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界对《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以及蕴涵其中的女性观多持批评的态度,认为它是男性中心主义的产物。事实上,现存最早嘉靖本《三国演义》对历史上一些女性形象已经做了正面的艺术加工,让女性在国家叙事中拥有一席之地,其它众多版本在性别问题上都拥有这一基本特征。毛纶、毛宗岗父子通过改写和评语,进一步提升了女性在国家宏大叙事中的地位和价值。毛评本作为宏大叙事的典范文本,虽然受限于时代,尤其是受限于题材与文本疆域,没有也不可能关注现代性别理论所要求的女性的个体情感需要与生命逻辑,但是,却从宏观的角度,为男女性别平等做出了超越时代的、难能可贵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在我国是一部妇幼皆知的古典名著,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通行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修改、订正过的《三国演义》(简称毛本)。是一个为专家和普通读者所熟知的本子。但由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一个下层文人,并非历史学家,因此原本《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明显的乖离历史、地理、历法、职官、人物实际的错误;毛本改正了一些。但《三国演义》中的这些错误仍然大量存在。《三国演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三国演义》研究胡世厚(河南省社联)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国演义》研究开始从“左”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呈现出勃勃生机。特别是1984年4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之后,《三国演义》的研究工作者,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中女性的自我隐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中女性群体形象概念化、类型化 ,她们只是权力争斗的工具与牺牲品 ,是忠义的标签和男性的附庸。这一缺憾既有历史题材的先天规定性 ,更是时代、环境在创作主体的思想观念与审美取向上的历史投影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三国演义》专家沈伯俊先生的新著《三国演义新探》,是从他20年来发表的大量论文中精选而成的。这部著作的笔墨烙印着他在学术道路上的足迹,有作者和版本的考证,有思想艺术的探讨,有人物形象的论析,有关于《三国演义》与三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内容十分丰富。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他不仅是一位《三国演义》研究专家,而且长期身兼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秘书长和常务副会长,倾注大量的精力于这一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因而,沈先生的研究与新时……  相似文献   

6.
1997年是《三国演义》研究史上是一个值得书写一笔的年份。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和汉中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11月2日至6日在陕西汉中成功举行。本年,中国大陆发表的《三国演义》研究论文,大约在60篇左右;提交汉中《三国》讨论会的论文,也有将近60篇。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引人注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对《三国演义》研究领域的审视与开拓新时期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如何进一步深化已有的研究,如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一些学者作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鲁迅谓《三国演义》有三条"缺点",所论有失公允,甚至贬低了《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叙事"七实三虚"已为后世历史演义小说创作所普遍接受,王渔洋"被它闹昏了"不是《三国演义》的失误。《三国演义》中"好的人"也有"坏处","不好的人"也有"好处",并未"出乎情理之外"。《三国演义》"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是否不一致,无法说清楚,"文章和主意"完全"符合"是不存在的,成功的作品皆"形象大于思想",曹操的"豪爽多智"和诸葛亮的"狡猾",恰好说明人物性格的复杂多维,这是小说艺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的妇女观比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有了明显的进步,吴敬梓在小说中明确提出应尊重女性、主张男女平等。其进步的妇女观表现在追求独立人格并与命运抗争、符合人性而又重情守义、有正常合理的“人”的生活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三国演义》的情节中是有女性活动的痕迹的,虽然几乎都不是她们自主的、独立的选择的活动。这里着墨较多的有貂蝉,孙权之妹孙夫人,刘表之妻蔡夫,以及孙权之母吴国太,益获之妻祝融夫人;此外,还提到刘备之妻甘糜二夫人及在汉中续娶的刘璋之媳,周瑜之妻小乔及其姊大乔,曹丕所纳甄氏,还有徐庶之母、董贵妃、伏皇后等。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分析这些女性的活动,探究她们存在的实质。在三国的众多女性中,貂蝉最为评论者所关注。貂蝉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先是年轻貌美,“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其次是聪明机智,这在她与董卓、吕布的周旋…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六年,董每戡先生在中山大学作了一场关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专题学术报告。讲稿于次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以《三国演义试论》为题出版。在五十年代,试图用马思主义的观点对《三国演义》研究,就笔者所见,当时发表的论文并不多,作家出版社出过一本《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字数不过十三万五千;个人专著则只有孙昌熙著《怎样阅读〈三国演义〉论集》和董每戡先生这部《三国演义试论》。董先生的《试论》在这些著作中是突出的一本。它触及到《三国演义》的时代、作者和艺术诸问题,对《演义》中较为敏感而引起争议的诸如正统观念、忠义观念、爱国主义、历史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浅析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时所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成功地运用了比较批评的方法。他把《三国演义》与历史著作、唐宋诗词、元曲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三国演义》艺术上的独到之处;把《三国演义》中人物与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说明了《三国演义》人物刻画的突出成就;把《三国演义》本身的人物、情节等进行比较,或探讨了《三国演义》人物的鲜明个性,或阐释了《三国演义》情节的"特犯不犯"。这样独具特色的比较批评,对读者深入理解《三国演义》的思想和艺术、后人的小说批评,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最近日本掀起了一股《三国演义》热。对政界人士来说,无疑是有实际价值的,他们认为从中可以获得不少启迪。观察一下日本的《经济外交》以及对美、中、苏、东盟等国的外交政策,可以说不乏某些运用《三国演义》的具体实践。对于财界、企业界人士来说,他们也认为研究《三国演义》有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以企业界人士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日本《愿望》杂志1985年6月号为纪念创刊3周年,特地编了名曰《三国志——商业学的宝库》专辑。该刊编辑部约了研究《三国演义》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的关女对后世美女有着某种模式性的影响,是关女的文化源头。《诗经》中对女性美的描写散见于十多篇《国风》中。仔细阅读这些描写美人的文本后,我们发现,《诗经》里的关女有两个层面。其一,女性的整体之美。其二,女性的外在美。在《诗经》里我们分明能感受到男女身份上的相对平等,男性的审美目光是平视的。  相似文献   

