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倡导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将农业合作化作为发展农业经济、改造农村社会的有效路径。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主张通过集体化和工业化来不断丰富农业合作化的具体内涵,以全新形式的农业合作化作为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从历史维度考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发展历程与演变逻辑,对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事业取得伟大胜利之后,我国学术界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集体化的原理,从各方面对集体化进程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写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解决了若干理论问题。但是,其中关于我国农业集体化是否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经过长期讨论,表面上大家似乎都肯定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然而在解释上却一直存在着分歧,特别是对于如何从农业生产力来说明农业集体化的客观必然性问题,见解各有不同。在不少场合,我们可以听到这样一个疑问:难道土改后或  相似文献   

3.
小农经济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业规模经营有两种形式,一是发展资本主义农场,一是实行合作化。恩格斯明确指出,必须通过合作化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阐述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具体途径,并在我国实现了合作化。邓小平提出了要从低水平集体化发展到高水平集体化,并强调集体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的心理特点对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 :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使斯大林过早提出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并过早地发展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心理更加速了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进程 ;斯大林粗暴、专断的个人性格对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以后,必须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斯大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合作化理论,亲自领导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在世界上最早建立起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虽然借鉴了斯大林和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验,但并没有囿于斯大林的理论观点和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具体做法,而是把马列主义的合作化理论同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实行了一些既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强调不能用强制的办法去剥夺小农;列宁要求通过农民自愿的合作化,把农民经济引向社会主义经济。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与农业集体化运动违反农民自愿原则,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对富农实行错误的过火政策,从而导致苏联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与长期滞后。评价历史上的经济建设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务必坚持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建立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体系,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根本出路的大问题。根据毛主席关于“在农业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是使农业资本主义化),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第426页),以及“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等指示,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路线是:在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以后,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在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毛泽东进行了艰辛探索。这种探索虽然未能由毛泽东本人达到既定目的,但为我们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毛泽东的探索抓住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不乏良好的开端。探索的代价没有白付,我们今天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正是纠正和避免毛泽东曾经犯过的错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略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经营体制、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四方面,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想。邓小平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正确回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毛泽东根据当时国情设计的中国农业发展蓝图,在当时起过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许多弊端。邓小平依据毛泽东的农业经济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使农业经济真正立足于我国生产力的现实水平,从而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后得到进一步发展。毛泽东认为合作化道路是人民得到解放、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并且认为中国农业通过合作化走向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毛泽东合作化思想指导之下进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虽有失误,但具有不容否认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农民是毛泽东一生关注的大事。土地改革完成后,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内有两种意见,一是先机械化,后合作化;另一种是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毛泽东主张后一种意见。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后,毛泽东阐述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为阐明农业轻重的关系;并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迅速掀起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高潮。他在农业合作化后不断变更所有制,造成“人民公社”的失误,但也是他较早发现失误并提出:队与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的收入应有差别,要遵循价值法则,坚持按劳分配;要总结教训,寻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  相似文献   

13.
儒家大同思想孕育出历代思想家对空想性质的农业平均主义的无限遐想,毛泽东深受农业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努力进行着农业平均主义的实践尝试,前者成就了其辉煌伟业,而后者铸成了其重大失误。汲取农村集体化运动失败的教训,今天我们应切实保护农民"小"与"私"的天性,真正赋予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主体地位,并继续稳定农民家庭"小"生产经营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我国集体化时期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研究概况。介绍了集体化时期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历史资料、出版著作以及学术论文,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合作医疗制度评析、赤脚医生的研究、传统合作医疗制度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比较研究、对合作医疗制度本身的研究、医疗政策研究等问题,指出了集体化时期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我国小农生产方式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造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内容,虽然建国后通过合作化道路,个体农民经济被改造成集体经济,然而这种集体经济的生产方式仍然是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集合,并未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不仅把小农生产方式的改造置于新条件背景之下,同时也使我国小农生产方式改造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而使我国特色的小农生产方式改造道路理论得以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充分论证了农业发展对国家经济、政治、国防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这个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我们对农业的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农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认识上,更不能继续采取对农业进行索取的做法,而应把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和世界视野的高度上。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化理论是指导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化理论指导下,顺应时代要求,立足国情农情,历经长期艰苦的历史实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遵从生产关系变革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遵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愿原则;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营,创新合作经济实现形式;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其在实践上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在理论上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镜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以"农业是根本"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这在指导我们解决新时期突现出的新问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1918年春制定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的理论原则基础上制定的,旨在平复战争创伤,挽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它在农业、工业及商业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提高了生产力,使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挽救了苏俄政治经济危机,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但到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后期,由于实行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开始排挤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奠定,新经济政策至1936年彻底消失和中断。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经了一个历史过程,目前仍然存在职教集团成员的法律关系不紧密、校企缺乏深度合作、保障机制缺位等问题。因此应在用以促进职教集团的科学发展政策推动、法律护航、机制保障、合作创新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