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高校德育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区域经济因素、农业高校特殊的校情因素对农业高校德育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农业高校德育环境的基本措施:从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入手,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切实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筑牢德育阵地;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学农爱农”的理想信念;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优化心理环境;不断优化校园内部环境,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有毕业生个人和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与管理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利用好现有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长江大学1998~2008年共11届农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农科毕业生到农口就业比例低,到县及县以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毕业生少,湖北农口吸纳毕业生能力弱.国家关于农业的相关政策和传统"农"的观念是影响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方式从政府"包分配"转向"自主择业".自主择业是利用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本文针对当前农业高校毕业生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式,在素质方面显现的不适应,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竞争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农业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把握农科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真正落到实处,用创新的思路和精神,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明确学习目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使学生学农、爱农、为农,用所学知识服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国家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一项措施,从政策设计者的出发点来说应该是非常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现象,导致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的偏离.本文通过对陕西成阳地区20名大学生"村官"的网络和实地访谈,加之对"陕西大学生村官论坛"网站上收集到的自述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以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和陕西省颁发的<陕西省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为依据,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式理论分析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和和落实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辽宁省经济发履的重要基础经济载体,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有代表性的关键.壮大辽宁县域经济必须在推进"农三化"上寻求突破.首先要对辽宁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进行客观认识和整体评价.通过对辽宁省县域"农三化"的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辽宁省发展县域经济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科生最后一年的实践教学是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影响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也直接体现高校的办学水平,因此高校应给予足够重视.通过详细介绍和探讨1998年以来在兽医本科毕业生进行"多岗位轮训"式实习的实践经验及开展这一实践教学探索的必要性及意义、内容安排、实施方式、特点和成效等方面,证明"多岗位轮训"式实习可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提出"多岗位轮训"可以作为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众化"就业是高校毕业生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目前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是势所必然,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业难的根本原因除了结构性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个人职业选择性的问题.调整传统的就业观,建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大众化"就业观,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涉及招生、教育、管理和社会沟通等诸方面的工作.高校必须从系统论出发,建立涵盖"招生-培养-就业,教育-管理-服务,个人-学校-社会,思想-行动-效果,独办-联办-参办,自觉-激励-约束"六个"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以时间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时间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体操教学中应遵循省时性、开源性、有序性、实效性等用时原则;提出了目标驱动法、信息疏导法、多重时效法、碎时串整法、时空互换法等管理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论司法审查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审查制度在西方社会已存在了两个世纪,本文以西方司法审查制度的渊源及理论依据为切入点,对比分析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历史及现状,认为在我国建立司法审查制度是现实之必须。同时论述在我国如何建立司法审查制度,以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屠格涅夫是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家,对文学的创作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提出了作家应是两种才能的统一和融合、作家是"隐蔽的心理学家"、文学创作要感受诗意等文学创作理论,并在自己一生的创作过程中实践和丰富了其文学创作论.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30年代多从社会学批评视角评判创作者的作家论写作氛围里,沈从文立足于文学为本位的批评立场撰写的、试图让批评回到文学自身的作家论,以把握作品风格与作家人格的感悟印象式的批评文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流批评相对忽视文学独立性的缺憾,而且批评者开启的维护文学本体性的中国现代作家论批评的新视角,在表现批评主体独具特色的批评个性的同时,亦体现出注重文学审美特性的现代作家论批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形成区域比较优势、合理分工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浙江台州农业跨区域产业化经营的考察,发现该区域所形成的一些经营模式与经验值得借鉴。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农业跨区域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我国农业跨区域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抗战爆发后,大批"亭子问"的作家知识分子走向战场,开始学习采用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战场上的故事;同时,更多的劳动人民群众也参与到抗战写作之中,他们"山顶上"的写作风格自下而上地传达到"亭子间",并启发了"亭子间"的写作.二者的互动最终促成了新英雄传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草原文学”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学现象。“草原文学作家群”是半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描写草原和草原人民之美的内蒙古蒙汉民族自觉不自觉的集合体。其领军人物就是玛拉沁夫。“草原文学作家群”并不等于“草原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爱尔兰诗歌大放异彩。笔者以Google Scholar、中国学术期刊论文数据库和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研究分析的方法,对1999年以来国内有关当代爱尔兰诗歌研究成果进行了搜集、梳理、分析。笔者希望研究结果能给国内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网络 ,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不能回避的现实 ,网络上表达的自由给写作者带来一种空前的释放感 ,它丰富了人们的视野 ,激发了人们的创作欲望 ,给“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以新的创作机遇。网络原创的优势 ,使网络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新的个性色彩。网络小说描绘了多元的生活现实 ,展示了城市人的情感世界 ,创造了属于网络人所拥有的心灵空间。网络小说简便直白的话语方式 ,加快了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交流的速度 ,传播了网络文化。网络小说将以日益缤纷多彩的姿态 ,为今后网络文化的丰富和深厚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天健是四川散文界的一位散文作家.本文秉着"知人论事"的态度,认为他散文风格形成的原因,在于受众性广泛,是由于情感层面的"仁心",使得艺术表达层面显得"波澜老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