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视作品的短视频“再媒介化”不啻于内容的直接移植,并且蕴含了媒介之间信息组织逻辑和视觉呈现方式的辩证协作过程。影视作品作为大众娱乐的视听文化资源,在技术赋能和网络空间的收编下逐渐成为可供短视频制作者操作的数据集,进一步,以资源重组的方式完成短视频化书写,这种数据库逻辑是数字文化时代“再媒介化”的底层架构系统。另外,短视频作为一种数字文化的交互界面,具备“超媒介性”的文化特征,影视作品的短视频化也意味着将旧有视听资源导入到多媒介信息呈现和动态性共生网络的数字媒介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张荣 《河北学刊》2022,(4):169-176
“元宇宙”热潮带动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升级迭代。作为“乡村元宇宙”的重要数字表象,三农短视频是现实乡村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展现,是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媒介和成果。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发挥了重要的空间生产与文化激活的作用。一方面,三农短视频呈现并建构了数字乡村的空间生产,在数字化展示数字乡村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数字乡村的空间建设;另一方面,三农短视频也经由网络空间媒介发挥了激活乡村文化的作用,主要包括方言文化的数字化激活、田园文化的数字化打造、乡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对于三农短视频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予以规范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神话学百年来的学术脉络中,始终伴随着“中国神话不成体系”的疑问和缺憾。这种因西学舶来而产生的文化观念错位,直到袁珂等人进行神话书写才得以部分纠偏。无论是研究者对“神话历史化”问题的解析,还是神话书写者的谱系化写作实践,都体现出将西方神话学本土化的努力。但真正意义上完成观念转变的,是技术迭代之后数字媒介的内容创作者们。在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神话系列创作中,中国神话内蕴的叙述魅力被激活。在新语境中,西方神话须有“神谱”的刻板面孔被解构,数字媒介的“文化之谱”被构筑起来。  相似文献   

4.
短视频以快节奏、即时响应的传播时间特性给人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重建了运动影像的时间序列和日常生活的时间节奏。本文将短视频平台视为时间社会结构的居间领域,通过网络视听媒介使用观察日记研究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收集人们在短视频消费和生产中的时间体验,提取出机上时间和机遇时间的时间形态,分析短视频如何以可见的速度与不可见的持续时间延长了人们的机上时间,同时又让“算法—媒介—身体”在机遇时间中形成较为稳固的聚合型态。这一套时间机制让平台有了时间意识,同时让人浸入在时间无意识之中,其目的最终指向了时间经济利益的再生产,让用户的时间变成了平台的资本。人与技术的互动及协作持续操弄时间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根本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曾国华 《南京社会科学》2022,(3):108-117+136
本研究以短视频平台为例,论述了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机制。从较长时段的当前史视角来看,数字时代的公共价值,是在媒介技术演进机制、逐利的欲望机器与公众的社会交往机器三者之间的深度关联之后,所形成的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中生成的;而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又使得大规模公众参与的数字文化实践随着技术媒介形式和媒介平台的更迭,不断以块茎式、游牧式的方式生成与转移,从而构成了数字时代不断延伸的公共价值“逃逸线”。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化因素对数字平台公共价值兼具构建性和耗散性效应,因而也是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的重要要素,对其复合作用的评价需要超出单纯的拒斥或赞誉这两种常见的态度。本研究通过对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生成与转移机制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大规模公众参与的人民性、公共性与社会建构性,从另一个侧面重申了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文尝试在数码转型的历史语境中,从媒介物质性的角度重新对抖音进行批判性考察。不仅通过视觉(抖音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听觉(抖音作为一种从声音到图像的媒介转换游戏)和触觉(抖音用户的触屏欲望)这三个维度的认知图绘来分析抖音自身作为“新媒介”的媒介特性,还在此基础上将抖音视为当今数字时代的一种症候性表征,反思隐藏在抖音表面化的数字美学背后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通过重启批判理论与媒介理论的思想资源,辩证看待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知识型社交短视频的发展凸显媒介与社会的互构关系意义。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知识社会学"肯定知识的社会认知作用,为"媒介"作为"知识型"与"社会"间的互动机制提供阐释路径。一方面,知识通过经验解释获得信念、塑造认知;另一方面,知识作为社会成因之一,在媒介社会化语境下重建知识—行为逻辑。从"知识成因""知识来源""知识效度"的分析框架看,当前以知识型社交短视频为样本的媒介化知识,凭借技术可供的物质性主导知识成因,在"知识效度"上追求"相对性"社会认知和社群维护,彰显媒介知识—社会互构关系转型。  相似文献   

