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200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该结论在使用Heckman两阶段、PSM-DID等方法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影响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主要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降低信息不对称两条路径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越低,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共同机构所有权在降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方面作用越显著,这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与内部治理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2.
股价崩盘会严重危害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破坏金融市场秩序。文章选取2007—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会计稳健性和股价崩盘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股价崩盘风险越高;企业会计政策越稳健,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越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由机构投资者持股引发的股市崩盘风险。文章的实证研究结论对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和认识运用稳健会计政策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2004—2017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年报预约披露推迟对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年报预约披露推迟与股价崩盘风险间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年报预约披露推迟显著增加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加剧年报预约披露推迟与股价崩盘风险间的正向关系,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更多是扮演"崩盘加速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2003—2019年持有A股上市公司股票为样本,基于投资组合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意愿受到投资组合影响,监督型机构投资者不会显著增加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相反,非监督型机构投资者会显著增加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机制检验显示,非监督型机构投资者通过增加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企业,非国有和公司治理水平低的企业中非监督型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加剧作用更为显著。以投资组合为研究起点,探讨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非对称影响,为证监会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治理、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投资者情绪和信息不对称两种路径考虑企业信息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探究社交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信息的披露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披露可能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而社交互动可以缓解这种负向作用。路径检验发现,一方面,企业信息的大量发布,引起投资者情绪的极端化,产生非理性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大量信息的冗余加大了投资者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提高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在情绪与信息两种路径综合作用下,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考虑社交互动具体影响机制时发现,社交互动的调节作用亦来自两种影响的叠加,一方面,投资者之间的社交互动会缓和极端情绪;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使得噪声信息更多,投资者提取有效信息难度上升,加大了信息不对称程度。研究结果对信息披露制度的进一步规范与社交媒体平台的管理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7.
8.
以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Poisson回归从静态、动态及异质性视角分析机构投资者在个股异常收益风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从持股静态水平上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上升并不会起到稳定公司未来股价的作用,反而会加剧个股在未来的异常收益风险,且这一风险叠加效应具有非对称特征,即持股比重上升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较为明显;从持股动态变化上看,机构“净增持”并不会助推当期股价暴涨,但“净减持”却会加剧当期股价暴跌;从风险叠加效应的异质性上看,[JP2]公司规模越大(机构进出越便利)、机构股权集中度越高时,对异常收益风险的正冲击越强。此次研究对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收益异常波动中究竟是扮演了“稳定器”角色还是“助推器”角色进行了识别,为优化机构投资者监管、防范股价异常波动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JP]  相似文献   

9.
10.
地方的财政状况不单是影响政府运行的重要因素,也能够在经济实践中对微观企业主体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数据集,实证分析地方不平衡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财政不平衡程度越大,则企业所面临的股价崩盘风险水平越高,上述状况随着时间推移有着逐步放大和叠加的效应。特别地,企业内部不同属性、外部不同地区差异特征下,财政不平衡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呈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从机制检验来看,地方财政越不平衡,从宏观机制来看,容易缩小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降低财政科技支出强度;从微观机制来看,容易提升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水平的提升。本文从财政激励的视角,拓展了有关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文献,为政府部门的财政制度优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9-2019年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检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地关注所有权性质和公司治理水平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能够降低企业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环境信息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公司治理质量较高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显著,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存在一定的作用条件。实证结果支持了环境信息披露对经济后果的积极影响,以及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股价暴跌现象在我国金融市场频频出现,股价暴跌尤其是股价崩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数据为样本,研究盈余管理是否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显著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的正U型关系。这对全面认识盈余管理、降低我国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2015年第3季度至2020年第1季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国家队”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家队”持股显著降低了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家队”持股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外部治理效应以及缓解投资者情绪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上述结论在利用工具变量法、PSM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并通过替换解释变量等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在我国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以及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运行的背景下,“国家队”要坚守入市职责,杜绝市场炒作行为,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在维护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同时,扮演好证券市场“监管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与资本市场生态,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究内控缺陷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从坏消息的聚集和释放这一视角进行理论分析,将影响机制分解为内控缺陷的存在与披露两个过程分别讨论。以2008—2019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对象,筛选出内控有效的公司和内控具有严重问题的公司构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等多种研究方法,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内控有效的公司,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内控缺陷的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微弱。进一步分析表明,信息透明度在内控缺陷的存在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企业年报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呈现持续复杂化的趋势,而非财务信息披露特征对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机器学习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进行了文本分析,并利用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年报非财务信息的文本披露语言特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可读性越差,企业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越高,且这一关系在管理层业绩压力较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差时更加显著;管理层在可读性披露基础上配合性地进行非财务信息的语调管理,非财务信息语调披露越积极,股价崩盘风险的上升效应会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地,年报非财务信息的文本披露语言特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透明度来实现。以上经验证据表明,管理层控制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语言特征存在“掩人耳目”的嫌疑,而不仅仅是对数字信息的“二次解释”。因此,监管部门应着力完善年报非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敦促企业发布简明易懂的财务报告,以增强我国股票市场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0—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CSR)与企业未来特定的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SR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此外,在公司治理效率不高和机构持股比例低的企业中,CSR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强,这也表明CSR在公司治理水平不高的企业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究竟能够稳定市场还是给市场带来危机?文章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探讨了股票流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促进了股价崩盘风险,因而并没有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随后,从“治理理论”和“短期行为理论”两个角度对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二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较低、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股票流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既丰富了股票流动性及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文献,也给管理层及上市公司从微观视角认识股价崩盘风险提供新思路及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2011至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变更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不区分变更类型的情况下,高管变更将会引起股价崩盘风险降低;而区分变更类型后发现,高管的正常变更将会引起股价崩盘风险降低,强制变更将会引起股价崩盘风险提高.进一步地,由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高管任命的方式、目的等不同,将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样本和非国有企业样本后分别进行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与非国有企业的情况相符,而国有企业发生的强制变更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对高管变更的含义进行了解读,为投资人提供了分析高管变更事件的新视角,以期为深入理解高管变更的含义、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0-2014年A股融资融券标的企业数据为初始研究样本,对卖空约束放松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做了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卖空交易显著地抑制了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且这种抑制效应在管理层权力更大、分析师跟踪频率更低的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在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独有的"转融券"制度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其次,在对作用机制的考察中发现,融券卖空主要通过改善企业信息透明度来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抑制效应。上述研究结论意味着,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融券试点名单,以便更好地发挥卖空机制对资本市场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