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语文学习总目标第三条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础的语文学习方法”,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2.
一、课题的提出 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问题。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形成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主要是养成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康·德·乌申斯基讲:“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性格,而性格是由天赋的倾向性以及从生活中获得的信念与习惯形成的。”英国著名教育家洛格补充地写道:“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我们将三段至理名言联系起来思考,得到深刻的启示:第一,我们要把养成学生良好习惯,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第二,习惯就是把信念变成习  相似文献   

4.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自觉写作习惯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一个人写作的起步阶段,而且影响到他一生的写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觉写作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营静 《新天地》2011,(11):214-214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决定他今后的发展,中国早就有“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孔子也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诸多实践证明,凡是在各个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做法张爱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何说过:“我们要求的是把儿童的生活作为培养一定类型的习惯的经验组织起来。”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要使种种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从教书育人、全面提高素质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新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要提高写作能力和培养良好习惯,就要改革作文教学,在注重研究性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他们的写作能力才有可能提高,良好习惯才有可能形成。下面谈谈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践,提高写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余文群 《新天地》2011,(12):33-33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他还说“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现在有少数学生行为习惯欠规范。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班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价值”就在于为幼儿的身心健康、良好习惯、兴趣培养、能力发展与品行教育等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基。基于当下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拔苗助长”、过于重视学习结果与显性价值,忽视心理健康、习惯养成、人格培养等价值取向的偏差,应构建一种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学前教育“基础性价值”取向:即,从显性价值到隐性价值,从重视当下到关注未来,从追逐工具价值到尊重幼儿成长需求,从经验积累到智慧启迪。但由于对学前教育本质问题的忽视,也造成学前教育“基础性价值”的迷失:幼儿心理健康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良好习惯难养成,混淆培养兴趣与“对兴趣培养”的差异,对幼儿品行教育的意识尚需提高等。构建学前教育的“基础性价值”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无论是政府、幼儿园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担当起这份责任,形成构建学前教育“基础性价值”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开篇就鼓励学生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本人经常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学习素材的方法,却一直未能将教材要求的“采蜜本”很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如学习的注意倾向、记忆的习惯方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定势、完成作业和复习。良好学习习惯不但能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也能使其终身受益。这是因为习惯具有省力性和不自觉性的功能。在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语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培养学生语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作文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时,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这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因此我们新“课标”下的作文批改,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的颁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航标,也带来了新鲜的活力。此次新大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了,要“养成学生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在“必学内容和要求”部分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培养自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近观这些年来,语文界要求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呼声是很高的,但人们对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作法及其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曾有幸听过几位老师的语文课,这些授课老师在介绍授课指导思想和方法时,都涉及到这一句话“尽量做到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听了这些,也看了这些,笔者很…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小学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作为托管教育行业的一名成员,我觉得应以托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积累学习经验,并达到学以致用,“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在习作教学中,笔者始终注重课文引路,紧扣训练点,见缝插针,读写同步。适时训练,扎实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落实读写目标,让读写比翼双飞。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在谈到作文教学原则时说:作文教学“坚持从内容人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更有杰出的贡献。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主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到语文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而他关于“语文习惯”这一问题的论述,又贯穿在各个基本问题之中。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当代的语文教育专家亦指出:“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大都可以用听说读写内容由理解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更转化为习惯来说明c’(…  相似文献   

20.
黄伟严 《新天地》2011,(10):264-265
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学科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能力,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这个基础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