8.
王楷文 《天府新论》2022,(4):152-160
短视频中的音乐形成了操纵短视频生态秩序的“霸权”。通过翻红旧曲的改编能够看出原有声音如何在新的编码方式中被赋予新的文化政治意涵,厘清短视频中的声音在编码中契合了怎样的秩序,并最终明晰音乐霸权的内在逻辑。在旧曲改编中,商业流行曲以“去噪”的方式制造出“本真性”幻觉,土味歌曲则利用“增噪”制造出宛若音乐现场一般的幻觉。不同的编码方式都使得旧曲原有的现实意义被撤销,歌曲变成了在短视频内部自嗨的空壳式氛围音乐。实际上,短视频创造出“元宇宙”式的虚拟现实效果,音乐代替影像发挥了意识形态的作用,让人们沉浸在另一套虚拟的感官逻辑中,却对影像真正传达的现实置若罔闻。这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算法时代文化工业运作的新状况,即不依靠外部统一秩序规训主体,而是制造与人的感官直接相连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概化关键词的方法,通过厘清“物质性”概念,爬梳关于媒介技术的两种理论范式,及其与当下数字媒介技术研究的勾连。媒介区别于一般物质技术具有的二元性特点,即象征性和物质性,是人类意向与技术物同源共存的连续统一体。媒介理论通过彰显媒介的物质性发展出一种技术阐释的方法,强调作为物本体的媒介具有形塑文化的能动性;STS则通过质疑科学的物质性将技术本身问题化和去本质化,深描技术物与社会实践相互建构的过程。技术阐释与社会建构两种范式的对话推动数字媒介研究领域出现一种物质性转向,具体表现为从软件研究到平台研究、算法批判研究的演进脉络,文章建议关注这一丰富的知识场景,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社会平台化进程的实证考察中。  相似文献   

10.
马佳 《中文信息》2022,(1):10-12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数字出版业逐渐进入大众视野.2018年至今,短视频和直播飞速成长,私域流量话题不断.2020年的突发公共事件则把短视频和直播营销、私域流量推到了风口浪尖,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图书营销模式——短视频和直播"带货"——通过短视频或直...  相似文献   

11.
晏青  何丽敏 《东岳论丛》2023,(8):43-52+191
数字媒介技术引发新的听觉行为和知觉方式的出现,“数字听觉人”作为新的主体形态应时而生。数字听觉人具有流动性收听、具身性、节点性、连接性等特点,能够在情境性身份中形成场景化社交圈层与共在式情感共鸣,以及通过声音入口与智能语音媒介构建“生成式”联结和智能栖居生态,重构“在家”的意义,绘制随时在家和陪伴在家的栖居图景。数字听觉人以“断连”的方式构建私人声景,实现“专注自我”的栖居之境,同时能够在虚实互嵌场景分身在场中创生出自我的声音价值和存在意义,从而构成数字时代以声为媒的声音景观和文化表征。数字听觉人作为声音媒介和声音意义秩序的主体呈现了独特的认知机制和传播路径,为反思视觉弊病提供了一种来自声音的具身性实践,也为当代数字化生存状况提供一种理论问题和切入框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力 《学术界》2022,(12):47-61
“元宇宙”概念并不具有自洽的时空范畴,而是产业界基于牟利目的提出的一种关于“虚实相间”经营模式的语境。所谓元宇宙法律关系应锁定在一种现代互联网交互技术平台开发运用所引发的媒介型法律关系架构内。元宇宙语境下数字财产关系的客体包括普通数字资产、明确追求金融功能的同质化通证即数字代币,以及隐含金融功能的非同质化代币(数字藏品)。在我国,元宇宙平台中的“数字藏品”只能在不涉及一般等价物功能、不侵害主权数字货币主渠道的前提下发挥其一般数字资产功能。元宇宙财产关系中的“数字人”无从获得独立财产权及责任主体地位,而只能是自然人借助平台媒介技术的行为支持与归责指引机制。元宇宙中的“去中心化组织”只有置身并符合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结社与治理监管体制,才有可能获得法律上组织化地位,并由此防止其对所运营数字资产的隐匿金融化企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数字媒介渗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不断加深社会的媒介化程度,“媒介依赖症”成为一种现代病。人与媒介的“难分难舍”往往引发人的情感迷失、认知偏差、心理焦虑。媒介的人性化发展不断满足了人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沉浸体验,但也可能弱化人的主体性意识,导致人的异化,使人过度依赖媒介。人要实现自我救赎,就必须超越媒介,增强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反连接”能力和“反沉浸”能力,避免在媒介使用中成为电子化、扁平化的人。  相似文献   

