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湖湘文化是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传统文化源头。青年毛泽东求学工作于湖南,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特别是受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经世致用治学精神和湖南第一师范“实事求是”的人才培养要旨影响。毛泽东在革命的求索中把“实事求是”发展化用为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
儒家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重民、利民、从民等思想,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毛泽东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积极扬弃和综合创新.研究和探讨毛泽东群众路线对儒家民本思想的扬弃,可以凸现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他的军事思想以及革命军事活动,与湖南的社会环境、悠久的湖湘历史和湖湘文化都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研究军事家毛泽东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非常有必要进行追根溯源,探讨其与湖湘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从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到黄兴、蔡锷等人几百年来数代人薪火相传的军事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一位通晓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伟人,国学功底深厚,其建党思想批判地吸取和辩证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一古代优良学风的扬弃成果,大同思想为毛泽东确立党的最高纲领提供了丰富思想材料,尚贤思想成为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重要活水源头,民本思想为群众路线提供了历史参照系,重德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重视党员修养有着密切联系,群体意识对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精神产生深远影响,中庸思想与党内斗争理论具有历史渊源关系。通过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诞生了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湖湘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对湖南区域性政治传统的看法。从湖南的地理位置、湖湘文化的显著特点以及湖湘文化的传承三个方面分析了湖南区域政治传统的形成,各个时期湘籍政治家群体的规模、特点等,最后通过对湖湘人物毛泽东的个案分析进一步说明湖湘文化对湖南区域政治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人才群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 ,在近代湖南形成了湘军、戊戌、辛亥、一师等多个人才群体。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和思想的转变 ,正是由于受近代湖南各人才群体直接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三年春,毛泽东二十岁,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一九一四年二月,第四师范合并于公立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学习,至一九一八年夏毕业。在这五年半的时间里,发生了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分裂成两大阵营,鏖战不休,终于导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在国内,这一时期赓续出现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思想文化领  相似文献   

8.
生在湖南,长在湖南,求学在湖南的毛泽东,深受以王船山为代表的近代湖湘文化的熏陶.他将其中的哲学思想与外交实践相结合,并加以继承和发扬,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外交思想,为新中国的外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湖南动画以湖湘本土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受市场化和时尚化的取向影响,逐渐忽略了湖湘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湖南动画要再创辉煌,一方面需要用湖湘文化精神振兴湖南动画,在全球语境下深入挖掘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其文化内涵,体现具有当代特征的思想意蕴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要以湖湘文化资源拓展湖南动画的题材类型和视听元素,在动画创作中最大程度呈现湖湘文化的表现特质,凸显湖南动画的灵性和创意。  相似文献   

10.
试论毛泽东、曾国藩对湖湘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湘文化的渊源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湖湘文化的近现代两个代表人物毛泽东、曾国藩的思想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探讨了二者对湖湘文化的传承及扬弃,进而得出毛泽东、曾国藩等近现代湖湘人才饱受湖湘文化哺育及与湖湘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早在核武器刚出现时,毛泽东便将它与中国的安全和未来联系起来,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整和成熟的核战略思想。从根本上讲,毛泽东的核战略思想是在内外合力的催生下形成的。这种合力是由毛泽东追求强国地位的推力与应对外部威胁的压力共同构成的。毛泽东的核战略思想随着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的变化而愈加全面和深刻,呈现出人民战争思想与核威慑思想相结合、由政治军事上的战略藐视向战术重视的深入以及反对核战争到主张核裁军等主要发展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早期青年教育思想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在早期青年教育实践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青年教育思想,其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迫切变革现实、改造社会的愿望,始终同民族革命、阶级斗争、国家独立 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联系在一起,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道路、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第一师范在校学生的现状了解,进行关于毛泽东书法的调查,搜证文献参考资料,着力影响毛泽东书法在湖南第一师范传承,以激发青年学生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毛泽东纠错思想的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性是其现实基础,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理论源泉,青年毛泽东思想的清算式转变是主体因素。毛泽东纠错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辨明正确与错误,结合防错纠错与治病救人的有效机制,对“难免”、“避免”关系的正确处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正确辨析错误的性质、原因和危害,正确处理改革中失误与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关系,坚持党的纠正错误与自我革命有机统一等方面对毛泽东纠错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十分丰富,其中,贯彻群众路线,发动群众运动来治理腐败的思想是其反庸倡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毛泽东所领导的廉政建设中,曾多次发动群众性政治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依靠群众争取反腐败的胜利,而又不走过去群众政治运动的老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西方列强的入侵,西学东渐的滥觞,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和碰撞之时,正是青年毛泽东文化观逐步形成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毛泽东与许多仁人志士一样,从对西方文化的热情拥抱到理性审视再到融合中西,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观。也正是在此文化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毛泽东后来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这也成为后来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进一步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人口形势 的要求,中国的人口理论进行了重大调整,打破了人口理论禁区,对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了新的阐释,并初步提 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口理论观点。恢复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口观和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基本思路,纠正传统社会主 义人口观的认识误区,为新时期人口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建立初期,蔡仪的美学思想在强化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历史氛围中受到吕荧的批评:蔡仪的美学体系是在唯物论的前提下发展了唯心论的美学理论。蔡仪在此后批判胡适、胡风的运动中,向毛泽东文艺思想靠拢,在运用意识形态话语的同时从所谓唯物主义的角度批判胡适、胡风的唯心主义理论,初步扭转了理论困局。美学大讨论中,蔡仪一方面批评自己美学思想的形式主义、唯心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却在坚持美的物性客观说、客观形象说和美的种类说等自己的基本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批判他人美学思想为唯心主义,使其成为当代中国美学流派之一家。在《文学概论》的编撰中,蔡仪与周扬在美学观、艺术观上高度一致,并在周扬的左右下进一步疏离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将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的形象客观性的美学思想借助《文学概论》成为中国当代美学之主流。  相似文献   

19.
陈毅将军曾长期在军队、地方、政府的重要领导岗位上工作,注意在实践中从理论上不断探索、总结、提炼领导工作的经验,进而形成其丰富的领导科学理论,如坚持领导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思想,坚持领导首先是党的领导和政治上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集体领导原则,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原则,讲究领导工作的方法和艺术等,既充实、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科学领导思想,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从1915年至1920年,毛泽东给他在一师的老师黎锦熙写了六封信,表现了他们间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黎无微不至地关心毛泽东的生活和学习,毛亦时刻关心着黎的身体、学术和政治态度,相互间讨论了"德智体"、"大本大源"、"湖南自治"和"白话文"等问题。从中可看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思想性格已基本形成,可窥见他成为国家领袖后的某些路线和作风中偶然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