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族称看回族的民族性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族称角度,由“回”字的释意及其象征意义,分析了回族典型的民族性格特征,由“回”字的喻意,揭示了回族性格特征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亠回]”字象上古一种储粮建筑之形,但历来对它的解释却众说不一,陈梦家、徐中舒、刘志成三家的观点是:露天的堆积禾麦之处,或者不明确指出是将禾麦藏于室内。其说法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甲骨文、金文中的“[亠回]”字所揭示的其实是一种兼顾防潮、通风、防野兽(偷食)、防雨的实用型储粮建筑形式,它的特点是拥有圆锥形或人字形屋顶,底部抬高,四周围筑以石木厚墙。  相似文献   

3.
王新军 《社区》2013,(26):11-11
在人世间走一回,是多么幸运的事情,而如何走,有时却又由不得我们选择。总以为,能够与心同行的人是更加幸运的,能够触摸到自己的灵魂,为一个“情”字变得柔软的人,更是极美好的人生。虽然“情”字多伤人,误了仕途误了前程,可是功名利禄转眼成空,唯有“情”字生生世世。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与旨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逻辑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将“文”、“字”、“词”等古汉语各级语言形式和“实”、“名”、“辞”等古代各级逻辑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思维的一致性。(一)古汉语中“文”和“字”的本义是有区别的。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被”字短语的构成形式和构成成分的语法意义。“被”字和光杆动词直接结合的形式,是“被”字短语的基式。“被”字短语的扩展式是指那些在动词前后分别或同时出现其他符合要求的成分的语法形式。在动词前出现的成分在语义上虽然可以表现为具体的施事、工具、原因甚至是受事,但概括的说来,更主要地是表示“出现什么人、物或事件”。在动词后出现的成分,可以是动词的宾语,也可以是动词的补语。  相似文献   

6.
薛昂夫行年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超吾,字昂夫,号九皋。以字行,人称薛昂夫。元代畏吾儿族有名的散曲家。 王德渊《薛昂夫诗集序》:“薛超吾,字昂夫。其民族为回鹘人,其名为蒙古人,其字为汉人”。 薛超吾,康熙《衢州府志》作“薛超吾儿”,民国《衢县志》作“薛遮吾尔”,皆随音译写,字无定形。 “回鹘”,即古代之“回纥”,散居漠北,以游牧为生。隋大业间,与仆固、同罗诸部结为回纥同盟。唐德宗贞元四年,改称回鹘。后为黠戛斯所败,部落西迁,散居今新疆东南一带。蒙古铁木真时归附,称畏吾儿,即现今之维吾尔族。 揭侯斯《送爕元普序》云:爕里普化为蒙古人,本无氏姓,“故人取名之首字加其字之上若氏姓之者,以便称谓,今天下之通俗也”。薛超吾之称薛昂夫,亦徇此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山器铭为线索。主要证明以下几事个多元归并体,页铭的“页”字是字的加就是它的变体,“寡”字本从、中山器字是变形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的“有”字连动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很有研究的必要。这里有三个包含“有”字的句子“他有权提出申诉”;“大家有事做”;“我有工作到宁波去”。本文认为,前两类都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不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都是“有”字形式,为什么说前两类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呢?或者说,“有”字连动词组的秘密在哪里呢?它们的秘密就在“有”字的宾语上。  相似文献   

