投资信心。政府在实施经济扩张政策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PPP模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当前亟须发展的公共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5.
西部经济增长的贫困陷阱与人力资本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陷阱理论认为经济体若要跨越贫困陷阱 ,则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 ,以在短期内提高人均资本量。西部地区由于投资不足 ,自身资本积累能力有限 ,目前并没有摆脱贫困陷阱的制约。物质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西部地区要摆脱经济增长的贫困陷阱 ,必然以新增长理论为指导改变经济增长路径 ,变完全依靠外部资金投入为依靠经济内生增长性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来实现经济起飞。  相似文献   

16.
宛浩然 《理论界》2005,(12):227-227,157
物质资本投资规模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要促进投资就必须在社会范围内形成正向的、积极的投资预期,无论是民间投资还是政府投资都是在良好的投资预期下实现的。法律体系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基础,它的指引和保护等作用有利于在民间和政府层面形成良好的投资预期。  相似文献   

17.
股份制是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形式 股份制(又叫股份制经济或股份经济)是一种入股集资,联合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或社会经济组织形式。从广义上说,凡是把不同所有者的各种不同份额的资本(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联合生产经营,并按照投入的资本(资金)额参与利益分配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都可以称为股份制。从狭义上说,典型的股份制是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它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按股份筹集资本(资金),建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组织形式或企业制度。股份制企业和其他企业制度有着本质区别,股份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即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区别主要是:(1)企业资金制度不同。企业资金制度是企业的集资和投资制度。独资企  相似文献   

18.
亚洲金融危机与江苏经济的领先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对出口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刺激。那么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所呈现出的买方市场,江苏又该如何去启动这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呢?即主要靠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一定的政府投资,通过政府信用和筹集经济增长所需资金,改变过份依赖银行的倾向,把资金重点投放到固定资产投资上──基础设施建设上,以打破目前江苏经济结构高级化的制约因素,迅速提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水平,并建立起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通道,使江苏实现经济的领先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经济领域已经进入资金丰裕期,而中国的社会建设领域依然严重投资不足.传统的以抑制通货膨胀或抑制通货紧缩为主要目标的两类宏观调控,已经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宏观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以破解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为目标,通过政府较大规模发行社会公共事业基本建设长期国债,把丰裕的社会流动性资金引导到社会急需的公共投资领域,既可以加快我国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为经济领域创造有效需求,还可以实现社会闲置资金有效利用,为全社会开辟有实际价值的投资领域,起到凝固流动性的作用.这种以调节社会公益性国债的发行总量、力度和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可以称为第三宏观调控.实行第三宏观调控,将对投资、金融、国债、财政、就业和社会发展各领域都提出一系列理论和政策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一)资本运营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资本运营的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业或其他法人组织或经济组织,但更多的是企业。对资本运营的内涵,目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根据资本运营的内在规定和特点,资本运营应当是企业(政府或其他法人组织和经济组织)对所拥有的和可以利用的各种价值资本,包括经济资源、生产要素、无形资产等,通过市场流动、配置和调整所进行的运作,它以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和取得资本的竞争优势为主要目的。资本运营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经营,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