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浒歇后语是民众对水浒故事长期体认的结晶。由于创作主体和流传范围的民间性,水浒歇后语较多地表现出关注弱小人物、注重生活内容及淡化政治意识等特点,与小说《水浒传》相比带有浓重的生活化色彩,真实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水浒"之成为一门专门之学却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水浒"之能成为一门专门之学,是在改革开放这一大背景下众多的水浒学专家共同推动的结果,同时也与著名水浒学专家张国光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水浒学学术探索以及三十多年的学会活动密不可分.张国光先生围绕<水浒>所作的种种"奇谈怪论"、所作的一系列理论斗争,以及他为湖北省<水浒>学会与中国<水浒>学会的组建包括会刊的创建所作的不懈努力,必将载入水浒学研究史册.  相似文献   

3.
“水浒英雄”形象指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是在民间还是文学评论家笔下 ,“水浒英雄”得到很多的赞誉 ,而人们对他们身上的恶习或破坏性总是轻描淡写或很少提及。因此 ,本文反面一观 ,指出“英雄形象”的瑕点 ,即 :地痞无赖、杀人抢劫的行为是其“光荣”历史 ;铤而走险的反抗是一种谋取享乐的手段 ;滥杀无辜是其野蛮残暴的表现 ;以设计、杀戮、陷害等手段逼良为匪是其不仁不义的具体体现 ;无情就是真豪杰 ,有情不是大丈夫  相似文献   

4.
垚垚 《社区》2011,(23):27-29
孙思邈被后世尊为“药王”.是炼丹术士,同时还是生活在唐代的百岁寿星。他的医学专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至今仍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内容。相传孙思邈活了100多岁,但史书上的记载却很模糊。在医药条件非常简陋的年代,他是怎样做到如此长寿的?难道他真的炼出了不老仙丹?  相似文献   

5.
“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论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种<水浒>说"是张国光<水浒>研究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两截<水浒>说"是张国光对罗尔纲<水浒传>研究主要观点的概括.所谓"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的论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不存在.双方(张国光与罗尔纲的捍卫者)真正的论争发生在新旧世纪之交.本文对这场论争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述评,并对论争中所暴露出的学风问题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水浒故事中的侠,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渴望拯救与回归的寄托。而对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行动的勇气与能力,作为思想者的知识分子来说,水浒故事中的侠,又是他们思想与行动完美合一,生命绝对自由的心理渴望与崇拜。因此,水浒故事的侠暗合了民众的心理期盼,这是水浒故事中侠的魅力所在,又是水浒故事生命之树长青的一个捷径。  相似文献   

7.
壮族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出了壮族社会的历史发展,饱含着壮族人民对自己乡土的热爱和怀念,是承载壮族人民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的重要载体.它彰显了壮族劳动人民的优秀道德品质,反映了壮族人民的道德评价观念,表达了壮族人民的道德理想追求,因而也成为了壮族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相似文献   

8.
古代小说名著?水浒传?写的是最敏感的政治斗争题材,它和中国的社会变革、政治斗争、思想文化思潮等都有一定联系,历代学者对?水浒传?的人物、叙事、结构、语言、风格等问题作了多方面探究。我们期望通过对前人和时贤学术成果的回顾与总结,从范畴论、方法论、价值论、绵延论等理论视角着手,以历时性为经,以共时性为纬,围绕成书、诠释和传播三个板块,构筑起水浒学术研究史的宏观架构,努力建立起一门有现代学科意义的“水浒学”,著成一部水浒学史,为水浒研究奉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潘知常 《金陵瞭望》2008,(23):60-60
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我国家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我们的国民有阅读习惯的仅占5%左右。而从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来看,应该说.这个调查也确实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的生存哲思主要由儒墨道法等相互吸纳、整合,及对外来佛教包容并内塑而构筑。儒、墨、法家是入世文化,分别构成传统中国社会的仕宦型文化与草莽(草根)型文化、统领型文化,《水浒传》中王伦、晁盖、宋江三任梁山泊主,依次对三种文化依存形态进行了相对封闭而又精微绝妙的集团运作演示,并最终在宋江招安的人生悲剧和以出世的鲁达、武松等为代表的由参佛悟道而捐弃归朝的结局比照中,形成对人置身乱世的普遍生存的深度文化思考,揭示出水浒塑造一百单八将的整体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敷衍小说《水浒传》故事的《偷甲记》是清初重要的传奇水浒剧。与《水浒传》相比,该剧虽然在思想观念上依然是褒扬忠义,但在某些细节上表现得更加复杂和深刻。《偷甲记》中梁山人物在价值观念上具有助行忠义、热衷政治和建功立业的共同特征,但几类人物之间仍存在微妙的差异。该剧明确提出了奸臣作乱于内是梁山聚义的重要原因,梁山人物对"盗贼"身份亦有了全新的认识。《偷甲记》继承了明代水浒戏士大夫化的价值取向,忠孝节义和功名事业依然是梁山人物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民间传说中的关羽形象作为民间文化的一个符号,包容了更深刻和丰富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文章主要关注关羽形象在民间传说中的造型及其与文学、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谋篇布局结构文章时用酒,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时用酒,刻划人物性格时用酒.酒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和审美追求.酒在<水浒传>中是多彩的,是力和勇、侠和义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的早期传播方式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娱乐传播和宗教传播,其中以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为主。《水浒传》在传播过程中还形成了以官刻本为先为主和中心扩散型的早期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以宋江、吴用、李逵等为代表的英雄形象系列,既弘扬了他们充满“侠义”、“忠孝”的主体人格精神,也揭示了他们的某些“暴戾”、“愚忠”的人性弱点,而后者恰恰是他们走上悲剧道路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赵韬的长篇小说<白岸>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部农民的生存和创业为书写内容,是一部民间视野下的新时期"创业史",小说主题鲜明、宏大、深刻,描写人物众多,故事具有传奇性.  相似文献   

17.
民间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民间传统文化宝库中,不仅积淀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与追求,而且有着关于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宝贵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8.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民间文学则用语言形式表达部分民俗。它蕴涵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是了解和研究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材料。本文就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首先界定早期为嘉靖时期(1522—1566年)。以郭勋和李开先为个案,通过对郭勋刊刻《水浒传》和李开先创作《宝剑记》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嘉靖时期从上到下大多认为《水浒传》是描写忠义的观点,体现了当时对忠义普遍要求的社会思潮,开后来《水浒》忠义说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成书时间新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存文献中 ,最早著录和评论《水浒传》的是明嘉靖时期的一批学者。本文从《词谑》入手 ,通过考证崔铣、李开先等评论《水浒传》的时间 ,从而断定《水浒传》成书时间的下限应不晚于嘉靖九年 (15 30年 )。通过对《词品》、《戏瑕》、《百川书志序》的细致分析 ,再结合杨慎与崔铣、文征明之间的关系 ,推断出《水浒传》成书时间的上限应不早于嘉靖三年 (15 2 4年 )。《水浒》在嘉靖初年成书与嘉靖初年的社会状况相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