9.
名字中“长”的读音及其理据彭占清现代汉语中的“名字”一词,是用古代汉语的“名”和“字”两个词作为词素联合而成的,它反映了汉语社会中的个人代号的单一化趋势。古代人有名有字,两者形异而神合:名是一个人的代号的官方形式,字是一个人的代号的通用形式;名是幼年...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的“之类”句式 ,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就已形成 ,是人们用来强调同类事物或同属性事物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之类”是由指示代词“之” +名词而构成的一种固定形式。唐以后 ,随着“者”字改用“这”字 ,“这”就有了指示代词的用法。于是 ,在现代汉语中 ,“之类”就分化出“这类”、“这一类”和“一类”等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1.
凡是阅读过一些古书的人,差不多都会遇到“反切”这种中国传统式的注音形式。它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字注出音读,其原则是反切上字与所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如“练,郎甸切”,取“郎”字的声母[1]“甸字”的韵母[ian]和声调(去声),拼成“练”字的音[lian]。这种注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现代语言学而不是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上,探讨了回指重现视角下的《菜根谭》“顶针”辞格,追溯了在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和二者融合互补的学派发展背景下,回指研究由唯形式论、语用认知观到回指重现观的发展轨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充分说明了“顶针”辞格的回指重现观则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回指重现视角下的《菜根谭》“顶针”辞格研究注重从“形”向“神”的转化与飞跃,这种由表层向深层的根本性转化因而具有其本质的动态意义.重现观作为综合可取的客观标准,对“顶针”辞格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它强调了“顶针”辞格是一种社会产物,而不是一种语言能力;强调对主体思想的提炼和创新空间的延展,具有很强的张力和动态潜能.回指重现视角下的“顶针”辞格无论从形式和内容而言,皆为完美无缺,其精湛的创意形式和丰厚的思想内容相映成趣,其精巧简练的结构和聚焦的主题概念相契融合,能够与读者的审美心理和认知心理相吻合,因而,能够产生绝佳的读者反应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中“所 动 者”格式等同于“所 动”格式而与“动 者”格式对立。该格式中的“所”字的作用在于指代,语法意义较“实”;而“者”字的语法意义已经虚化,是个形式代词,它只起着语法结构上的完形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独立“的”字结构的研究却还不够深入。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独立“的”字结构的内部语义及句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的”字结构的研究不能拘泥于静态的形式,把该结构均理解为省略了中心词的修饰语。一部分独立“的”字结构的确为省略,而另一部分“的”字结构语义上属于照应,是小句内上下文和小句外语境进行互动衔接的产物。“的”具有指称抽象的“物”的功能,而“的”字结构的语义则需要照应小句上下文或语境得到所指。   相似文献   

15.
杜甫“遣”字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含义深邃。不少“遣”字诗内容表达了作者的多重思想。杜甫的“遣”字诗艺术形式和手法多样灵活,特色鲜明。其抒情方式特殊,喜欢从眼前景、身边事谈起,情景交融,叙议结合,把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戏”体、俳谐体、连章体的“遣”字诗更是诗人所独创,极大地丰富了“遣”字诗内涵,为后代的诗体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对于长篇小说的篇幅,有将6万字视为“长篇”的,有将15万字视为“中篇”的;也有人认为,“字数和形式不是长篇小说最主要的条件”。而“长篇小说”是对小说文本篇幅的判断,只有在认可了小说的篇幅达到了长篇小说的标准之后,才能对小说进行审美的判断。至于多少字的小说才能称得上“长篇小说”,作者认为,10万字是一个比较适中的下限篇幅。  相似文献   

17.
据文献记载,“嬲”为“娆”字之异体,有“纠缠、戏弄、扰乱”之义.但《何典》中的“嬲”字并非此义,它是个动词,意为“缠绕”.通过对明清及近代方志中方言材料的考察,结合当时方言的语音特点,并佐以现代汉语方言材料,发现:“嬲”是“绕”的方言记音字,“绕”又可写作“裹”、“掇”等形式,这反映了清代吴方言中存在日母字读为泥母字的语音现象.  相似文献   

18.
“好”字感叹句是指由“好”或含“好”的结构带上感叹语调(或表示感叹的语气词)构成的句子。《元曲选》宾白中“好”字感叹句数量多,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其结构形式不同,语用上也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从符号学的宏观视角,对“所”字在自然语言中实词虚化的结构形式作一粗浅探索,旨在对“以字训字”的传统的虚词诠释方法有所突破,使古汉语虚词灵活性的特点能得到比较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五要:即思想动态上要紧紧把握一个“变”字;在教育形式、方法和手段上要着眼一个“活”字;在教育效果上要立足一个“实”字;在工作机制上要倡导一个“合”字;在研究方向上要突出一个“新”字。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