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人的奥妙 汉高祖刘邦,原只是沛县(今属江苏)乡间一个无赖平民。尽管无聊文人也给他找了个显赫的祖宗,但是,他们弟兄三个(刘邦是老三),名字就叫作“伯”、“仲”、“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可见这个家庭有多少文化教养。 刘邦的“邦”字,前人推测是他做了皇帝才起的。因为“邦”的意思就是“国”。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这位皇帝未曾发迹时的行径,大抵如在家不肯干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品格     
李恩柱 《领导文萃》2012,(19):64-66
社会的奇妙在于,舆论一旦形成,就会有御用、非御用的学者,煞有介事地从学术角度考查、论证皇帝不同于常人之处。尽管刘邦父母连真名实姓都没有,《史记》里只说:"刘邦父曰太公,母曰刘媪。"但是后世一些人,对这位汉朝的开国皇帝"全方位"论述,查出其父其母的真名实姓。东汉学者王符,说刘邦的父亲叫"刘煓",魏晋时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里则说刘邦的父亲名"刘执嘉",刘邦的母亲姓王。也有人认为刘邦的母亲不是姓王,而是姓温。有一部书还给刘邦的母亲查证出个非常雅致的名字:"含始"。  相似文献   

3.
正在古代社会,皇帝能否采纳臣子的意见是决定国运盛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对皇帝提意见,也有专用的术语,即"谏";对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皇帝,则有"从谏如流"这一成语加以褒美。此语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彪所著的《王命论》一书,评价刘邦"从谏如顺流"。意思是刘邦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像流水一样自然。刘邦到底是否如此,恐怕不能仅凭班彪一面之词来断定。皇帝毕竟是皇帝,高高在上久了,不可避免地会"独裁化"。别说刘  相似文献   

4.
刘文彬 《领导文萃》2008,(12):125-128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刘邦战胜了一度强大的项羽,成为汉朝的皇帝。任何职业都有一个适应期,就是当皇帝也不例外。刘邦刚刚“晋升”皇帝那会儿,地位并不十分稳固,过去跟他共同经历血雨腥风的文武功臣.让他颇费了一番心思。  相似文献   

5.
匡济 《领导文萃》2015,(8):73-76
<正>在古代社会,皇帝能否采纳臣子的意见是决定国运盛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对皇帝提意见,也有专用的术语,即"谏";对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皇帝,则有"从谏如流"这一成语加以褒美。此语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彪所著的《王命论》一书,评价刘邦"从谏如顺流"。意思是刘邦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像流水一样自然。刘邦到底是否如此,恐怕不能仅凭班彪一面之词来断定。皇  相似文献   

6.
刘邦是汉代的开国皇帝,是封建时代的顶级领导,萧何是汉代的首任丞相,是顶级秘书。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的七年内,刘邦削平了主要的异姓王国,“汉初三杰”中,张良在抑郁中病死,韩信在忧愤中被杀,临死前喊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因当烹”的惊天话语。众多的属僚中只有丞相萧何是个例外,不仅论功行赏时刘邦让他坐了头把交椅,死后还“谥为文终候”,更是泽被子孙若干年,  相似文献   

7.
《史记&#183;高祖本纪》载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亭长是一个什么官呢?秦代实行郡县制,县以下的组织是乡,乡以下是亭,亭以下是里,里有里正,亭有亭长,乡有三老,这样推算亭长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村长了。也就是说刘邦在他三十多岁的壮年时期作了村长,十多年后的四十二岁当了皇帝,不能否认这是个政治神话。这个政治神话是如何创造的呢?  相似文献   

8.
历史故事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打败 了项羽,一统中国,成为皇帝。在志得 意满之余,他在洛阳举办了一场宴会。他问文武百官:“你们老实告诉我,何以我能得天下,而项羽却失去天下?请  相似文献   

9.
历代开国多用暴力;驭天下之术,多赖文治。西汉陆贾、元朝刘秉忠,对此早有高论。陆原为楚人,以门客身份从刘邦定天下,能言善辩,常在高祖面前称《诗》说《书》,刘邦怒其迂腐,詈之曰:“我居马上打得天下,何用习诵《诗》、《书》!”陆曰:  相似文献   

10.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旅居国外的张大千回国来到上海,他的学生糜耕在上海和平饭店专门设宴款待海外归来的老师,还邀请了当时上海的各界名流作陪,其中就有京剧大师梅兰芳。虽然张大千和梅兰芳都彼此知悉对方的大名,但是这次宴会却是两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宴会上,梅兰芳首先站起来向张大千敬酒说:"鄙人先敬张大师一杯,欢迎您荣归故里。"张大千见京剧大师向自己敬酒,就马上站起来谦虚地说:"不敢当,梅先生,您是君子,我是小人,应该我先敬您才对啊!"敬称  相似文献   

