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所谓耐挫力,是指客观现实态势与主观期望值出现强烈反差时,生命主体能够禁受得住挫折的能力,它以生命主体自身平衡力、意志力和信念力为支撑。鉴于近年来大学生轻生现象呈递增趋势,应从生命伦理视阈培养大学生的耐挫力。应采取的对策与举措为:让生命伦理教育伴随高等教育全过程,编写具有普适意义的生命伦理教材,在社会实践中融入生命伦理教育内容,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强化自我调适,从而增强大学生耐挫力培养的系统性、科学性、激励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吴芬 《社会福利》2007,(7):48-49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每个人在现实生活由于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局限,不可能完全克服所有困难.耐挫教育就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建立自信、乐观的品质,培养起一种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3.
靳翠梅 《社科纵横》2014,(10):166-169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普遍的就业难是当前的一个共识。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主观方面主要有心态、人格、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认知的缺乏、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影响以及学校专业和就业教育的缺失等。相应的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对策应该从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和择业观;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完善就业市场,拓展就业渠道;家庭应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父母应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学校应加强专业设置,同时完善大学生素质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余明友 《社科纵横》2011,26(7):75-76,84
导致社会侵犯行为的心理成因主要有挫折感与压力、挫折的应对方式失当、个体的人格障碍等;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基本需要以减少挫折感,加强抗挫素质教育和抗挫能力培养等是预防和减少社会侵犯行为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业是教育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不断高涨,勇于挑战自我,乐于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技能,加之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承担自己社会责任之前的最后的指导者,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庄和美 《社科纵横》2006,21(6):130-131
目前大学生中面对困难和失败而体验挫折后,出现萎靡不振、消极怠学、焦躁烦闷等心理现象的还不少。今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与“明天”中华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高校及社会各界切不可掉以轻心。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挫折认知的提高、挫折承受力的加强和挫折后心理的调整,来促使大学生达到自强不息的良好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9,(8):136-140
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为了更好地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我们自制问卷,选取了全国7个地区不同层次的12所高校,进行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相关情况的调研。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与大学生自身对信仰的认知、高校现行信仰教育的模式以及多元文化思潮密切相关,这不仅需要我们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协调,共同优化信仰教育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体系中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价值凸显与生命教育缺失并存.所谓生命教育,是指教育并引导大学生去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种价值性教育活动.由于我国家庭教育中严重缺乏生死观教育,学校教育产品化,加之互联网的普及淡薄了现实人际交往,个体差异加大导致内心孤独感增加,致使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迷失.基于此,构建以人为本、关怀生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着眼于生存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挫折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感,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认同被视为个人对外在环境和自身状况的综合反映,相当程度上能够表现出个人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状态。本文以N学院在校全部聋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304份问卷调查,对他们身份认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呈现四个倾向分化并处于一定困境之中;听力损失年龄在四个认同倾向上影响并不显著,性别、听力损失程度、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学校受教育方式、学业成绩以及社会交往等因素对身份认同影响比较显著。政府、学校及家庭等相关人员要关注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困境并寻找对策以促进他们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认为当代大学生在成才总体环境良好的大前提下,还遇到了不少来自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大众媒体等各方面的障碍,并希望从心理、教育、团队以及政策等五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孙钟玲 《社科纵横》2012,(1):218-219
随着高校扩招,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业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中遭受严峻挫折。毕业生就业挫折后出现了焦虑、嫉妒、自卑、冷漠和攻击等心理问题,对此,高校应该给高校毕业生予以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迅速走出逆境,恢复积极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情商培育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云 《学术交流》2002,(2):145-148
情商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尚存在薄弱环节,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控制、自我激励、人际沟通和挫折承受等诸多方面。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应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强其提升情商水平的自觉性;建立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情商的机会;积极探索,建立起情商培育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对创业大学生韧性品质的结构及其形成因素进行探究,初步建构出创业大学生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该文从长春某民办高校选择25名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研究表明,创业大学生的韧性品质包括处理性应对、自我认知调节、坚持、自我控制、价值观等结构;适度的社会物质支持和社会情感支持是大学生创业韧性的重要保护因子;财务压力、团队管理和社会环境的不理解是大学生感知到的创业韧性的风险因子.在研究结果基础上,该文为大学生创业韧性的系统培育提供相应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非正式学习正在重塑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生态圈管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非正式学习.基于非正式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该论文提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构建学校、家庭、企业及社会为一体的,实现个体教育、氛围教育及职业教育整合的生态圈管理体系,以此形成大思政格局.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9,(6):133-137
习近平青年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基础,涵盖了青年的本质和特征、地位和作用、教育和培养、组织与运动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主要目标、重要内容、根本方法和实践路径等有着重大而深刻的论述。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重单个主体轻多方协同、重理论认知轻实际践行等新情况新问题,要用习近平青年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联动的合力育人机制,指导新时代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强化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7,(3):122-124
本文从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出发,通过对沟通理论与技巧的尝试实践,对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进行探索,促进学生自我觉察,预防和化解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危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闫肖孟 《生存》2020,(5):0180-0180
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维护教育教学秩序,保障校园安全,实现校园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时期的学生认知程度较低,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有限,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而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和规划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素质教育下的客观要求,在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安全学习和成长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文就基于此,对小学安全管理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该文从家校协同模式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探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失的因素,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方向,家校协同才能助他们健康成长.心理健康工作要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互动,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层次,完善心理辅导相关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近年来各方关注的话题,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有效带动了就业,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利用山东省3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问卷调查数据,该文针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从家庭条件、创业教育、心理资本、政策环境、社会文化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社会文化、心理资本、政策环境对创业倾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条件、创业教育未对创业倾向产生显著影响,并进一步从个体、家庭、学校、政府4个层面对大学生创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责任意识结构与水平研究——基于行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波 《社科纵横》2012,27(12):151-152
大学生责任意识由任务责任意识、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规则责任意识等五个维度构成.大学生总体责任意识良好,其中自我责任意识最强,规则责任意识次强,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依次居后,任务责任意识较弱.女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党员和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特别是主要学生干部的学生责任意识显著较强,各类大学生在各责任维度呈现出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