14.
伴随新技术革命所形成的世界日渐数字化,以数字产业和互联网平台经济为支撑的新媒介空间正在逐步覆盖现实的日常生活空间,成为人们多场合依附、寄居的生活场景或精神空间。在城市空间媒介化的时代语境下,以出行地图导航、生活信息聚合、短视频社交、即时配送服务等数码空间地理的文化生成,正在编织和决定着当下青年群体对城市空间和生活的想象建构与知识认知。这一新媒镜城的意义建构与再生产,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惯习与审美,而且重构了青年人对城市的感知经验方式,并改写其在城市空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具身行动实践,异化着人与世界、人与他者、人与“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金庚星 《学术界》2023,(4):72-79
以大型语言模型(LLMs)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在物质技术、内容模态、组织制度与媒介性四个面向上对当前的媒介理论构成了挑战。在海德格尔的“媒介即语言”、曼诺维奇的“媒介即软件”的基础上,大型语言模型之后的媒介理论变革可以进一步通过“媒介即模型”来阐明。在人工智能的语境中,“媒介即模型”意味着一切软件都会被接入大模型进行改造。这一观点为媒介理论注入了面向机器学习时代的新解释力。在“媒介即模型”的理论视野下,所有人类行动者都参与到了一个共同信息库的编码之中,并和其他过去的、同时的,或将来的交流行动者共同塑造一个共享的社会信息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知识生产制度之一,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范式也将从内容模态对现实世界的知识表征,转向语言模型对现实世界的计算生成。从更一般的社会科学知识论层面来看,“人—模型”之间相互叠加增强的交互方式预示了“人—模型”共生自主系统的崛起,并进一步涌现出群体智能,这是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社会认识论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不断加速的态势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以速度、移动性和便利性著称的数字媒介与使用主体之间的具身关系不仅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也强力塑造了我们的存在、认知以及我们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数字媒介一方面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远距离连接,提供了感官和精神上的愉悦以及身体上的虚拟在场;另一方面也使得数字媒介主体面临着时间异化和空间异化等不容规避的问题。作为对加速社会的审美救赎和尝试,慢速现代性致力于重塑人的感知和再现的主体能力,强化现代人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展现了主体探索观看世界的不同模式。尽管其难以彻底消除数字媒介主体异化问题,但也为我们应对加速背景下的数字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加速社会视域下数字媒介主体异化的文化批判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要坚持对社会加速进行辩证分析;二是要破除“快/慢”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对加速社会进程中的数字媒介主体异化问题作出全面、客观的诊治。  相似文献   

17.
刘灿威 《天府新论》2024,(2):130-141
健康传播领域的大量研究表明,传播者身份的权威性与传播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然而短视频是否也遵循这一结论有待探究。本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部分用户对抖音平台上医生权威度及健康信息可信度的认知较低。基于这一现象,本研究接着对25位抖音用户及医生进行访谈,最后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短视频作为健康科普媒介的效果评价主要受到平台调性、作者画像、内容画风及用户媒介素养等因素的影响;用户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与医生群体之间依然存在对话的“缺失”,导致其质询和纠正未能被充分纳入健康科普创作之中,短视频无法真正回应“公众反思科学”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8.
孙玮 《学术研究》2023,(10):58-62+177
媒介视角的人工智能研究以人—机交互的外显行为为出发点,综合技术脉络与人文脉络的双重逻辑,探讨人类与智能机器系统性交互的特定意涵及社会影响。媒介的作用在于连接、交互、转换、生成,人工智能依赖人—机交互系统的机制与运作。“异类”的交互与共生,是人类与人工智能关系的核心点。异类智能数字接合形成的交互,数字系统中节点主体的共生,展现了智能社会新世界、新主体的一种样貌。  相似文献   

19.
冯婷  袁小群 《中州学刊》2023,(12):165-172
作为具身在虚拟世界的孪生体,数字人被认为是虚实共生环境下人类的化身媒介载体,需要通过叙事实现其具身在虚拟世界角色的延伸和形象的再造。但在虚实共生的社会环境中,数字人横跨虚实两仪空间,其叙事需要多元要素支撑。“数字人”是极具技术化身的存在,其叙事具有显著的互文性和共生性,由内容(即故事)、时间、空间(即场景)、技术四种要素决定。各种要素交融互促,单一要素内部又有着细分要素,共同构筑了数字人叙事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20.
阮艳萍 《兰州学刊》2011,(10):186-191
对数字媒介的掌握与娴熟运用是文化遗产数字传承者不同于民间传承人的一个本质性特征。数字媒介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便利,它在文化遗产当代传承中带来了立场的异动。娱乐化与研究性的关系是这种异动的一种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