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民文化是由平民创造或为他们创造的、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它肯定平民的实践主体地位,具有真实、积极向上的日常生活色彩,关注平民百姓的情感世界,必将取代大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角。随着文化研究对象的转变,文化研究的目的、理论框架和方法等也将发生相应的转变,从而完成从大众文化到平民文化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2.
政治参与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名词,其“硬核”部分表达的就是对政治的介入和影响,是传统政治的表现形式。公民参与的提出是对政治参与“保护带”调整的结果和产物,它与现代民主政治相对应,是现代政治的表现形式。公民参与不仅仅是对政治参与的辨证否定,它还是一种理论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从传播对象、速度、环境、方式的特殊性角度,阐述了广电语言的特殊要求,进而论述了广电语言在词汇、句法、句式、语音等方面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从书面语言向广电语言转换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行政问责的范式变化:从传统到现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行政问责范式较为简单,问责内容一般被理解为在政治授权体系基础上形成的责任回应,研究方法一般采用解释性方法.现代行政问责的研究以罗美泽克的研究成果较具有代表性,罗美泽克以"期望管理范式"取代了传统的"对责任的回答范式",罗美泽克的研究价值在于从概念、研究方法和体系内容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揭示了现代行政问责范式的基本架构.笔者认为现代行政问责范式的发展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现代行政问责范式正处于形成阶段.二是现代行政问责范式正处于多种范式竞相发展过程.三是现代行政问责范式发展中已经出现了某些起到突出影响作用的范式.  相似文献   

5.
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范式理论来概括教学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倾向。分析了科学主义教学范式与人文主义教学范式对教学基本问题的不同理解,及其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从效益激励到成本约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润最大化实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导致社会生产规模无度扩张、削弱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成本最小化则是一种约束机制,实现经济适度发展前提下的资源消耗总量控制。可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应是成本最小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成本约束必须是强成本约束,不同于放任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弱成本约束,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弱成本约束是为利润最大化目标服务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手段;而强成本约束则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在维持经济适度发展的前提下对生产活动的资源消耗实行严格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西方哲学中国化"是一个既具有丰厚的思想基础,又适应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状况的时代论题,这一论题在"西学东渐"语境和思想基础之上,将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仅看作是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更将其看作是中华文化自觉地容纳西方哲学,并在对其不断地"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内化的过程。这一理解方式使西方哲学不再仅仅是"外来的"文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文化形态,这一理解方式将更有助于中国哲学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反叛传统绝对主义哲学的潮流中,相对主义精神张扬并灌注于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哲学从确定性理解走向"非确定性".后现代哲学的出现,又使哲学理性向"非哲学"滑落.当代西方哲学的"非哲学"意义表现在于通过力主消解历史,倡导边缘化、形式化、非中心化,模糊了哲学与其它学科的边界,丧失了哲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非哲学"是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自我孕育的一种"怪胎"."非哲学"以相对主义替代绝对主义,使其扭断了哲学发展链条中的必有环节.随着这一环节的修复,随着哲学在绝对、相对统一精神主导下的未来发展,"非哲学"将从理性王国中淡出.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哲学脱离其传统主线,转向东方哲学。结果,一种新人学成为世界哲学的主流,为我们描画了在场的人;它将重新叙说世界和当代。在场的人即是直接的人、直觉的人、绽放的人。直接的人在逻辑学的开端处没有矛盾,矛盾也在直接人这里获得解决,人就是人。人是直觉存在物、直观存在物,类人也是直观存在物,工业是写在大地上的人本质;人本质直观存在物既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直觉的人是绽放的人;绽放的人在时间里绽放,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当下绽出,绽放出整个空间和世界。物就从自我中涌流出,在注意中被捕获,在观望中显现;这就是一种绽放的人。  相似文献   

11.
文化研究的崛起对文学研究的范式和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它的实践性品格、政治性旨趣、开放性精神和批判性特征使文学研究抛弃了那种过于狭窄和精细的文本研究范式,越来越重视在广阔的文化语境下考察文学的构成和意义,从而使文学研究更加具有反思精神、更加有理性意识、更加注重与现实的联系。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并不矛盾,但是它们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信任作为人类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换,实现了信任关系的现代性转换。主要表现在:(一)从熟人到生人:信任对象的现代性转换;(二)从身份到契约:信任维护机制的现代性转换;(三)从人情到利益:信任原则的现代性转换;(四)从人格到制度:信任模式的现代性转换;(五)从现实到虚拟:信任时空的现代性转换。信任关系的现代性转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审美品格。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从工具材料、笔墨趣味、技法理论以及其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传统的水墨画如何适应当下的文化环境,如何实现自身的新的艺术语言建构,以表达当代的文化诉求,从而实现其现代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不是偶然的,而是和西方人对理性的追求密切相关。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世界建立起了以孤独个体为特征的理性形象。这种形象随着科学的产生,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存在论基础。生存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西方社会要告别理性,而是意味着追问理性生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对理性产生和衰落过程的追溯表明,理性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追求一种可以解释的合理性生活。生存论的出现表明,西方人开始认识到现实存在对人的理性存在的在先性,从而企图从现实出发重构一条走向理性生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的科学哲学运动,是科学主义思潮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的具体表现,其兴与衰的演进过程正好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反映了科学主义兴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制度与民间社会的有效协调是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借助微观视角,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制度优化,要超越“国家上下贯通”的既有逻辑,一方面需不断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和法治生态,另一方面要充分赋权并激活传承人为中心的组织化建设,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内发-协作型”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2月16日,我校哲学系西方哲学教研室邀请在京的部分专家、学者,举行了一次题为“西方现代哲学与古典哲学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由系主任朱德生主持。社科院哲学所的王树人、郑涌、罗家昌,中央党校的岳长林,人民大学的欧阳谦,以及我校哲学系的靳希平、陈来、万俊人和外哲学所的张祥龙等15人在会上发言。他们所涉及的问题有:如何看待西方哲学的危机,怎样评价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二元对立的模式,现代西方哲学的不同阶段应如何划分,西方哲学的新流派和传统有何联系,文本解释和理论创新的关系如何,怎样立足于中国文化、吸收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建立学贯中西而又有中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最大难题是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根本矛盾是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冲突。要解决这一难题和矛盾,中国政治学必须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从注重人文因素的政治学转向注重科学因素的政治科学。就其与政治的关系而言,应当从"准官方代言人"转向"独立学术人",从注重于对法律、政策的注解转向质询,减少政治学研究的"过重启蒙倾向",增加"民间性"和"冷漠性"。就其在政治人共同体中的地位而言,应当从"点缀性"、"修养性"转向"首要性"、"必需性"。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应当从"模糊性"、"随意性"转向"严格性"、"严肃性",从注重理论转向注重实践。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代以来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认识论的镜像思维模式主导着各种领域的理论研究,并导致哲学史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流.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中范式理论的研究同样受这种思维方式的束缚.通过对范式理论产生、发展进程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其内在矛盾与困境的揭示,可以发现范式理论向实践哲学回归的清晰线索,从中看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合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现的逻辑问题是科学哲学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图尔敏以物理学为例,从科学不等于普遍陈述、自然史与物理史的发现、物理学发现的图像推理法、科学发现的合理性等方面,阐述其科学发现观,从而进一步促进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