11.
张鸣  韦成 《领导文萃》2006,(3):134-138
史上中国人想做皇帝的人很多,从农夫到将相都有。自从小亭长刘邦见了秦始皇说“大丈夫当如是焉”,和种地的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大家好像突然都醒过来了一样,只要有点机会,就幻想着能当上皇帝。曹操扫平中原之后,很有点自负,说是如果没有他的话,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话其实不假,黄巾余党不说,袁术家四世三公,深受汉室大恩,还不是私藏了传国玺,一不留神就想当皇帝。而曹操自己也未必就心地纯正,按陈琳的说法,此公属于“阉竖遗丑”——宦官没有割干净生下来的,门第虽然比袁家差得多,但他之所以没有逼汉献帝“禅让”,只不过…  相似文献   

12.
慎提口号     
小区甬道上,横挂起一幅红布,迎着三月春风抖动,红地白字的标语是:“一个党员一面旗,党的宗旨进社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 直觉的反映:不敢当,我是个党员,我可就成不了一面旗。 接着,以传统的党员思维方式想道: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只有  相似文献   

13.
刘邦的韬略     
刘邦是项羽的对立面。 刘邦是中国第一位没有文化的统治者,第一位非名门贵族血统的人登上最高权力宝座。刘邦极会“打天下”,也极会“坐江山”。这一切都有赖于 他 那深文 周 纳的 谋略。《史记·高祖本纪第八》简直就是谋略篇。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在蕲县起事,沛县县令在萧何等人劝说之下召集刘邦,一起响应陈胜。派樊哙召刘邦的命令下达之后,县令又有些后悔,紧闭城门,拒刘邦于城外。刘邦并未攻城,只是射书到城上,陈说拒绝自己的利害关系,结果沛县父老杀死了县令,打开城门恭迎刘邦,拥刘邦为沛公。兵不血刃,取得完胜。此刘邦韬略一。刘邦经过高…  相似文献   

14.
四两拨千斤     
在双方的对局中,要善于观察形势,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关键环节找到了,从容发力,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西汉初年,刘邦的军队被匈奴大军包围在白登山,欲退无路,欲战不能胜,形势十分危急。最后,陈平不费一兵一卒,只是“搞定”了一个女人,就巧妙地解了汉军之围。他是怎样解围的呢?情况是这样的。西汉初期,匈奴仍不断侵扰北方边境。刚刚做了皇帝不久的刘邦决心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问题。公元前200年,匈奴单于冒顿率师南下,刘邦亲率30万大军迎战,不想在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中了匈奴兵的埋伏,被30万匈奴骑兵包围。当时,匈奴兵的阵势十分…  相似文献   

15.
不当傀儡     
一个帝王,失去权威,失去驾驭臣下的能力,便成为任人摆布的傀儡。因此,作为君主必须能够驾驭臣下,惩罚犯上作乱者,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论功行赏,分封有功之臣,他特别提到了三位文臣武将,即张良、萧何和韩信。高祖说:此三人在高祖夺取天下的争斗中,确实功劳不小,但高祖并未因他们功高盖世就姑息迁就。他对韩信的处置,就充分说明刘邦不是任人摆布的傀儡,而是敢于并能够驾驭臣下的皇帝。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春正月,高祖把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六年,冬十月,有人上书告楚王韩信谋反。十二月间,高祖在淮阳地方文萃领…  相似文献   

16.
副职的尴尬     
沸腾 《领导科学》2000,(2):15-15
李日的《副手的副作用》(见1998年10月20日《杂文报》第2版)痛斥了副职对一把手阿谀趋附、为虎作伥的行为。我读了以后,就想辩白几句。但我也是副职,怕有开脱之嫌,一年多时间不好下笔。现在,我又读到练洪洋的《给“三盲”院长立个传》(见1999年11月12日《杂……  相似文献   

17.
杯酒释兵权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古代皇帝对于功臣大多遵守这样的法则。于是有了刘邦杀韩信、季布,朱元璋杀胡惟庸、李善长。相形之下,赵匡胤能够对功臣杯酒释兵权,让他们安享晚年,已经是非常够义气了。  相似文献   

18.
自我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抗日群众组织请陈毅讲话。司仪主持会议时说,今天请一位将军讲话。陈毅由此开场:“我姓陈,耳东陈的陈;名毅,毅力的毅。称我将军,不敢当,现在我还不是将军。但称我将军也  相似文献   

19.
邓忠强 《领导文萃》2013,(10):91-93
古代的皇帝和大臣,他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史书记载的唐太宗想看个人"档案"一事,让人颇觉意味深长。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39年)四月,某一天,唐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问道:"你近来又主持《起居注》,里面记了些什么呢,我可以拿来看看么?""起居注"是史官中的一种官职,其职能是专门负责记录本朝皇帝言行。这些载有"帝王言行"的史书,也叫《起居注》,堪称  相似文献   

20.
忍与静     
项羽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至诚对人,虽忍不阴,虽狠不毒。 汉初三杰,张良居首。汉高祖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别号)功也。”司马迁自叙作《史记》“留侯世家”的原因时说:“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