15.
商韬、陈年希在《江海学刊》一九八六年第四期(文史哲版)撰文《<三国演义>毛评概述》,对王宗岗评《三国演义》作了很好的分析。他们认为,毛评揭示出《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在于写出了众多的人才,特别是塑造了孔明、关羽、曹操三个奇绝的人物形象,这是很有艺术审美眼光的。如何塑造人物毛氏在评点中  相似文献   

16.
姜诚 《理论界》2013,(7):126-128
《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是我国小说史乃至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小说是作者罗贯中根据史书《三国志》所载史料加工而成的。史书《三国志》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张飞这一人物突出的性格特点都有描述,通过简要对比分析《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两个文本,发现作者罗贯中在塑造张飞这一人物形象时,既有依据史书,反映历史真实的一面,又有通过艺术虚构和想象,反映艺术真实的一面。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性格和命运结局之间有一定因果关系,揭示了作者罗贯中通过对《三国志》中的史实进行艺术加工,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7.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三国演义》主题再探潘承玉《三国演义》的主题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聚讼纷纭的一大焦点问题,名家的看法颇异其趣,甚至大相径庭。这部小说的主题到底是什么,目前似仍未形成定论。拙文《三国演义二题》(《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8.
龙协涛 《文史哲》2002,9(1):76-81
关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主题、社会价值和艺术手法,学术界存在种种争论,聚讼纷纭。如果运用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就能获得一个新的读解视角。在不断开掘这两部书的美学意蕴方面,应提倡认同而不求同,存异而不逐异;或者说,毋须共同理解,但求各有卓见。罗贯中、施耐庵加工整理创作这两部书,只是做了从民间流传到文人创作的文本赋形工作,而被称为作品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则应理解为从民间流传、到文人创作、到接受传播这样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9.
黄开军 《殷都学刊》2011,32(1):52-58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的典范,曹操是《三国演义》重点突显的反面人物。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屡次掀起为曹操翻案的热潮,无不指《三国演义》为丑化曹操的罪魁。小说中曹操的文学形象与历史形象的确有所出入,但小说并没有丑化曹操,演义中曹操的劣迹、罪行都有史料依据。相反《三国演义》在详细描述曹操的征战、治国、齐家诸活动时,客观上对其进行了美化与拔高。为曹操翻案的无病呻吟的奇怪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受中国特定的政治、社会气候影响,并不是学术自由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清代的大型女性类书《奁史》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女性洗浴、熏染、遮蔽等卫生行为。从医疗社会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女性卫生行为是古人清洁卫生、身体保健理念的呈现。从身体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卫生行为又是男性对女性身体进行的规训——男性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凝视”“塑造”女性的身体。古代女性为了迎合男性审美,只得接受男性的规训,并将其内化为自己对身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